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邦;莫绪明;孙剑;彭卫;戚继荣;左维嵩;陈俊;武开宏;丁晋阳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循环(ECC)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4例)和对照组(B组,16例).A组术中将FDP 200 mg/kg加入预充液;B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 min(T0)以及主动脉开放后5 min(T1)、1 h(T2)、4 h(T3)和24 h(T4)采集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浆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时A组和B组S-100蛋白、NSE、MDA、SOD、TNF-α及IL-8水平显著增高(P<0.01);T1-T3时,A组S-100蛋白、NSE、TNF-α、IL-8和MDA水平低于B组(P<0.05),SOD活性高于B组(P<0.05).术后发生认知障碍;A组4例(28.5%),B组8例(50%)(P<0.05).结论 在ECC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FDP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作者:钟斌;秦建伟;黄陈军;李芝;梁永年;仲昭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胚胎肾HEK-293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ATRA作用HEK-293细胞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D2AP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将构建的不同Sp1/Sp3位点的定点突变、巢式缺失突变的CD2AP启动子质粒转染HEK-293细胞,检测报告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ATRA明显上调HEK-293细胞中CD2AP mRNA和蛋白水平(P<0.05).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研究显示,Sp1/Sp3-A、C位点在介导ATRA上调CD2AP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ATRA通过Sp1/Sp3结合位点诱导HEK-293细胞中CD2AP的表达;ATRA对CD2AP基因缺陷肾病患者可能有治疗作用.
作者:高珊;徐华国;金蕊;邱灵芝;朱亮华;蒋莉;庄丽丽;周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麦默通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38例资料.其中,应用麦默通旋切73例(107枚,A组),传统手术65例(98枚,B组).结果 A组中位手术时间23 min,短于B组的35 min.A组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86枚(80.37%),明显高于B组的69枚(70.41%)(P<0.05);A组术后病理诊断乳腺腺病伴瘤化16枚(14.95%),明显低于B组的22枚(22.45%)(P<0.05).A组术后出现穿刺点出血或皮下瘀斑5例.B组术后出现皮下积液22例,肿块残留7例.结论 麦默通旋切系统在肿块切除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虞卫新;徐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千层纸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0、100、200和400 μmol/L的千层纸素处理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千层纸素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千层纸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千层纸素对MG-6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千层纸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地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电镜下可发现千层纸素能诱导细胞凋亡,表现为胞质内出现大量空泡,细胞核染色质固缩,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此外,千层纸素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上调MG-63细胞中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ro-Caspase-3、pro-Caspase9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千层纸素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这可能与升高Bax/Bcl-2比率、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有关.
作者:徐强;李家祥;雷会宁;韩冬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neuritin基因的高表达系统,观察其转染雪旺细胞后neuritin的表达.方法 根据大鼠neuritin mRNA序列体外合成编码序列(CDS区),构建到pGH载体,与酶切后的GV208-绿色荧光蛋白(GFP)慢病毒载体片段进行连接、转化、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克隆.提取阳性克隆,转染入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以此感染大鼠雪旺细胞.将雪旺细胞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A组)、无意义干扰组(B组)、高表达组(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neuritin的表达.结果 大鼠neuritin正确插入慢病毒载体,C组neuritin mRNA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P<0.01).检测到neuritin蛋白与GFP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neuritin慢病毒高表达系统;其转染的雪旺细胞neuritin表达升高.
作者:解敏;李剑波;晏玲飞;颜莓;徐宽枫;许馨予;陈恒;杨涛;陈家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蛋白在60例喉鳞癌组织标本(A组)和3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标本(B组)中的表达;A组再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A1组,12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A2组,48例).结果 A组PTE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1);临床Ⅰ+Ⅱ期喉鳞癌PTEN蛋白表达量高于Ⅲ+Ⅳ期(P<0.05);高中分化喉鳞癌PTEN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喉鳞癌(P<0.05);A1组患者的PTEN蛋白表达量低于A2组(P<0.01);喉鳞癌生存期大于5年的患者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期小于5年的患者(P<0.01).结论 PTEN蛋白可能是评价喉鳞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张再兴;付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标本染色体核型.方法 应用长期培养法对52例早期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 52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47例(90.38%).其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46.81%);异常核型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86.36%),并以三体征常见(59.09%).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原因,合理指导下次妊娠.
作者:李欣;霍然;凌秀凤;赵纯;郭锡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腭帆成形术(VPP)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32例腭咽平面狭窄、扁桃体占据气道<50%的轻、中度OSAHS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腭咽成形术(H-UPPP);B组行VPP术.术前1d及术后6个月行多导睡眠检测(PSG),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鼾声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术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ESS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B组术后VAS评分较A组改善明显[(-4.38±0.46)分vs.(-3.63±1.02)分](P<0.05).结论 对腭咽平面狭窄且无扁桃体肥大的轻中度OSAHS患者行改良VPP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鼾声.
