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翰;姜宏;钱祥
在日常急诊工作中会经常收治断指再植患者,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断指再植成功率逐渐提高.但是在断指再植病人中,经常会遇到伴有不同面积的外伤性皮肤缺损者,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我院自2010年以来,收治皮肤缺损性断指再植患者19例,一期全部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金海龙;隋海明;周纪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良DHS(dynamic hip screw)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1年用DHS和改良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15例,其中DHS组58例,改良DHS组57例,对2组患者的疼痛、畸形、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5~18月,平均16.1月随访,改良DHS组无手术失败病例,1例发生臀部压疮.对照组1例螺钉切出,1例螺钉松动退出,经半髋置换后恢复功能,并发症2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死亡1例,泌尿系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改良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尤其对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患者,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作者:陈冰;贾万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治疗多为卧床休息、药物内服治疗、中药外敷等保守疗法,病情反复,有效周期短,疗效不理想;手术治疗,风险高,损伤大,患者不易接受.故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使用臭氧合剂骶管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5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0例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45岁~79岁,平均年龄63.3岁,病程4个月~29年.病例情况:椎管矢状径11mm~13mm者,男64例,女55例;椎管矢状径小于11mm者,男17例,女14例.下肢踩棉花感者21例.骨质增生致椎管狭窄39例,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36例.
作者:黄建国;闫兆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肱骨间髁及髁上骨折临床比较多见,以3~12岁少儿肱骨髁上骨折多见,青壮年则常为肱骨髁间骨折.骨折的治疗,小儿髁上骨折多为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青壮年髁间骨折则采用钢板内固定.由于骨折属近关节或关节内骨折,故在骨折的中后期多会出现软组织僵硬、关节活动受限.作者自200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平乐郭氏荣肌揉筋法治疗肱骨间髁及髁上骨折肘关节活动受限1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郭建峰;王雪冰;董易环;陈冰;陈佳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脊柱旋转手法联合姿态调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脊柱旋转手法联合姿态调衡法(R组,n=100),对照组:机械床牵引联合五点支撑法(E组,n=100);治疗前后进行症状学评分,影像学评分以及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旋转手法联合姿态调衡法治疗LDH效果显著,安全,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继荣;柳直;陈文;张海清;张天太;杨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中低度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约40%~50%发生于骶尾部[1],因其局部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往往瘤体体积较大,位置比较隐匿,并且肿瘤大多数直接侵犯椎体以及神经血管组织,大部分肿瘤在解剖结构上靠近大血管,加上硬膜外静脉的充血,以及其本身的富血管性等种种原因,均易引起术中不可预知的大出血,种种原因均给骶尾部骨肿瘤的手术切除带来了不可预知的极大的困难和风险[2].临床上术中大出血休克、死亡,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短期内肿瘤复发等并发症时有发生,这些多是由于术中创面大量出血、术野不清晰、盲目切除肿瘤造成的.本组对20例骶骨脊索瘤患者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侃;王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骨质疏松症为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以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减少,导致骨组织中骨密度下降,骨质脆性增高,骨折风险性增高,骨显微结构退行性病变的一种慢性顽固性全身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全身性或局部性的骨痛、腰背酸痛、下肢抽搐、全身乏力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密度减少、骨结构变形等[1,2].据2004年前的综述显示,全球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超过2亿,发病率据常见病中居第六位[3],我国部分地区患病率达到12.4%[4].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的药物,虽然对骨质疏松症的某阶段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也未能有效治疗该病,特别是副作用、疗效不稳定性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巨大困扰.传统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面对琳琅满目的中医药传统方法,本研究者团队采用推拿、磁疗、中药熏蒸和中药内服的内外同治的中医综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全;叶员海;张海林;张天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腰椎结核患者8例(6男,2女),年龄19~57岁(41±14岁).其中病灶侵犯1个椎体1例,2个椎体7例.8例患者均采取Ⅰ期结核病灶清除后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疼痛、神经感觉、矢状面和冠状面Cobb's角以及椎体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均获随访17~31个月,平均24.5个月,整个手术平均时间为3h.视觉疼痛评分VAS由术前3~5(3.63±0.74)改善到术后0~1(0.13±0.35);矢状面Cobb's角由术前平均9.79°矫正至19.69°,矫正率62.5%.冠状面Cobb's角由术前平均7.38°矫正至1.98°,矫正率75%.手术后平均改善ASIA分级0.75个.结论:对腰椎结核采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维界;王克荣;郑伟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金刚健骨片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TGF-β1及IGF-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金刚健骨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清洁级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A)组、金刚健骨片大剂量(B)组、金刚健骨片小剂量(C)组、雌激素(D)组、模型(E)组.所有大鼠常规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使用对应药物灌胃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采集第三腰椎为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及IGF-1在骨组织中的表达.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统计,检验水准α=0.05.结果:①TGF-β1在骨组织中的表达,B组、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E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E组与A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GF-1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金刚健骨片能使TGF-β1在骨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其治疗作用与雌激素治疗相仿,并能修复或者改善骨组织微细结构.②骨组织中IGF-1含量与雌激素关联不明显,金刚健骨片可略提高IGF-1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曹寅生;朱付平;冯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肩周4点阻滞法+闭合松解术治疗严重肩周炎的远期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肩周4点阻滞法,而B组采用肩周4点阻滞法+闭合松解术进行治疗.半年后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疗效的改善率.结果:A组优良率为63.3%,B组优良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远期疗效优于A组.结论:采用肩周4点阻滞法配合肩关节闭合松解术治疗肩周炎可取得较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范儒军;吴佳璇;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2.5%~70%[1],表现为患脑血管病后并发的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及同侧手、腕疼痛和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将直接影响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影响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
作者:明淑萍;刘琼;丁砚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耐药性骨肉瘤小鼠模型,并确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建立的阿霉素耐药性骨肉瘤细胞KH-OS,将其移植到SCID小鼠中,观察小鼠生物学特性,包括荷瘤大小、病理学以及耐药基因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周内小鼠体内明显成瘤,病理学检测提示为骨细胞瘤,耐药相关基因MDR1、GST-π和Topo-Ⅱ在KH-OS/ADM移植的骨肉瘤小鼠模型实验组中50%表达.结论:通过耐药性骨肉瘤细胞系可建立耐药性的骨肉瘤小鼠模型,可用于骨肉瘤动物体内耐药性机制的科研实验.
