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碳酰胺用于急性胎儿窘迫346例临床观察

牟英辉;王立娟;张仙儒;侯大乔

关键词:过氧化碳酰胺, 急性胎儿窘迫
摘要: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发病率为2.1~38.5%,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是急性胎儿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和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胎儿窘迫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也直接影响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围产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发育后遗症等.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以过氧化碳酰胺治疗急性胎儿窘迫取得了良好效果,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新生儿预后,并为手术治疗赢得了时间,现报道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小脑梗死的诊治体会

    小脑梗死的表现有多种多样,临床工作中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现就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阿荣高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例对照探讨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乙肝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HBV-DNA转阴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为有效而且理想抗病毒治疗乙肝药物.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通络祛风汤1号治疗缺血性脑中风27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祛风汤1号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经确诊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施行中药通络祛风汤1号治疗.结果:27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痊愈258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8%.结论:应用中药通络祛风汤1号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

    作者:曾云峰;赵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析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作用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开展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的建议.

    作者:惠恒龙;张金陵;张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婴幼儿智能开发游泳法的体会

    近年来,我国对脑科学和智力发育的研究进展迅速,开展婴幼儿智能则是重要内容,0~3岁是人脑发育迅速的时期.国外调查发现,没有一种投资比投资开发儿童大脑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开发新生儿婴儿智力潜能的新方法--婴幼儿游泳水疗法,我院2008年5月在本地区先开展婴幼儿游泳项目,至今已有13714例婴幼儿接受游泳水疗法.

    作者:朱续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疏风归元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47例

    目的:观察温肾散风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风归元方煎剂治疗47例变异性哮喘.结果:有效率为93.6%.结论:以疏风理气化痰、温肾纳气为法立方的疏风归元方对变异性哮喘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关于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利弊思考

    静脉留置针作为普通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轻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以及方便给药,便于抢救等优点,但同时又增加了人为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发生等危险的弊端,故临床使用中需权衡利弊,有目的的使用,发挥留置针大的优点,使产品日趋完善,减少弊端.

    作者:宋彦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60例小儿脑瘫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运动疗法结合,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五能区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

    作者:韩红芬;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做强综合医院实力、做优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进一步强化内部人才教育和培养,加强医疗质量、科研管理和重点专科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维芳;吴静一;张亚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经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症状缓解、消失的平均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满意疗效,能较快缓解患儿症状,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龙英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详细叙述了老年人便秘的危害,及几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提出了针对老年人便秘,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并提出针对便秘老年人应注意的事项及老年人便秘无副作用的有效中药治疗方法.

    作者:李存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MEBO治疗小儿会阴部臀部烧伤的体会

    目的:观察应运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会阴部臀部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会阴部、臀部创面用MEBO涂布.及时清除坏死的组织,充分引流,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会阴部臀部烧伤患儿中浅Ⅱ度40例,深Ⅱ度115例,应用MEBO治疗均完全愈合,无疤痕组织增生,无功能障碍.结论:应用MEBO治疗小儿会阴部臀部烧伤操作便捷,可减轻疼痛,预防感染,有效缩短疗程,减少疤痕的生成,疗效显著.

    作者:冯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病人即为人工气道,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人体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加之人工气道患者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人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我科对2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为两本持续湿化代替传统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月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特仑新戊酯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头孢特仑新戊酯有关物质检查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0)-乙腈-水(20:5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结果:本品与各杂质峰达到了很好的分离.杂质Ⅰ、杂质Ⅱ、杂质Ⅲ、杂质Ⅳ、杂质Ⅴ的检测限分别为0.016μg/ml、0.012μg/ml、0.035μg/ml、0.043μg/ml、0.063μg/ml.按确定的方法测定本品三批,有关物质量分别为0.24%、0.26%、0.24%.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头孢特仑新戊酯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钱珏;刘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行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探讨.方法:对40例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行术前身体状况的评估、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行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预防并发症处理,同时行功能锻炼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术后37例(92.5%)膝关节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有2例(5%)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还有1例(2.5%)患者放弃了继续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行有效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魏颖;喻安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宫腔镜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宫腔镜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明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其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需要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9~2010年两年中:①150例子宫异常出血经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合确诊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8例,排除了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内膜炎1例.②4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而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明确了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的诊断,有助于正确的治疗;40例功血患者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宫腔镜对于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明确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诊断,对于围绝经期无生育要求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疗效可靠,满足了患者想保留子宫的愿望.

    作者:孙启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5例胆漏,及从外院转来我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2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作者:白守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假丝酵母菌群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由于近些年来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侵入性的诊断治疗,使下呼吸道病原菌的菌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假丝酵母成为医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生用药常常是经验性用药,这加大了假丝酵母的感染机率.据报道,住院患者携带真菌率为88.7%,住院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中真菌所致死者占14.0~30.0%,占致死性感染的55.0%,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1]>.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假丝酵母的感染情况,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7月,下呼吸道感染的63株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群分布和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曾玲;张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将PDCA管理应用于留置导尿患者的安全管理

    为夯实基础护理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PDCA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常规管理组和PDCA组进行管理,对常见留置导尿管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落实,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提高,结果显示,PDCA管理组在导管脱落、牵拉、阻塞、感染、并发症、健康宣教等方面都优于常规管理组,满意度提高,这充分证明PDCA管理在留置导尿管护理安全管理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侯平英;王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综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145例患者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敷贴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63例,好转7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3.4%.结论:综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副作用小,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尤夫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