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田杰祥;王佳;王涛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后70%~8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其病灶对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异常和肌力下降、运动模式异常,不能根据动作的目的及环境的要求组织不同肌肉进行协调性的收缩,来达到运动调节的目的,导致异常的姿势控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潘化平;金宏柱;顾一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敦煌消定膏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肿胀程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测量2组患者健侧术前、患侧术前及术后12、24、48、7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粗点周径,计算肿胀值.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1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术后24h、48h、7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敦煌消定膏外敷能明显减轻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的程度,尤其在12~72h内较对照组肿胀消除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肢肿胀程度,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劲挺;安文博;宋敏;宋贵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颈椎病患病率的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受影响.而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本文以中药汤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手法推拿治疗交感神经为主表现的颈椎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红;王春海;白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方法,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通过对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间手术的176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属于陈旧的33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切开复位,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加植骨.采用Golf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以及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6个月,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骨折端愈合良好,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至90~120.,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条件评分,优145例,良18例,可13例,,优良率为92.6%.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依据其分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严格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塌陷骨折的复位加植骨,术后早期3周不负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广州;李奇;李松建;刘宁富;蔡保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肱骨干骨折是指外科颈以下鹰嘴窝以上的骨折,即自胸大肌止点(外科颈下1~2cm)至髁上(髁上2cm)之间的骨折[1],其发生率占所有骨折的1%~3%[2].目前,骨不连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定义为:①治疗1年后未愈合或需再次手术以达到愈合[3];②6~8个月内愈合失败常可诊断骨不连[4];③骨折部位存在疼痛和异常活动,X线片上持续存在透光带,在治疗第12周后每6周复查拍片,连续3次复查骨痂形成无进展[5].
作者:梁雄勇;李盛华;周明旺;李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国产LCP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配合我院中医药特色疗法,初步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左侧14例,右侧12例;年龄51~72岁,平均65岁,均为复杂的粉碎性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1],其中Ⅲ型12例,Ⅳ型14例.LCP钢板选用国产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
作者:赵朝清;孙云保;焦丽;马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膜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张志刚;姜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结构的退变导致椎管内所容纳的神经根、马尾及血管等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腰痛、单或双侧下肢痛及坐骨神经痛[1],根据临床症状及CT、MRI的辅助诊断可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临床上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经患者主动要求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行手术治疗[1].我院自2005年7月~2010年9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3例,随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延兵;杨傲飞;邹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早期处理不当,极易导致跟骨体变宽,关节面不平整,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影响患肢的负重及行走.自2008年9月以来,我科应用跟骨重建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6例25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璐;史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动力髋锁定系统(DHLS)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2组,分别采用DHLS和DHS内固定治疗.结果:(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DHLS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LS组用时和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2)下地时间:DHLS组和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DHS组与DHL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LS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LS优于DHS.
作者:辛健;汲长蛟;谢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强骨饮治疗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强骨饮组及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和仙灵骨葆组,每组各30例.观察方法:治疗组服用强骨饮每天1付,分早晚2次服用,塞来昔布组每日服塞来昔布胶囊2次,1次1粒,200mg.仙灵骨葆组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每天2次,1次3粒,1.5g.3组均治疗2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值,测定关节滑液IL6、TNF-α值和骨密度值.结果:强骨饮组总有效率为90.00%、塞来昔布组总有效率为76.67%、仙灵骨葆组总有效率为83.33%.强骨饮组关节滑液IL-6、TNF-α值下降明显,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仙灵骨葆组的IL6、TNF-α值下降明显,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服药前后关节滑液IL-6、TNF-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骨饮组和仙灵骨葆组服药前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服药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不但能够明显改善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应用该剂后关节滑液IL-6、TNF-α值明显下降,骨密度明显提高.
作者:吴连国;刘康;王定;张立强;史晓林;王照腾;陈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锁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很少,但是相对而言术后骨折不愈合仍是较为常见的,可高达3.7%[1].2003年5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不愈合26例,经再次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除与内科、耳鼻喉科疾患相关外,还与颈椎病的发生有关.由颈椎病相关因素引起的眩晕,称之为颈性眩晕,在交感性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可出现.笔者自2008年8月—2010年9月期间采用仰卧位理筋拔伸手法配合温胆汤口服治疗治疗颈性眩晕6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65例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寿;程少丹;陆念祖;张天伟;卜家树;李伟;徐洪亮;王慧芳;黄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柔筋舒督方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柳氮磺吡啶及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柔筋舒督方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2组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病情活动主要指标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而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柔筋舒督方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尚荣安;刘东钱;晁建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随着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广泛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逐渐成为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方法.对单椎体骨折常用的术式为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往往出现术中复位欠佳、后凸复发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近年来,为改善手术效果,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1口].
作者:张锐;柳海平;王承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本科2000年1月—2000年12月已行颈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并得到回访的75例颈椎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56~74岁)40例和中年组(40~55岁)35例.经C7-T1间隙正中入路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并注入1.2%利多卡因5mL(内含地塞米松5mg).观察30min,无脊麻现象,将胶原酶1200单位稀释至8mL,缓慢注入颈硬膜外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痛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结果:老年组和中年组1年、5年、10年优良率分别为77.50%、90.00%、82.50%和82.85%、88.57%、91.4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1年与5年、10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与10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并呈随年限增长疗效更好的趋势.
作者:王桂芳;郝彩霞;吴和平;郑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行动不便[1].几十年来,医学界对OA研究虽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其确切病因仍未明了[2]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20%,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78.5%保守估计,我国不同程度的OA患者至少在3000万以上,OA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后期只能选择关节置换,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迄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阻断OA的病理进展过程.
作者:韩廷成;周临东;董松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的方法将人工髋关节置换为被疾病和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目的是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肌肉、关节、体位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绍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8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胫骨上1/3段占26.1%(6例),中1/3段占34.8%(8例),下1/3段占39.1%(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钢板固定.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14~26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后骨缺损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结论: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固定可靠,骨缺损愈合率高,愈合周期短,疗效满意.
作者:徐伟浦;缪建云;丁真奇;练克俭;翟文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毒性药材及其制剂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也是导致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毒性药材在心脑血管科、骨伤科、消化科、耳鼻喉科中成药中应用比例大[1].我院为三级甲等骨科医院,骨科中成药品种多,用量大.本文对毒性药材在常用骨科中成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常用骨科中成药含毒性药材的品种及特点,并初步制定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以提高骨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水平,降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永梅;房德敏;高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