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宏秀
股骨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7.3%左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老年人口增多以及交通意外的发生,各年龄段的股骨颈骨折屡见不鲜,常合并有严重的脏器复合伤,如何在救治伤员的同时,尽早对股骨颈做牢固理想的固定及治疗是当代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作者:钟斌;陈世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报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铃18~64岁,平均39岁.骨折按AO分类法,CI型9例,C2型6例,C3型4例.术后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Merchan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2个月按Merchan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发生皮瓣坏死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致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作者:李逸群;包杭生;吴峰;朱永展;温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内服本院自拟的骨关节炎补肾方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前列腺素(PGE2 )、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探究中药防治骨关节炎的现代机理.方法: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关节专科选取20名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服用骨关节炎补肾方3周,比较治疗前后关节液中PGE2,NO的水平变化以及骨性关节炎SF-36评分前后变化.结果:治疗前关节液中PGE2平均水平1.35±0.31ng/mL,NO平均水平17.56±2.03μmol/L.治疗后关节液中PGE2平均水平0.47±0.15ng/mL,N()平均水平12.06±1.27μmol/L.关节液中的PGE2和NO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骨关节炎补肾方可以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PGE2,NO的水平,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杨健松;胡朽均;伍中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当前,我国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患病率约达3.8%~17.5%[1-3].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的广泛普及,颈椎病有迅速增加和年轻化趋势[4-5],给人们带来了躯体、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重负担[6].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约占颈椎病发病的60%,主要表现为颈肩僵痛、颈椎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等不适.
作者:朱立国;于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老年骨折病人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易骨折,这是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理阶段性所决定的,进人老年后,对外界的反应性降低、迟钝、视力减弱、肌肉骨骼退化,使老年人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大大降低,心血管系统的退化使老年人自我保护性差,易受外伤,导致骨折.为使老年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更好地进行治疗,早日康复,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方宏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十分重要.后踝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骨与关节损伤,而目前对后躁骨折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令人满意.作者自2006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2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以绝经后老年妇女多见,是由于骨代谢平衡的失调,主要是破骨细胞呈现活跃的状态,使得骨吸收大于骨的形成,从而出现一种负平衡状态,后导致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1].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和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死亡.
作者:俞益火;陈久毅;王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s,简称OA)指由于各种原因(创伤、持续劳损、肥胖等)所致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面逐渐被破坏产生畸形,影响关节功能的一种退行性疾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其导致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世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作者:陈大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的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正成为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我科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3例,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冰;李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稚动脉型颐推病患者服用桂枝加葛根汤前后推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方法:2008年5月~2010年1月间,将150例推动脉型颈稚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桂枝加葛根汤口服并配合颈推牵引,将中药汤剂煎煮后,分两次口服,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颈推牵引取患者体重的1/5~1/7,每日2次,每次30min,3周为1疗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口服颈复康颗粒配合颈稚牵引,治疗时间同观察组.通过超声经颅多语勒(TCD)观察稚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通过TCD观察,观察组87例病人治疗后推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稚动脉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减轻眩晕症状.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对推动脉血流改善有显著效果,片推动脉型颈推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陈海波;曾庆强;王创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骨骼生物力学性能减退是引起骨质疏松脆性骨折主要的原因之一.传统概念中骨密度对生物力学的影响强度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人进行而逐渐减低,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骨密度测量在评估骨折风险和监控治疗效果的局限性,20%^-30%椎体松质骨强度变化不能用骨密度的增加解释[1,2],使研究者们意识到骨密度不是决定骨强度的唯一因素[3~5],从而更大范围地关注那些除骨密度之外直接或间接影响骨强度的因素.
作者:王翔;赵咏芳;石印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辅助髓内打治疗浮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辅助髓内打治疗浮膝损伤患者共23例.结果:手术时间60~16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185mL;2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Karlstrom和Olerud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8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1.3%.结论: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辅助髓内打治疗浮膝损伤,具有便于手术操作、减少医源性损伤及节省人力等优点.
作者:黄连水;郭志民;康两期;林坤山;沙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是引起老年人靛部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宁华等川通过对中国五大行政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及骨折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总骨折患病率为26.16%,其中髓部骨折患病率为11.9%.由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魏超;马勇;王培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悬浮式正脊仪与普通机械牵引床进行治疗,评定悬浮式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推广悬浮式正脊仪提供疗效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勇;贾国庆;郭振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预防控制感染的可执行力.方法:采集骨科工类手术有内置器材的病例资料4079份.根据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以及术后切口感染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占79.200;足部位感染占29.2%,腰膝部位各占25%;深部感染率达到50%,腔隙感染率占37.5%;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到37.5%,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6.7%、围手术期用药选择不合理占50%,用药时间不合理占66.7%;结论: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关键点即无菌技术操作;改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杭菌药物;依法管理、科学防控、关键在行动.
作者:曹崇艳;李力;桑志成;毛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持续压力对体外藻酸盐串珠培养的兔内外层纤维环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体外藻酸盐串珠培养的兔纤维环细胞分为4组,分别进行持续压力干预:OA1组,外层纤维环细胞,不加压;OA2组,外层纤维环细胞,1MPa压力干预24h;IA1组,内层纤维环细胞,不加压;OA2组,内层纤维环细胞,1MPa压力干预24h.加压完成后,荧光酶标仪检测ATP产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线拉体膜电位(△Ψm)、透射电镜观察线拉体超微结构.结果:兔纤维环细胞经1MPa压力作用24h后,与各对照组相比,内外层纤维环细胞均可见ATP产量明显减少(P<0.05),线杜体膜电位△Ψm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呈现损伤的病理改变.外层纤维环细胞的ATP产量和△Ψm下降幅度较大,线粒体损伤更为明显.结论:过度压力负荷损害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功能,并使线粒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这可能是从能量代谢角度研究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机制.
作者:谢卯;杨述华;周建国;黄吉军;熊蠢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尿潴留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甚或导致其他疾病,而被广泛关注.在临床工作中尚无有效预防尿储留的确切方法.我院自2009年5月开始应用中药汤剂八正散加减口服预防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梁;韩广普;王红玉;齐冰冰;陈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刀局部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中药熏洗配合针刀局部松解治疗方法,对照组为手法推拿治疗方法,均以2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通过观察主要症状、体征、膝关节X线检查等指标确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刀局部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晨任、屈伸不利等临床症状.
作者:周俊;丑钢;易文凯;李曙波;袁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骨碎补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骨碎补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3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去卵巢组(OVX)、假手术组(SHAM)和骨碎补治疗组(OVX+D).骨碎补治疗3个月后,检浏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微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OVX+D组的的骨密度、微结构、生物力学指标与OV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碎补可以增加去卵粱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微结构,提高生物力学性能,对实验动物的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展春;程光齐;臧危平;刘祖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髌下脂肪垫损伤以膝关节运动性疼痛为特点,并在髌骨下缘可以找到明显压痛点,触压该点时,可以引起疼痛扩散、加重.笔者自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对此类病人行小针刀松解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勇;薛卡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