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荣安;刘东钱;晁建虎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本科2000年1月—2000年12月已行颈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并得到回访的75例颈椎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56~74岁)40例和中年组(40~55岁)35例.经C7-T1间隙正中入路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并注入1.2%利多卡因5mL(内含地塞米松5mg).观察30min,无脊麻现象,将胶原酶1200单位稀释至8mL,缓慢注入颈硬膜外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痛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结果:老年组和中年组1年、5年、10年优良率分别为77.50%、90.00%、82.50%和82.85%、88.57%、91.4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1年与5年、10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与10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并呈随年限增长疗效更好的趋势.
作者:王桂芳;郝彩霞;吴和平;郑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治疗时必须纠正骨折端的各种移位,保持骨折端整复后的对位并进行恰当的外固定直至骨折愈合.自2009年2月~2010年5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32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国达;蔡建平;张爱国;廖家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敦煌消定膏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肿胀程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测量2组患者健侧术前、患侧术前及术后12、24、48、7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粗点周径,计算肿胀值.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1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术后24h、48h、7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敦煌消定膏外敷能明显减轻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的程度,尤其在12~72h内较对照组肿胀消除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肢肿胀程度,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劲挺;安文博;宋敏;宋贵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高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我国此类骨折的发生率已显著提高.根据Ohldin等的报道在老年髋部骨折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比例较高,可达69%,因其固有的特点,近几年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特别关注.
作者:孟涛;孙波;刘世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锁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很少,但是相对而言术后骨折不愈合仍是较为常见的,可高达3.7%[1].2003年5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不愈合26例,经再次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卧位牵顿这一创新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牵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机械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起效更快,疗程更短并且无副反应,安全性更高.结论:卧位牵顿手法是一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效好的创新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远方;朱其广;郑晓斌;刘特熹;余瑞涛;王书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后70%~8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其病灶对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异常和肌力下降、运动模式异常,不能根据动作的目的及环境的要求组织不同肌肉进行协调性的收缩,来达到运动调节的目的,导致异常的姿势控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潘化平;金宏柱;顾一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随着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广泛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逐渐成为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方法.对单椎体骨折常用的术式为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往往出现术中复位欠佳、后凸复发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近年来,为改善手术效果,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1口].
作者:张锐;柳海平;王承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研究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和髂骨的间充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的变化,探讨其对髂、股骨骨髓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丹郁骨康治疗组、生脉成骨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取其股骨及髂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分别用ELISA法测定AIP、BGP的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丹郁骨康治疗组、生脉成骨治疗组股骨髂骨的AIP、BGP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丹郁骨康治疗组的股骨和髂骨,以及生脉成骨治疗组的股骨ALP含量显著高于阿仑磷酸钠治疗组(P<0.05).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可以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股骨、髂骨间充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合成,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方面上显著高于阿仑磷酸钠片.初步认为生脉成骨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理与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以及提高成骨细胞骨蛋白的分泌速度有关.
作者:李保林;熊平;庾伟中;贺华勇;叶勇光;王剑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胸锁关节脱位临床较少见,前脱位多于后脱位.因胸锁关节系平面关节,加之肩臂重量的杠杆作用,脱位后治疗较为困难.因其毗邻许多重要解剖结构,内固定危险性大,并发症多.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置入髓内弓形钢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56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章;聂伟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毒性药材及其制剂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也是导致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毒性药材在心脑血管科、骨伤科、消化科、耳鼻喉科中成药中应用比例大[1].我院为三级甲等骨科医院,骨科中成药品种多,用量大.本文对毒性药材在常用骨科中成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常用骨科中成药含毒性药材的品种及特点,并初步制定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以提高骨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水平,降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永梅;房德敏;高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肱骨干骨折是指外科颈以下鹰嘴窝以上的骨折,即自胸大肌止点(外科颈下1~2cm)至髁上(髁上2cm)之间的骨折[1],其发生率占所有骨折的1%~3%[2].目前,骨不连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定义为:①治疗1年后未愈合或需再次手术以达到愈合[3];②6~8个月内愈合失败常可诊断骨不连[4];③骨折部位存在疼痛和异常活动,X线片上持续存在透光带,在治疗第12周后每6周复查拍片,连续3次复查骨痂形成无进展[5].
作者:梁雄勇;李盛华;周明旺;李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结构的退变导致椎管内所容纳的神经根、马尾及血管等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腰痛、单或双侧下肢痛及坐骨神经痛[1],根据临床症状及CT、MRI的辅助诊断可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临床上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经患者主动要求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行手术治疗[1].我院自2005年7月~2010年9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3例,随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延兵;杨傲飞;邹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退变性疾病,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与僵硬,导致关节功能减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年采用关节镜清理术结合中药热熨治疗该病患者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张春雷;李中连;仲磊;周森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尤以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后骨折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近年来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闭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作者:夏岩;马勇;郭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动力髋锁定系统(DHLS)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2组,分别采用DHLS和DHS内固定治疗.结果:(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DHLS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LS组用时和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2)下地时间:DHLS组和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DHS组与DHL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LS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LS优于DHS.
作者:辛健;汲长蛟;谢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健步通络熏蒸液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健步通络熏蒸液组,模型组,扶他林组.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用药8周后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MMP-3的含量及行病理切片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MMP-3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结论:健步通络熏蒸液减少了各种细胞活性因子的渗出,从而减轻了各种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的损害,直接或间接改善了软骨基质代谢,促进软骨修复.
作者:王钢;田杰祥;王佳;王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8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胫骨上1/3段占26.1%(6例),中1/3段占34.8%(8例),下1/3段占39.1%(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钢板固定.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14~26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后骨缺损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结论: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固定可靠,骨缺损愈合率高,愈合周期短,疗效满意.
作者:徐伟浦;缪建云;丁真奇;练克俭;翟文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膜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张志刚;姜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加中药治疗对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VSD加中药组15例,对照组为VSD组15例.比较2组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测定经治疗后1、3、5、7d创面渗出液IL-1、IL-6和TNF-α的水平,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创面肉芽生长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IL-6和TNF-α方面均表现为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加中药治疗对创面修复具有有利的影响,中药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机理可能为促进IL-1、IL-6和TNF-α的水平的上调.
作者:陈大志;董松林;祁兆建;范广峰;王富贵;顾荣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