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王凯燕;马志红

关键词:人文关怀, 护患关系,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临床护士开展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结果:病区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都明显提高.结论: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会阴切开缝合术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近年来,在分娩中,初产妇的比例不断增多,胎儿体重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母婴不必要的损伤,以及人们对美及舒适的需求,会阴切开术可降低产妇的花费和不必要的痛苦,为产妇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并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因此,要不断研究探索,提高其手术质量.

    作者:杨洁华;张秋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对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对不同周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80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的肝脏超声声像图各有特点.超声能够较好地显示各时期病变的特征性声像图.结论:超声检查对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阑尾炎误诊20例回顾浅谈外科医生的伦理意识和证据意识

    阑尾炎作为外科一种常见急腹症,临床表现各异又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加之临床医师在采集病史缺乏搜证、取证的意识,外科医师伦理意识淡漠,其误诊率较高,使阑尾炎切除阴性率增加.本文总结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阑尾炎866例,手术中见阑尾炎正常20例,其误诊情况见下表.

    作者:张涛;刘福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DR胸部摄影中优KV选择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DR胸部摄影中不同kv条件选择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求佳的摄影条件.方法:选用胸片摄片AEC(自动曝光控制)模式,管电压分别从50kv开始.每增加10kv曝光一次,直至150kv.每次曝光后记录体模的入射剂量并将图像传递至PACS,由质控小组成员分别对显示器上的测试卡图像仔细处理,阅读后打分.结果:所有测试卡图像在显示器上都能阅读.DR胸部摄影中kv从50到110段,放射剂量明显下降;110到15段,放射剂量变化不大,因此,佳的摄影条件为110kv.

    作者:许传虓;周平;陈华芳;钮恩斌;蔡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腰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从腰臀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常规推拿组2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愈显效率与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4.20,P<0.05).结论:从腰臀部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比常规推拿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穿刺桡动脉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及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药物、毒药中毒的病人,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将毒物从身体中快速排出的方法.常规血液透析需先行动静脉造瘘,这样耗时较长,对于急危症病人来说,这无疑错后了抢救的时间,所以快速完成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尤为重要.应用桡动脉穿刺技术后就不需再行动静脉造瘘,而直接地进入透析阶段,这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并且桡动脉穿刺患者痛苦小,耐受程度高,副反应小,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炎,以女性发病为主.saase等的调查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的峰值分别为24.7%和54.6%.随着世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OA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采用针刀闭合松解术,膝关节腔加压冲洗,配合注射玻璃酸钠(施沛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防止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静脉炎发生原因的分析,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结论: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陈兴贵;陈学香;王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胼胝体梗死13例临床分析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协调双侧大脑半球功能的作用,其解剖位置处于较深的中线上,因是多支血管供血,一旦胼胝体发生梗死,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胼胝体梗死临床相对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郜立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如何让中医与西医并驾齐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在参悟了中医20年后,对中医现状作了一个精简的分析,提出了中医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为所有中医业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思路.

    作者:李斌;岳樊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点压止血法在血液透析内瘘针渗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点压止血法在血液透析针眼渗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44例在血液透析中发生渗血的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23例和常规组21例;常规组采用云南白药、纱布压迫止血,实验组采用点压止血法,根据渗血点的渗血量判断渗血程度,按轻、中、重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点压止血法止血效果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中、重度止血有效率分别为100%、90%、75%,总有效率为90%.结论:点压止血法适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中不同程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渗血.此法实施简便,经济实惠,提高了护理质量,止血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龙珍;董一民;李优辉;吴艳荣;赖细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电针加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愈显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程粉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6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应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60例仅应用药物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1年.多数患者术后10~15d内有较多水样阴道分泌物,未给予特殊处理;复查创面,对散在渗血点,局部使用止血药或电凝止血,填塞后痊愈,较少有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优于单一应用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贺青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两组病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增强,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疗效.

    作者:王美丽;丁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治体会

    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末期3个月和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此病的发病机制不清,考虑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它的发病率为1/3000~4000<'[1]>,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的病死率高,估计约16~60%<'[2]>,是一种对孕产妇健康及母婴安全危害非常大的疾病,目前已成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为加强防治,现将我院08年救治的两例此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杨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散利痛治疗,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计算头痛指数,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得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明确,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薄海艳;徐忠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

    近年来,由于骨科手术大量开展,人工关节及骨折后的许多材料留存体内,对手术的无菌要求越来越严格.手术后发生感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关键.为此,我院加强了对骨科外来器械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志芳;马小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提高临床带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临床带教的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临床带教不仅指导学生理论联系,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护理理论,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黎琴;于秀婷;黄银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十二指肠溃疡抑酸剂降阶梯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为探索经济、有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方法:218患者根除HP治疗1周后分为三组,一组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7周,二组予兰索拉唑片治疗7周,三组先予兰索拉唑片治疗4周,后雷尼替丁胶囊治疗3周.结果: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缓解率60%,兰索拉唑片治疗组缓解率94.5%,兰索拉唑、雷尼替丁缓解率93.3%.结论:雷尼替丁治疗组费用低、效果差;兰索拉唑治疗组费用高、效果好,停药后有不适缺点;兰索拉唑、雷尼替丁治疗组费用低、效果好,停药后无不适等优点.

    作者:夏先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改良灌肠法与传统灌肠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选择20例无其他并发症的结肠炎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传统法(常规灌肠法)和改良法(改进后方法)灌肠.结果:改良法肛管插入不适、注入药液时不适、灌肠后腹部不适、灌肠后有明显便意感、药液保留时间>4h、灌肠后脉搏加快>10次/min、灌肠后收缩压增加>10mmHg等评价指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灌肠法的改进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敖桂莲;蒋新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