学术投稿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的护理

张渊;周薇;宋志弘

关键词:长期导管, 血液透析, 老年病人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病人长期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对症护理.方法:通过对20例老年透析病人长期导管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置管方法、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导管、总结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结果: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经过健康宣教及提高对护理的认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延长了使用寿命.结论:对老年血透病人应用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医护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对患者耐心的宣教相关的护理内容,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10月,80例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的超声二维图像、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既能提供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二维图像,又能观察到异位妊娠的血流变化及频谱特征,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表现不典型不能确诊的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谭志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术前访视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施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疏导,提供相关信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开始以来的所有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访视.结果:通过术前访视减轻了患者手术时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水平,使手术顺利进行.结论:通过术前访视,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同时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

    作者:李虹;范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措施

    胺碘酮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在心力衰竭和预防房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远期不良反应表现较突出,表现在肺、甲状腺、肝、神经和皮肤等方面,因此胺碘酮选用需有严格的指征和定期的随访,应有一个指南规范胺碘酮的应用.

    作者:徐富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例皮肤炭疽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时于高原上多发病,常见病--皮肤炭疽的治疗经验和注意事项.方法:举例性分析外科医生在治疗皮肤炭疽病时的一些医疗工作,总结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结果:在治疗皮肤炭疽前要有相关的检测和诊断等理论知识.

    作者:海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1]2011年2月25日收稿

    作者:赵素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诊护士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通过对急诊护患冲突的各种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完善制度化管理,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信任感,减少冲突,保证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

    作者:王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6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备皮、药物过敏试验、常规检查,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例共植入支架320个,1例血栓形成,抢救成功,全部顺利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聂格娃;贺慧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住院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方面的效果.了解癌症患者心理需求状况,为完善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80例手术、化疗等癌症患者随机进入干预组或护理研究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2次测查(手术或化疗).结果:组间比较:各项情绪指标和大多数生活质量指标以及总体情况和总体生活质量指标,在干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癌症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行为干预,在临床是可行的、有效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各种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极其病情及时恰当地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李晓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腑合募配穴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腑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六腑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体重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均有显著变化,肥胖程度减轻,组间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六腑合募配穴法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法.结论:六腑合募配穴法针刺是单纯性肥胖症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明明;王升旭;黄泳;陈静;李求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论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国内医药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一位,年销售额为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产品竞争异常激烈.

    作者:桑淼;王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小儿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12岁的儿童3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人,对照组不参加流感疫苗接种,观察组接种疫苗.观察12个月内两组流感发病率及观察组接种疫苗后全身及局部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观察组和对照组流感发生率为9%,3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应加强宣传普及接种.

    作者:刘雪凤;蔡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心得

    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1].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不但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有效地满足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输液、抢救的需要.

    作者:吴芝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分娩镇痛的佳时机及分娩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同时,产妇对分娩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分娩镇痛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分娩.本文探讨了分娩镇痛的佳时机和对镇痛效果的观察;并从职业角度,阐述了对待产妇分娩各个阶段的心理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作者:童军艳;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0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通过对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痊愈10例、好转32例、死亡1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的根本保证.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媒体教学在急诊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急诊外科的教学存在很多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求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偏杂、偏多,而见习内容多科、多专业,学习深度强,见习时易受病种影响.我们结合急诊外科的学科特点,通过设计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知识信息的精炼及教学利弊的权衡三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军;许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灸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全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对骨关节炎的研究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骨关节炎的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纤维化,退行性变与新骨生成,导致骨端硬化和周围骨赘,终出现骨膜关节囊瘢痕,邻近肌肉萎缩,以致关节不稳、半脱位、屈曲性挛缩.因此,加强对骨关节病治疗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针灸在治疗骨关节炎中具体方法理论.

    作者:苏昶;李涛;付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在产科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住院待产的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特别是产妇生产及搬动过程中,由于套管柔软、长,可以避免血管被刺破和针的脱落,同时为抢救病人建立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不易脱落及穿破血管,在各种体位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为临时的紧急抢救争取了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值得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方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但中医药对该病有较好疗效.文章综述了近年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的研究、及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和相应的治疗用药,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俞蛟;宋欣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中医治疗髌骨软化症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采用中医治疗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1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传统中医治疗后进行随诊、复查.结果:髌骨软化症进行传统中医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在髌骨软化症的治疗中采用传统中医治疗进行治疗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诚;蔡佩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短时受精在辅助生殖助孕技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适宜的受精方式,以大限度的降低受精失败及增加补救性ICSI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个IVF-ET周期,精卵共孵育6小时后观察第二极体排出情况,对于未排出第二极体的MⅡ卵及时行ICSI补注射.结果:106个IVF周期部分或全部MⅡ卵可见第二极体排出,受精率为72.6%,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5.2%;18个IVF周期均未见第二极体,及时行ICSI补注射,新鲜周期妊娠率为38.9%.结论:短时受精,及时ICSI补注射是避免完全受精失败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蒋丽;刘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