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碧;植少娟;区正红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持搏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眩晕和心室停顿、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心率过缓的患者;采用按装临时起搏器和永久埋藏式起搏器两种方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各期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结果:75例均获成功.结论:县级医院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安装术能为急性心脏疾病患者赢来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造福于广大心脏疾患患者.尽管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但只要精心操作,细致护理还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郝小侠;王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从两个方面阐述隔离衣(以下简称前者)与手术衣(以下简称后者)的关系,加强学生对两者的认识.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内科治疗过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经纤维胃镜检查或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分析,治愈67例(62.04%),有效32例(29.63%),无效9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内科口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由于骨科手术大量开展,人工关节及骨折后的许多材料留存体内,对手术的无菌要求越来越严格.手术后发生感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关键.为此,我院加强了对骨科外来器械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志芳;马小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防止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静脉炎发生原因的分析,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结论: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陈兴贵;陈学香;王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炎,以女性发病为主.saase等的调查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的峰值分别为24.7%和54.6%.随着世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OA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采用针刀闭合松解术,膝关节腔加压冲洗,配合注射玻璃酸钠(施沛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的诊治方法.方法:2004~2010年,共收治了小儿急腹症134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阑尾炎53例,肠套叠12例,腹股沟疝嵌顿36例,胃肠穿孔10例,急性肠梗阻8例,外伤性腹腔内出血11例,其他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小儿急腹症病情急、重,病因较复杂,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诊断并紧急处理.
作者:康晓娟;杨斌;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纤维桩树脂核与银汞桩核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并比较其特点.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全冠修复的磨牙残根残冠病例70例.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粘接银汞桩核及全冠修复,进行为期一年的疗效观察,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粘接银汞桩核修复的病例中各有一例全冠脱落,其余患牙修复良好.结论:采用这两种桩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为探讨对复杂视网膜脱离后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指导,对32例35只眼全部患者给予术前、术后耐心细致地教育.结果:30例33只眼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实施配合良好,2例2只眼术后配合不佳导致视网膜再次脱离.结论:对视网膜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陈琳;叶雪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用药安全,防止进一步损害的发生,为新药研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150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临床ADR病历报告中,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通过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多.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作者:曹益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95%CI=85.5%~1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95%CI=29.3%~7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5.3355,P=0.0000),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其收益为OR=0.02(95%CI=0.00~0.19),NNT=2(95%CI=1.64~3.92).
作者:马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头痛、眩晕、耳鸣,严重的可引起体位性猝倒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本人从2008年至今,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合针刺艾灸序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成年人如果出血量一次达到总血量的20%(800~1000ml),且伴有休克症状,又称大出血,病死率为6~10%,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系急症,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应激性溃疡和胃癌.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应动态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做好健康教育是促进病人恢复和防止再出血的重要措施.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大多存在一定的诱因,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们针对诱因,对108名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手段,降低了该病的再出血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新菊;张志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末节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对其施行再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外形和手功能.
作者:黄浔丰;肖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腔后部出血(PNE)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下探明出血部位后,配合微波烧灼治疗鼻腔后部出血40例,随访3个月.结果:对34例PNE病人的一次性治愈率达85.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烧灼是一种治疗PNE的理想方法.
作者:秦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有无差异.方法:随机抽取骨伤科住院病人50名,分别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应用两种血压计所监测的收缩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20,P<0.05);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t=0.543,P>0.05).结论:本研究使用的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准确性较差,不适合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或治疗监测,但通过汞柱血压计的校准,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的血压筛查.
作者:张迎春;朱同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愈显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程粉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行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探讨.方法:对40例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行术前身体状况的评估、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行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预防并发症处理,同时行功能锻炼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术后37例(92.5%)膝关节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有2例(5%)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还有1例(2.5%)患者放弃了继续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行有效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魏颖;喻安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病人的人群愈来愈庞大,愈来愈年轻化.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迫在眉睫.指导他们培养健康行为和态度,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使之达到佳健康状态.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带教的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临床带教不仅指导学生理论联系,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护理理论,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黎琴;于秀婷;黄银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