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肝炎80例临床体会

顾焱;陆少武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 重度黄疸肝炎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50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体征,每一周化验肝功能,六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82.5%、55%.优于对照组的72.8%、47.1%.治疗后降酶、退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肝炎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冷刀宫颈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诊治意义

    目的:评价冷刀宫颈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妇科30例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的CINⅡ-Ⅲ~原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冷刀宫颈锥切与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病理检验总的完全符合率为73.3%(22/30),术后病理分级低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2例(6.7%),高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6例(20.0%).术中中等量出血者1例,无宫颈管粘连病例.术后随访,除2例宫颈癌患者外,其他患者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冷刀宫颈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丹丹;森德;齐思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目的: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临床护士开展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结果:病区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都明显提高.结论: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凯燕;马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假丝酵母菌群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由于近些年来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侵入性的诊断治疗,使下呼吸道病原菌的菌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假丝酵母成为医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生用药常常是经验性用药,这加大了假丝酵母的感染机率.据报道,住院患者携带真菌率为88.7%,住院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中真菌所致死者占14.0~30.0%,占致死性感染的55.0%,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1]>.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假丝酵母的感染情况,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7月,下呼吸道感染的63株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群分布和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曾玲;张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到目前为止,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乙肝的有效方法,然而中医对该病大多以临床症状为辨证分型依据,缺少客观的指标,给研究带来困难.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与多种临床检测指标关系密切.众多专家学者对肝炎的辨证分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揭示了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生化、病理、病毒学等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提供了部分依据,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深入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德青;杨进虎;朱肖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DR胸部摄影中优KV选择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DR胸部摄影中不同kv条件选择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求佳的摄影条件.方法:选用胸片摄片AEC(自动曝光控制)模式,管电压分别从50kv开始.每增加10kv曝光一次,直至150kv.每次曝光后记录体模的入射剂量并将图像传递至PACS,由质控小组成员分别对显示器上的测试卡图像仔细处理,阅读后打分.结果:所有测试卡图像在显示器上都能阅读.DR胸部摄影中kv从50到110段,放射剂量明显下降;110到15段,放射剂量变化不大,因此,佳的摄影条件为110kv.

    作者:许传虓;周平;陈华芳;钮恩斌;蔡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截肢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截肢患者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干预并观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科两年52例截肢患者为对象,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分析,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观察获得的效果.结果:不同的截肢患者都很好地克服了消极心理,能够积极面对现实,重返社会.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对重建自我形象,早日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梅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早期诊断的病例为54例(81.8%),误诊12例(18.2%),66例均行手术治疗,无病例死亡.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小儿阑尾炎应早诊断、早治疗.小儿阑尾炎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

    作者:杨斌;康晓娟;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16例脐带脱垂的分娩结局及护理

    目的:分析脐带脱垂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方法:回顾我院十年来院内外发生的16例脐带脱垂的急救处理方法.结论: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会使产妇手术产率阴道助产率及围产儿窒息率和死亡率增加.脐带是母亲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若脐带受压致使血流受阻时,缺氧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的生命.

    作者:徐高侠;王菲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HR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8名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另选68名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且经各项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及心律失常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RV指标.结果: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HRV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HRV各项指标低于正常人,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魏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选用不同方剂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中医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离子导入、辨证施护治疗肾虚血瘀型、风寒湿型、湿热阻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可较好地控制症状.结论: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内外兼治,医护并重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效捷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瑞娟;樊锦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病人即为人工气道,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人体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加之人工气道患者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人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我科对2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为两本持续湿化代替传统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月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例对照探讨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乙肝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HBV-DNA转阴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为有效而且理想抗病毒治疗乙肝药物.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头孢他啶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SBP的疗效.方法:127例SB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头孢他啶,B组予头孢曲松钠,两组剂量、用法、疗程相同.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9.3%,B组为67.1%,P<0.01.结论:A组疗效优于B组,头孢他啶能有效治疗SBP,并能改善预后.

    作者:龙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关于加强细节管理及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防护患纠纷发生

    通过加强细节管理及沟通能力培养,探讨和谐护患关系构建的方法.加强细节管理与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全面技能水平,改善目前护士缺乏沟通能力的现状,防止或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整个良好医疗环境的重要环节.

    作者:夏华;詹进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概述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本文针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淑丽;赵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胼胝体梗死13例临床分析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协调双侧大脑半球功能的作用,其解剖位置处于较深的中线上,因是多支血管供血,一旦胼胝体发生梗死,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胼胝体梗死临床相对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郜立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运动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否则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率致死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该病还可造成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出血、四肢麻木、全身疼痛等,因此,患者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中进行治疗,做好家庭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连伟;杜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方法:对门诊43例患者进行全身、局部治疗,红斑消退、结节消失.结果:有效率达93%.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可活血化瘀、散结通络,疗效较好.

    作者:李奋;潘存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穿刺桡动脉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及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药物、毒药中毒的病人,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将毒物从身体中快速排出的方法.常规血液透析需先行动静脉造瘘,这样耗时较长,对于急危症病人来说,这无疑错后了抢救的时间,所以快速完成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尤为重要.应用桡动脉穿刺技术后就不需再行动静脉造瘘,而直接地进入透析阶段,这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并且桡动脉穿刺患者痛苦小,耐受程度高,副反应小,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病人的人群愈来愈庞大,愈来愈年轻化.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迫在眉睫.指导他们培养健康行为和态度,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使之达到佳健康状态.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