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穿刺桡动脉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及护理体会

刘庆军

关键词:穿刺桡动脉, 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摘要: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药物、毒药中毒的病人,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将毒物从身体中快速排出的方法.常规血液透析需先行动静脉造瘘,这样耗时较长,对于急危症病人来说,这无疑错后了抢救的时间,所以快速完成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尤为重要.应用桡动脉穿刺技术后就不需再行动静脉造瘘,而直接地进入透析阶段,这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并且桡动脉穿刺患者痛苦小,耐受程度高,副反应小,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指导作用

    目的:为探讨对复杂视网膜脱离后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指导,对32例35只眼全部患者给予术前、术后耐心细致地教育.结果:30例33只眼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实施配合良好,2例2只眼术后配合不佳导致视网膜再次脱离.结论:对视网膜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陈琳;叶雪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对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对不同周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80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的肝脏超声声像图各有特点.超声能够较好地显示各时期病变的特征性声像图.结论:超声检查对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四维亚铁散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终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的终表现,是婴儿及儿童中常见的血液病之一.铁缺乏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有研究表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铁、锌、钙等元素缺乏有密切的关系<'[1]>,因此,对铁缺乏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铁缺乏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从2008年始应用复方四维亚铁散治疗营养性IDA患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兰;涂慧琴;何华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值比较

    目的:探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有无差异.方法:随机抽取骨伤科住院病人50名,分别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应用两种血压计所监测的收缩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20,P<0.05);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t=0.543,P>0.05).结论:本研究使用的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准确性较差,不适合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或治疗监测,但通过汞柱血压计的校准,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的血压筛查.

    作者:张迎春;朱同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到目前为止,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乙肝的有效方法,然而中医对该病大多以临床症状为辨证分型依据,缺少客观的指标,给研究带来困难.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与多种临床检测指标关系密切.众多专家学者对肝炎的辨证分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揭示了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生化、病理、病毒学等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提供了部分依据,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深入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德青;杨进虎;朱肖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60例小儿脑瘫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运动疗法结合,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五能区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

    作者:韩红芬;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成年人如果出血量一次达到总血量的20%(800~1000ml),且伴有休克症状,又称大出血,病死率为6~10%,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系急症,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应激性溃疡和胃癌.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应动态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做好健康教育是促进病人恢复和防止再出血的重要措施.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大多存在一定的诱因,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们针对诱因,对108名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手段,降低了该病的再出血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新菊;张志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资料行128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其中肠道肿瘤15例、肠套叠5例、粘连性肠梗阻5裂、肠道炎性病变5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肠管内粪石梗阻3例、腹股沟疝2例、肠扭转1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结论:128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图像对肠道病变显示直观、准确,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等效果显著,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沈志军;赵林芬;王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经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症状缓解、消失的平均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满意疗效,能较快缓解患儿症状,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龙英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合针刺艾灸序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头痛、眩晕、耳鸣,严重的可引起体位性猝倒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本人从2008年至今,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合针刺艾灸序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胃镜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基因表达检测的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基因产物表达检测的病理对胃癌的诊断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期间经胃镜活检诊断及经手术切除胃癌组织p21、nm23等基因产物表达的胃癌配对标本56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p2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4.9~68.5%,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4.6~76.4%,p21、nm23基因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的转移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两种肿瘤蛋白在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活检标本以及手术切除标本基因表达检测的平均阳性符合率为91.11%、96.94%.结论:胃癌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基因表达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其在胃部良性、恶性肿瘤鉴别,非手术临床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制定正确的治疗原则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探析中医内科合理教学模式

    目的:探讨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是否为中医内科教学的合理模式,以提高中医内科教学质量.方法:为了适应当代中医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医内科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中着眼医教研三点,以教学为本、医教结合、引入科研为主线,通过医院见习医教结合,并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达到医教研三点一线的统一.结果:中医内科教学模式采用医教研三点一线法,不仅注重学生理论培养,更注重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结论: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是中医内科教学比较合理的模式,应该推广试行.

    作者:李靖;杨立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与预警防范

    通过根源性分析,从护理人员的安全、患者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剖析血液透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产生的根源,创建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血液透析护理预警防范对策,并在临床中检验与改进,将透析风险降低到小.

    作者:肖志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灯盏细辛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灯盏细辛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补充白蛋白,糖皮质激素及预防感染治疗.而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利尿、补充白蛋白及预防感染外,用了灯盏细辛代替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三周后,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蛋白消失,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正常.而对照组均在一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蛋白完全消失,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BUN和Cr正常.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不当或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易反复发作.因此,在时间上相比有显著差异性,且安全性大,不易复发.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改善肾脏的高凝状态,降低蛋白尿及患儿体内脂质含量,促进肾脏病变的修复和纤维蛋白的吸收,缩短病程,这为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在人流术中应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0年12月早孕者(40~60天),用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为观察组,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为对照组,观察其在施术过程中及术后伴随症状,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组(观察组)在无痛人流术中对呼吸抑制及术后宫缩痛及人流综合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降低,而且睡眠时间短,能尽早离院.结论:异丙酚复合氟诺昔康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麻醉,安全、可靠、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静娜;王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诊疗技术日益增多,婴幼儿静脉采血也越来越普及到每一位住院患儿.然而,婴幼儿因四肢静脉血管细、血液分布少、充盈度差且临床上肥胖儿较多,患儿因恐惧、疼痛等因素 造成不合作等原因,致使婴幼儿静脉采血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而标本采集的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所以,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是值得儿科护理工作者探讨的课题.常见的方法是用5ml或10ml注射器,采用直刺法或斜刺法在股静脉采血,但操作难度大且经常出现溶血、凝血或采血量不够等现象而影响标本质量,延误检查、影响治疗或需重新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引起家长不满,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作者:叶静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例对照探讨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乙肝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HBV-DNA转阴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为有效而且理想抗病毒治疗乙肝药物.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方法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孕周及血糖高低分别采用饮食加运动疗法,饮食加运动及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易导致母婴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剖宫产等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胰岛素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丽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300例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观察处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2月300例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经桡动脉造影成功97%,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成功95%,无桡动脉闭塞及骨筋膜室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常规行桡动脉途径造影和治疗安全可行,术后活动不受限制,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登智;钱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陶瓷膜微滤和水提醇沉法对滴通鼻炎水精制的比较研究

    以滴通鼻炎水提取液为研究对象,用HPLC法测定不同工艺参教样品中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确定优陶瓷膜微滤系统参数,并将陶瓷膜微滤和水提醇沉法对滴通鼻炎水的指标成分、含固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陶瓷膜滤工艺对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略高于醇沉工艺,二者差别不大,但对于黄芩苷、总固体量的保留,则膜滤工艺远远高于醇沉工艺.

    作者:阮碧芳;李品;梁尚焕;廖九明;梁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