作者:黄永明;苏海涛;黄启明;易春智;刘军;林定坤;樊粤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化学药物治疗本病多为甾体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皮质类固醇类药以及脱水剂、维生素类药物等.近年来,申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新药品种比较多,许多已进行了临床试验,现提出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以供同道们探讨.1 临床定位
作者:张锡玮;岳丹;胡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对16例(18膝)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患者进行手术,手术方法:选用髌旁内侧入路、适当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进行手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术后定期随访测量FTA角、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及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FTA角由术前的13.4°降低到7.3°;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7.4°提高到110.5°;KSS 评分由术前的43.9分提高到8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所有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外翻畸形均得到纠正,行走及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令俊;李金鹏;邓强;王承祥;李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四种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明确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4月我院治疗的2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起重机架外固定58例,DHS固定98例,近端解剖板固定48例,PFNA固定53例,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的骨折类型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优良率87.4%.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折分型及骨质疏松程度确定,严格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倘艳锋;阮诚;陈久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封闭加臭氧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单纯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封闭治疗)、治疗组27例(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封闭加臭氧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并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比较1月后(P<0.05),2月后(P<0.01),6月后(P<0.01),两组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比较(P<0.05).结论:单纯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封闭,以及加臭氧注射治疗肩周炎两种方法均有效,但后者疗效优于前者,且臭氧配合局部封闭远期疗效更加明显;臭氧局部注射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杜海峡;肖文庆;程立军;姜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中国髋部骨折患者约660万,90%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3/4为女性,其中50%为粗隆间骨折,超过20%骨折患者1年后死亡;美国髋部骨折患者每年约25万,2040年预计超过50万,大约30%骨折患者1年后死亡[1].因此,治疗股骨粗间骨折任重而道远.近年来,随着骨科同道的不懈努力及新型固定材料的出现,股骨粗间骨折的治疗技术日渐成熟,但每一固定材料都有其生物力学特点,对于不同的骨折分型,选择何种固定材料对于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成败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选择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车伟伟;胡年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旋牵过伸法配合展筋乳与单纯旋牵过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9例,分别给予旋牵过伸法加展筋乳和单纯旋牵过伸法治疗,20次后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9.4%、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优良率分别为87.2%、5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牵过伸法配合展筋乳的临床疗效与随访结果均优于旋牵过伸法治疗,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玉龙;王平;刘爱峰;张君涛;张超;李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病因,占腰腿痛病因的65%~80%.好发年龄为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1].中医传统手法治疗LDH具有方法简便、舒适有效、风险小等优点,其疗效已被临床验证,逐渐成为LDH保守疗法的首选.但是,由于部分医务人员自身知识有限,对本病认识不够全面而误诊、误治,病人自身的情况不一,病情各异,手法疗效也并非时时令人满意.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影响手法治疗LDH效果的文章,归纳分析出影响手法治疗的因素,并将其综述如下.1 诊断因素
作者:陆延;黄云鸿;周红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Meta钢板治疗冠状面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1年8月,20例冠状面Pilon骨折采用Meta钢板进行治疗,观察并发症及愈合情况,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12~25个月(平均15.1月)随访.按AOFAS疗效标准:优10例,良7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85.0%.骨折均荻一期愈合,愈合时间2.7~4.8个月,平均为3.6个月.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未出现螺钉进入关节间隙、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根据冠状面Pilon骨折的特点,应用Meta钢板能够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攀;王秀会;陆耀刚;付备刚;杨雷;廖维;尹志峰;方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