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介质紊乱的治疗分析

党庆莲;苗子成;闫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钠血症, 低钾血症, 低氯血症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电介质紊乱的诊疗水平,笔者回顾分析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诊疗和预后.方法:常规吸O<,2>、抗炎、纠正电解质紊乱以缓解症状.结果:70例病例中有45例未并发低纳血症患者,平均住院一周,有43例治愈好转出院,有效率为90.55%,无效2例,无效率为4.44%.25例低纳血症患者治愈,平均住院12天,有15例好转出院,有效率为60%,无效10例,无效率为40%.低钾、低氯在治疗中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介质紊乱以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多见,其中低钠血症明显影响预后,常规检测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功救治.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细辛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灯盏细辛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补充白蛋白,糖皮质激素及预防感染治疗.而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利尿、补充白蛋白及预防感染外,用了灯盏细辛代替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三周后,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蛋白消失,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正常.而对照组均在一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蛋白完全消失,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BUN和Cr正常.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不当或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易反复发作.因此,在时间上相比有显著差异性,且安全性大,不易复发.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改善肾脏的高凝状态,降低蛋白尿及患儿体内脂质含量,促进肾脏病变的修复和纤维蛋白的吸收,缩短病程,这为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议青蒿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

    本文系统描述青蒿的来源、功效、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旨在临床上能合理运用.

    作者:李新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婴幼儿智能开发游泳法的体会

    近年来,我国对脑科学和智力发育的研究进展迅速,开展婴幼儿智能则是重要内容,0~3岁是人脑发育迅速的时期.国外调查发现,没有一种投资比投资开发儿童大脑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开发新生儿婴儿智力潜能的新方法--婴幼儿游泳水疗法,我院2008年5月在本地区先开展婴幼儿游泳项目,至今已有13714例婴幼儿接受游泳水疗法.

    作者:朱续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对降低小儿静脉输液故障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10年1月~2010年10月128例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加强对观察组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渗漏、堵塞、针头脱落、严重回血等输液故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降低急诊患儿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护理纠纷、提高患儿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少急诊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吴鲜花;罗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HR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8名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另选68名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且经各项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及心律失常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RV指标.结果: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HRV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HRV各项指标低于正常人,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魏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指末节离断伤再植七例治疗体会

    末节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对其施行再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外形和手功能.

    作者:黄浔丰;肖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截肢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截肢患者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干预并观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科两年52例截肢患者为对象,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分析,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观察获得的效果.结果:不同的截肢患者都很好地克服了消极心理,能够积极面对现实,重返社会.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对重建自我形象,早日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梅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粒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粒细胞减少症指成人外周血中,粒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2.010/L,其中较为严重者,其绝对计数低于0.510/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继发性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耗损破坏过多或者分布异常.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通过人体的变态反应和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或破坏周围血液的白细胞引起本病.中医药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组方用药灵活等诸多优点,其地位目前正在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日益凸显.本文则对该病的病因以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合论述.

    作者:陈啸羽;史亦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方面,Child-Pugh积分上,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在生化水平、PTA和Child-Pugh评分、HBV-DNA转阴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临床疗效相似,均为有效而且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潘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特仑新戊酯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头孢特仑新戊酯有关物质检查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0)-乙腈-水(20:5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结果:本品与各杂质峰达到了很好的分离.杂质Ⅰ、杂质Ⅱ、杂质Ⅲ、杂质Ⅳ、杂质Ⅴ的检测限分别为0.016μg/ml、0.012μg/ml、0.035μg/ml、0.043μg/ml、0.063μg/ml.按确定的方法测定本品三批,有关物质量分别为0.24%、0.26%、0.24%.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头孢特仑新戊酯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钱珏;刘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两组病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增强,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疗效.

    作者:王美丽;丁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士生应如何区别隔离衣与手术衣的穿脱方法

    从两个方面阐述隔离衣(以下简称前者)与手术衣(以下简称后者)的关系,加强学生对两者的认识.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检验科防范化验结果纠纷的几个要点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更高,病人对医院在检验报告数据是否准确时会产生纠纷,那么,检验科如何举证自已的报告是准确的呢?因此,检验科应有安全的操作规程,全程有记录、有依据可查,以保证质量完全可靠.

    作者:王立齐;李永玲;董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概述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本文针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淑丽;赵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新形势下护士长管理的思路和技巧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护士长管理的思路和技巧,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方法:提出护士长管理过程中的几点思路,以求抛砖引玉,求得更多探讨.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达到外塑形象、内求提高的目的.结论: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承担着承上启下、沟通协调、联系左右的作用,任务多而重,工作庞又杂,在整个医院的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对护士长的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大限度地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庹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134例小儿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的诊治方法.方法:2004~2010年,共收治了小儿急腹症134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阑尾炎53例,肠套叠12例,腹股沟疝嵌顿36例,胃肠穿孔10例,急性肠梗阻8例,外伤性腹腔内出血11例,其他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小儿急腹症病情急、重,病因较复杂,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诊断并紧急处理.

    作者:康晓娟;杨斌;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各43例.术中分别给予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比较两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七氟醚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以及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方面均较异氟醚组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庥醉吸入较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要好,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似.

    作者:姚红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胃镜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基因表达检测的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基因产物表达检测的病理对胃癌的诊断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期间经胃镜活检诊断及经手术切除胃癌组织p21、nm23等基因产物表达的胃癌配对标本56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p2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4.9~68.5%,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4.6~76.4%,p21、nm23基因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的转移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两种肿瘤蛋白在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活检标本以及手术切除标本基因表达检测的平均阳性符合率为91.11%、96.94%.结论:胃癌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基因表达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其在胃部良性、恶性肿瘤鉴别,非手术临床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制定正确的治疗原则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护理对策.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178例患者行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其中7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3.9%,4例男性,3例女性.回顾分析7例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7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0.5~24h,血小板低值为1×10<'9>/L,重度2例,极重度2例.结论: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志宏;杨瑞鲜;王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疏风归元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47例

    目的:观察温肾散风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风归元方煎剂治疗47例变异性哮喘.结果:有效率为93.6%.结论:以疏风理气化痰、温肾纳气为法立方的疏风归元方对变异性哮喘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