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娟;杨斌;李刚
目的:观察温肾散风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风归元方煎剂治疗47例变异性哮喘.结果:有效率为93.6%.结论:以疏风理气化痰、温肾纳气为法立方的疏风归元方对变异性哮喘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总结用中成药化腐生肌烧伤油治疗小儿尿布皮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将120例小儿尿布皮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后,治疗组用化腐生肌烧伤油外涂,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尿布皮炎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80.88%、14.70%,总有效率为95.58%.对照组分别为50%、30.76%,总有效率为80.76%.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腐生肌烧伤油治疗小儿尿布皮炎具有起效快、疗程短、无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凤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强度及工作责任心.结果:有效防止了切口裂开.结论: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加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及关节面塌陷的形状和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指导性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涛;焦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诊疗技术日益增多,婴幼儿静脉采血也越来越普及到每一位住院患儿.然而,婴幼儿因四肢静脉血管细、血液分布少、充盈度差且临床上肥胖儿较多,患儿因恐惧、疼痛等因素 造成不合作等原因,致使婴幼儿静脉采血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而标本采集的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所以,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是值得儿科护理工作者探讨的课题.常见的方法是用5ml或10ml注射器,采用直刺法或斜刺法在股静脉采血,但操作难度大且经常出现溶血、凝血或采血量不够等现象而影响标本质量,延误检查、影响治疗或需重新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引起家长不满,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作者:叶静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使用宫缩抑制剂是治疗早产的主要手段,而合理应用则是早产治疗成功与母胎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课题<'[1]>.目前,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及先兆早产首选利托君,但临床上应用利托君治疗先兆晚期流产和早产后,宫缩仍不能被有效抑制,对这类患者,我们应用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母儿监护及用药护理,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若旋;王雪云;张少璇;李玉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高脂血症(HLP)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重要的危害是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年轻化、普遍化的趋势.西药降脂多需要大剂量长期服用才能维持降脂效果,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且停药后容易反弹.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疏肝降脂方治疗HLP42例,并与辛伐他汀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亚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普通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轻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以及方便给药,便于抢救等优点,但同时又增加了人为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发生等危险的弊端,故临床使用中需权衡利弊,有目的的使用,发挥留置针大的优点,使产品日趋完善,减少弊端.
作者:宋彦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产后出血前瞻性预防及护理.
作者:陈本芳;侯英英;鲁益萍;陈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脐带脱垂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方法:回顾我院十年来院内外发生的16例脐带脱垂的急救处理方法.结论: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会使产妇手术产率阴道助产率及围产儿窒息率和死亡率增加.脐带是母亲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若脐带受压致使血流受阻时,缺氧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的生命.
作者:徐高侠;王菲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散利痛治疗,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计算头痛指数,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得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明确,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薄海艳;徐忠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小脑梗死的表现有多种多样,临床工作中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现就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阿荣高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75例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行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和针对性训练,做好皮瓣供区保护与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防止皮瓣血管危象发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75例,74例安全渡过围手术期,1例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坏死,成功率为98.7%.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游离皮瓣移植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洪美娜;赵德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终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的终表现,是婴儿及儿童中常见的血液病之一.铁缺乏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有研究表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铁、锌、钙等元素缺乏有密切的关系<'[1]>,因此,对铁缺乏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铁缺乏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从2008年始应用复方四维亚铁散治疗营养性IDA患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兰;涂慧琴;何华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妊娠9~12w要求终止的妇女,临床上多采用钳刮术,钳刮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但常因疼痛,出现心率过缓、心律不齐,甚至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人工流产综合症表现.钳刮术中受术者疼痛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为了减轻术中的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寻求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镇痛方法显得很有必要.本站自2008年以来,对比观察了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钳刮术中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失败原因.方法: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32例,对手术失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15个月,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有4例治疗结果不理想,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炎等.结论:在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术时,重视每一个治疗环节,恢复患者的正常踝穴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卢懿明;邹腊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否则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率致死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该病还可造成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出血、四肢麻木、全身疼痛等,因此,患者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中进行治疗,做好家庭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连伟;杜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粒细胞减少症指成人外周血中,粒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2.010/L,其中较为严重者,其绝对计数低于0.510/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继发性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耗损破坏过多或者分布异常.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通过人体的变态反应和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或破坏周围血液的白细胞引起本病.中医药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组方用药灵活等诸多优点,其地位目前正在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日益凸显.本文则对该病的病因以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合论述.
作者:陈啸羽;史亦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肛肠疾病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患者痛苦大,治疗较为棘手,且术后易发生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我科2009年11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各类肛门疾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和麻醉方法,采取术前与病人交谈沟通、入院宣教、术后护理及合理的院外指导等护理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秀珍;韩世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持搏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眩晕和心室停顿、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心率过缓的患者;采用按装临时起搏器和永久埋藏式起搏器两种方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各期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结果:75例均获成功.结论:县级医院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安装术能为急性心脏疾病患者赢来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造福于广大心脏疾患患者.尽管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但只要精心操作,细致护理还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郝小侠;王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