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碧芳;李品;梁尚焕;廖九明;梁霞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反应性疾病,其治疗药效慢、缓解速度慢,临床症状剧烈,胸闷咳嗽、气急气喘,夜间发作居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逐渐增多,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作者:李泽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慢性肾衰竭和死亡的常见病因.糖尿病肾病主要由2型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可达47.66%,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60%.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脏进行性损害.目前国内尚无特效疗法,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阿魏酸钠注射液(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在消除水肿,降低尿蛋白,改善肾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96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25例(52.08%),有效19例(39.58%),总有效率91.66%,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止血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青文;张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电介质紊乱的诊疗水平,笔者回顾分析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诊疗和预后.方法:常规吸O<,2>、抗炎、纠正电解质紊乱以缓解症状.结果:70例病例中有45例未并发低纳血症患者,平均住院一周,有43例治愈好转出院,有效率为90.55%,无效2例,无效率为4.44%.25例低纳血症患者治愈,平均住院12天,有15例好转出院,有效率为60%,无效10例,无效率为40%.低钾、低氯在治疗中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介质紊乱以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多见,其中低钠血症明显影响预后,常规检测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功救治.
作者:党庆莲;苗子成;闫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妊娠9~12w要求终止的妇女,临床上多采用钳刮术,钳刮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但常因疼痛,出现心率过缓、心律不齐,甚至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人工流产综合症表现.钳刮术中受术者疼痛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为了减轻术中的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寻求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镇痛方法显得很有必要.本站自2008年以来,对比观察了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钳刮术中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在ICU危重患者中,由于创伤严重、手术、感染、烧伤等极度应激,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包括应激性高血糖,非糖尿病患者类似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患者则高血粮程度明显加重,导致机体高炎症反应状态和明显的能量代谢障碍,破坏机体内环境,加重病情<'[1-3]>.根据2009年5月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适当控制住院患者高血糖水平的新指南<'[4]>,对于危重患者的建议如下:①对于持续性高血糖的治疗,阈值不应高于10.0mmol/L(180mg/dl)就开始胰岛素治疗;②对于已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血糖控制在7.8~10mmol/L(140~180mg/dl);③为达到并维持控制危重患者血糖,应首选静脉输注胰岛素.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当胰岛索治疗对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蒋红英;庄乐;吴青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及关节面塌陷的形状和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指导性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涛;焦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X线摄片及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与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胫骨平台骨折及挫伤21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摄片及MRI检查.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分析骨折合并膝关节其他损伤的X线摄片及MRI表现.结果:X线撮片诊断骨折符合率为90.4%,MRI诊断骨折符合率100%;同时,MRI诊断骨挫伤4例,半月板损伤3例,韧带损伤8例,关节面软骨损伤6例,关节囊积液或积血5例.结论:MRI是术前全面综合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对骨折、骨挫伤、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诊断MRI明显优于X线摄片.
作者:朱文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猪牙皂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采用硅胶柱、凝胶柱、ODS柱层析及TIC法对混合物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别,得到三种三帖皂(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经<'13>C-NMR、<'1>HNMR以及LC-MS法确定化合物结构.
作者:韩秀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内科治疗过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经纤维胃镜检查或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分析,治愈67例(62.04%),有效32例(29.63%),无效9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内科口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两组病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增强,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疗效.
作者:王美丽;丁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经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症状缓解、消失的平均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满意疗效,能较快缓解患儿症状,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龙英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对降低小儿静脉输液故障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10年1月~2010年10月128例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加强对观察组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渗漏、堵塞、针头脱落、严重回血等输液故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降低急诊患儿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护理纠纷、提高患儿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少急诊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吴鲜花;罗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注射诺雷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注射诺雷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记录皮下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皮下出血程度及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注射诺雷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及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袁碧;植少娟;区正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自拟洗痔熏洗汤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患者使用自拟洗痔熏洗汤治疗,并与常规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出血以及脱出方面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洗痔熏洗汤治疗痔疮,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痔核回纳,达到临床止血效果,总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德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是否为中医内科教学的合理模式,以提高中医内科教学质量.方法:为了适应当代中医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医内科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中着眼医教研三点,以教学为本、医教结合、引入科研为主线,通过医院见习医教结合,并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达到医教研三点一线的统一.结果:中医内科教学模式采用医教研三点一线法,不仅注重学生理论培养,更注重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结论: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是中医内科教学比较合理的模式,应该推广试行.
作者:李靖;杨立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SBP的疗效.方法:127例SB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头孢他啶,B组予头孢曲松钠,两组剂量、用法、疗程相同.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9.3%,B组为67.1%,P<0.01.结论:A组疗效优于B组,头孢他啶能有效治疗SBP,并能改善预后.
作者:龙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选用不同方剂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中医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离子导入、辨证施护治疗肾虚血瘀型、风寒湿型、湿热阻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可较好地控制症状.结论: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内外兼治,医护并重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效捷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瑞娟;樊锦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粒细胞减少症指成人外周血中,粒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2.010/L,其中较为严重者,其绝对计数低于0.510/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继发性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耗损破坏过多或者分布异常.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通过人体的变态反应和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或破坏周围血液的白细胞引起本病.中医药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组方用药灵活等诸多优点,其地位目前正在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日益凸显.本文则对该病的病因以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合论述.
作者:陈啸羽;史亦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末期3个月和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此病的发病机制不清,考虑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它的发病率为1/3000~4000<'[1]>,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的病死率高,估计约16~60%<'[2]>,是一种对孕产妇健康及母婴安全危害非常大的疾病,目前已成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为加强防治,现将我院08年救治的两例此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杨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