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

李志宏;杨瑞鲜;王茹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护理对策.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178例患者行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其中7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3.9%,4例男性,3例女性.回顾分析7例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7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0.5~24h,血小板低值为1×10<'9>/L,重度2例,极重度2例.结论: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非感染性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感染性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辨证论治分为肝气郁结型、肾阴不足型、脾肾两虚型、湿热下注型4种证型,给予中药治疗.结果:44例病人中,治愈者24例,占54.5%;好转17例,占38.6%;无效3例,占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非感染性女性尿道综合征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霄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16例脐带脱垂的分娩结局及护理

    目的:分析脐带脱垂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方法:回顾我院十年来院内外发生的16例脐带脱垂的急救处理方法.结论: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会使产妇手术产率阴道助产率及围产儿窒息率和死亡率增加.脐带是母亲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若脐带受压致使血流受阻时,缺氧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的生命.

    作者:徐高侠;王菲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十二指肠溃疡抑酸剂降阶梯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为探索经济、有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方法:218患者根除HP治疗1周后分为三组,一组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7周,二组予兰索拉唑片治疗7周,三组先予兰索拉唑片治疗4周,后雷尼替丁胶囊治疗3周.结果: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缓解率60%,兰索拉唑片治疗组缓解率94.5%,兰索拉唑、雷尼替丁缓解率93.3%.结论:雷尼替丁治疗组费用低、效果差;兰索拉唑治疗组费用高、效果好,停药后有不适缺点;兰索拉唑、雷尼替丁治疗组费用低、效果好,停药后无不适等优点.

    作者:夏先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目的: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临床护士开展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结果:病区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都明显提高.结论: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凯燕;马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疏风归元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47例

    目的:观察温肾散风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风归元方煎剂治疗47例变异性哮喘.结果:有效率为93.6%.结论:以疏风理气化痰、温肾纳气为法立方的疏风归元方对变异性哮喘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关于加强细节管理及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防护患纠纷发生

    通过加强细节管理及沟通能力培养,探讨和谐护患关系构建的方法.加强细节管理与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全面技能水平,改善目前护士缺乏沟通能力的现状,防止或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整个良好医疗环境的重要环节.

    作者:夏华;詹进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失眠50例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95%CI=85.5%~1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95%CI=29.3%~7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5.3355,P=0.0000),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其收益为OR=0.02(95%CI=0.00~0.19),NNT=2(95%CI=1.64~3.92).

    作者:马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将PDCA管理应用于留置导尿患者的安全管理

    为夯实基础护理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PDCA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常规管理组和PDCA组进行管理,对常见留置导尿管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落实,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提高,结果显示,PDCA管理组在导管脱落、牵拉、阻塞、感染、并发症、健康宣教等方面都优于常规管理组,满意度提高,这充分证明PDCA管理在留置导尿管护理安全管理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侯平英;王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的62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畸形胎儿中,产前超声诊断60例,符合率96.8%(60/62),其中以神经管畸形多,29例;其次是单脐动脉<'[1]>,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畸形等,部分胎儿伴多发畸形,漏诊2例,占3.2%.结论:超声检查能确定胎儿有无结构畸形,诊断率高,且无损伤性,操作简便,具有可重复性,可作为常规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沈文强;房英智;纪学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指末节离断伤再植七例治疗体会

    末节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对其施行再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外形和手功能.

    作者:黄浔丰;肖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病人的人群愈来愈庞大,愈来愈年轻化.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迫在眉睫.指导他们培养健康行为和态度,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使之达到佳健康状态.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与预警防范

    通过根源性分析,从护理人员的安全、患者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剖析血液透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产生的根源,创建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血液透析护理预警防范对策,并在临床中检验与改进,将透析风险降低到小.

    作者:肖志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患者长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心衰(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除了常规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25mg 2次/天开始应用,逐渐加大剂量至50mg2次/天.观察组(40例)常规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而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随诊患者一年观察治疗效果,以死亡率,心力衰竭好转率(NYHA分级好转),心力衰竭恶化率(NYHA分级恶化),猝死率为指标,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长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心力衰竭好转率(NYHA分级好转),心力衰竭恶化率(NYHA分级恶化),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有长期疗效.

    作者:马轶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例对照探讨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乙肝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HBV-DNA转阴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为有效而且理想抗病毒治疗乙肝药物.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肝炎80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50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体征,每一周化验肝功能,六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82.5%、55%.优于对照组的72.8%、47.1%.治疗后降酶、退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肝炎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顾焱;陆少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75例人工心脏起搏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持搏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眩晕和心室停顿、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心率过缓的患者;采用按装临时起搏器和永久埋藏式起搏器两种方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各期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结果:75例均获成功.结论:县级医院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安装术能为急性心脏疾病患者赢来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造福于广大心脏疾患患者.尽管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但只要精心操作,细致护理还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郝小侠;王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纤维桩树脂核与银汞桩核在磨牙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纤维桩树脂核与银汞桩核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并比较其特点.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全冠修复的磨牙残根残冠病例70例.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粘接银汞桩核及全冠修复,进行为期一年的疗效观察,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粘接银汞桩核修复的病例中各有一例全冠脱落,其余患牙修复良好.结论:采用这两种桩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穿刺桡动脉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及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药物、毒药中毒的病人,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将毒物从身体中快速排出的方法.常规血液透析需先行动静脉造瘘,这样耗时较长,对于急危症病人来说,这无疑错后了抢救的时间,所以快速完成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尤为重要.应用桡动脉穿刺技术后就不需再行动静脉造瘘,而直接地进入透析阶段,这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并且桡动脉穿刺患者痛苦小,耐受程度高,副反应小,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合针刺艾灸序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头痛、眩晕、耳鸣,严重的可引起体位性猝倒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本人从2008年至今,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合针刺艾灸序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γ-干扰素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γ-干扰素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儿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γ-干扰素氧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7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9.90,p<0.01).治疗组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γ-干扰素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水长海;张金霞;王芳;段建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