作者:达鹏;吴昊;殷勇;倪昊生;黄乃邦;陈小玲;吴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期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17个肿瘤病灶,均于TACE术后3-20 d内,同期联合CT导引下RFA治疗,以增强MR随访复查,观察肿瘤的消融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均耐受TACE同期联合RFA治疗,术后1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8.2%(15/17),随访2-14个月,1例术后7个月出现新发病灶,1例术后12个月出现局部病灶进展,余9例患者病灶稳定,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1.8%(9/11),1年内的肿瘤复发率为18.2%(2/11),13例患者中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改用外科手术切除后失访,余均存活,总生存率84.6% (11/13).结论 采用TACE同期联合RFA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硕;周春高;刘圣;杨正强;施海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条形码是一种有效的识别工具,可容纳大量信息、方便快捷、数据精准、追溯性强[1].条形码追溯系统是现今医疗卫生系统跟踪有力依据[2].2009年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在全国已正式执行,要求每个手术器械包外都必须有条形码追溯系统标识,对植入性手术器械包还必须进行生物监测[3].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手供一体化洁净手术室器械按消毒供应中心新规范要求进行信息化管理,体现了三联条码在手术器械的追溯中的优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致病斑块破裂与ACS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69例ACS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后分为有斑块破裂(A组,38例)和无斑块破裂(B组,31例)两组,分析致病斑块破裂与ACS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年轻、男性多见、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P<0.01)、病变血管重构指数大(P<0.01).多变量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是预测斑块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6,95%CI=1.49-21.40,P<0.05).结论 低血清HDL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在伴有冠脉代偿性扩张的不稳定斑块破裂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周华;何晓燕;庄少伟;王娟;来晏;姚义安;刘学波;汪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前胸痛持续时间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5例按胸痛持续时间分为A组(>12 h,54例)和B组(≤12h,151例),采集其年龄、入院24h内血糖、心率及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多支血管受累、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急诊PCI术)及白细胞升高等情况作为基线资料,记录发病后30 d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再灌注治疗率低于B组(83% vs.94%) (P<0.05),A组KillipⅡ-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35% vs.17%)(P<0.05),A组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22% vs.10%)(P<0.05).结论 胸痛持续时间是影响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顾丽亚;惠杰;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原发性手汗症对患者的社会交际和职业活动影响明显,造成患者社交心理障碍并部分妨碍其日常工作.有文献报道,原发性手汗症往往有家族史,且青春期的女性较男性多见.其发病机制不明,多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外分泌腺异常所导致的多汗性疾病,发病率为0.5%-1.0%[1].焦虑会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我院胸外科对65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本文探讨术前夜口服舒乐安定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
作者:张永芳;陈勇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增殖、凋亡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初诊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加入浓度为20、40、60、80、100、120 μmol/L的塞莱昔布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80μmol/L塞莱昔布作用48 h前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FGF、TGF-β) 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塞莱昔布作用后,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一时点不同浓度和同一浓度不同时点的塞莱昔布对AL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凋亡率(3.98±0.6)%相比,40、60、80 μmol/L塞莱昔布作用24h后凋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0.9)%、(10.97±1.4)%、(19.78±2.3)%,呈剂量依赖性(P<0.01),VEGF、b-FGF和TGF-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塞莱昔布能有效抑制AL原代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以抑制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张彦芳;阮林海;赵小强;王瑞丽;葛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社区艾滋病患者9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实施患者及家属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及生活指导.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比较心理干预前和4周后的得分.结果 观察组心理干预4周后,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社区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三组:A、B组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10 ng/ml作用24 h,建立软骨细胞凋亡模型;B组事先加入10 μg/ml的人参皂甙Rg1保护2h;C组作为空白对照.TUNEL法检测人参皂甙Rg1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人参皂甙Rg1对凋亡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A、B和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30±4.05)%、(10.30±1.08)%和(2.20±1.93)%,B组胞凋亡率低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软骨细胞TIMP-1的表达增加,MMP-13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1具有拮抗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吴东迎;惠宇坚;左强;范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阴道念珠菌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取82例初步诊断患有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接种于科玛嘉培养基上.采用PCR法进行念珠菌的检测;同时也用显色法和快速凝集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PCR法阴道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79.27%,显著高于显色法和快速凝集法的45.12%和48.78%(P<0.05).通过对PCR过程进行优化,用菌液直接热裂解作DNA模板进行扩增和单菌落溶解于20μl的菌液PCR电泳均可检测出结果.结论 与显色法和快速凝集法比较,PCR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且方法简便、检测快捷.
作者:常大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巨大甲状腺肿瘤常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全麻气管插管常有难度[1],我们应用用自制光亮引导器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管操作,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择期行巨大甲状腺手术患者32例,年龄42-69岁,病程12-30年.甲状腺大达16 cm×9 cm×11 cm.CT示:气管大移位者约3.3cm,气管前后径1.0cm以下者21例,窄1例约0.4cm.其中有2例不能平卧,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术前脉搏氧饱和度(SpO2) 88%-96%.两组随机分为加用自制光亮引导器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A组)和传统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管组(B组)两组.
作者:黄政坤;苏海丰;张云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润、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临床上采用的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湿化效果也存在差异[1].我科应用氧气驱动一次性湿化液气道持续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徐锡明;董志霞;胡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尿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 167例T2DM患者根据CIMT水平分为两组:A组116例(CIMT>0.9 mm);B组51例(CIMT≤0.9mm).检测两组CIMT和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A组年龄、全血白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和24-h尿蛋白定量高于B组(P<0.05).年龄、糖尿病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24-h尿蛋白定量与CIMT呈正相关(P<0.05).24-h尿蛋白定量、年龄是CIMT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年龄联合24-h尿蛋白定量可能是T2DM患者CIMT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魏迎凤;卢学超;徐园园;翟林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