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碳酰胺用于急性胎儿窘迫346例临床观察

牟英辉;王立娟;张仙儒;侯大乔

关键词:过氧化碳酰胺, 急性胎儿窘迫
摘要: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发病率为2.1~38.5%,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是急性胎儿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和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胎儿窘迫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也直接影响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围产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发育后遗症等.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以过氧化碳酰胺治疗急性胎儿窘迫取得了良好效果,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新生儿预后,并为手术治疗赢得了时间,现报道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化瘀汤配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30例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发生部位以壶腹部多,其次为峡部,伞部及间质部妊娠少见.据报道,异位妊娠约占妊娠相关死亡数的9~13%.我科自2005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自拟化瘀汤配合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京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各43例.术中分别给予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比较两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七氟醚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以及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方面均较异氟醚组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庥醉吸入较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要好,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似.

    作者:姚红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病人的人群愈来愈庞大,愈来愈年轻化.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迫在眉睫.指导他们培养健康行为和态度,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使之达到佳健康状态.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如何让中医与西医并驾齐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在参悟了中医20年后,对中医现状作了一个精简的分析,提出了中医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为所有中医业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思路.

    作者:李斌;岳樊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三棱、莪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三棱、莪术治多囊卵巢综合症,可恢复患者的排卵功能,达到调节助孕之效.方法:组方:①香附12g、元胡12g、当归12g、莪术9g等13味中药,可使内膜由大化小,从而缓解疼痛.②元胡9g、黄柏9g、生地12g、墨旱莲15g、淅贝9g、三棱9g、莪术9g等9味中药,可控制子宫肌瘤的生长.③丹栀逍遥散加三棱9g、莪术9g,治乳房肿块疗效较好.④淫羊藿15g、花椒1.5g、牡丹皮10g、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等15味中药,可恢复患者的排卵功能,以达助孕之效.结果: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缓解腹痛、控制肌瘤增长疗效较好,受到患者好评.结论:对于缓解腹痛、控制肌瘤增长、恢复患者的排卵功能,达到调节助孕之效疗效较好.

    作者:付国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科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内科治疗过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经纤维胃镜检查或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分析,治愈67例(62.04%),有效32例(29.63%),无效9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内科口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5例胆漏,及从外院转来我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2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作者:白守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对降低小儿静脉输液故障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10年1月~2010年10月128例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加强对观察组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渗漏、堵塞、针头脱落、严重回血等输液故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降低急诊患儿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护理纠纷、提高患儿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少急诊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吴鲜花;罗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对小脑梗死的诊治体会

    小脑梗死的表现有多种多样,临床工作中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现就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阿荣高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两组病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增强,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疗效.

    作者:王美丽;丁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到目前为止,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乙肝的有效方法,然而中医对该病大多以临床症状为辨证分型依据,缺少客观的指标,给研究带来困难.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与多种临床检测指标关系密切.众多专家学者对肝炎的辨证分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揭示了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生化、病理、病毒学等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提供了部分依据,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深入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德青;杨进虎;朱肖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VSD负压封闭引流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化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开放性骨折及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伤等严重复合导致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重要组织外露,是创伤外科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不易愈合,极易造成感染伤口迁延不愈,造成患者频繁换药,花费高,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治疗效果不显著,大多数还需带蒂或游离皮瓣移植术来消除创面,手术风险较大.我院自2010年1月至今引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治疗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陈三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痉挛性肠梗阻合并肠粘连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2岁,因不沽饮食后,左下腹持续性疼痛8小时入院,自发病来停止排气排便.患者于3年前行阑尾切除术.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腹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未及肿块.腹部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8~10次/分,可闻及气过水声.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腹透示:腹部见大量肠腔积气及多个小液平.入院诊断:急性肠梗阻.

    作者:杨义鹏;张磊;解放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对注射诺雷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注射诺雷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注射诺雷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记录皮下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皮下出血程度及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注射诺雷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及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袁碧;植少娟;区正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资料行128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其中肠道肿瘤15例、肠套叠5例、粘连性肠梗阻5裂、肠道炎性病变5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肠管内粪石梗阻3例、腹股沟疝2例、肠扭转1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结论:128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图像对肠道病变显示直观、准确,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等效果显著,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沈志军;赵林芬;王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过氧化碳酰胺用于急性胎儿窘迫346例临床观察

    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发病率为2.1~38.5%,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是急性胎儿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和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胎儿窘迫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也直接影响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围产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发育后遗症等.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以过氧化碳酰胺治疗急性胎儿窘迫取得了良好效果,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新生儿预后,并为手术治疗赢得了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英辉;王立娟;张仙儒;侯大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药治疗现状

    手足口病(HFMD)为胃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群属RNA病毒类的小RNA病毒科,其中可致手足口病者主要是科萨奇病毒(Cox),包括A组中的CoxA10、A16,B组中的B3,其次是Ev71<'[1]>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于病后1周自愈,但由于本病通常可引起发热、口痛、拒食和烦躁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近几年本病呈流行暴发趋势,并发症发生率与病列率逐年增加<'[2]>.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常能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秦桂云;杨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心脾积热型口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渴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心脾积热型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口疮患儿,治疗组46例,予泻黄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4.7%,总有效率97.8%;对照组临床痊愈率78.9%,总有效率89.4%,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疗效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

    作者:杨凤全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假丝酵母菌群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由于近些年来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侵入性的诊断治疗,使下呼吸道病原菌的菌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假丝酵母成为医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生用药常常是经验性用药,这加大了假丝酵母的感染机率.据报道,住院患者携带真菌率为88.7%,住院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中真菌所致死者占14.0~30.0%,占致死性感染的55.0%,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1]>.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假丝酵母的感染情况,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7月,下呼吸道感染的63株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群分布和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曾玲;张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腰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从腰臀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常规推拿组2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愈显效率与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4.20,P<0.05).结论:从腰臀部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比常规推拿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