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观察

徐彩;祁爱蓉;傅博;周厘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Ⅳ期, 雷公藤多甙片, 缬沙坦
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对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2015年1-10月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予口服缬沙坦,治疗组20例加用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的变化,同时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经治疗,治疗组、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前减少,血清白蛋白上升,血肌酐下降。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蛋白尿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缬沙坦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可以减少蛋白尿,提升血清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华;陈永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00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100例给予常规治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 C组100例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组患者整体疗效较好,B组次之,A组患者整体疗效差。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闫仲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2016年征订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为:CN11-5895/R,国际刊号ISSN 1674-7860,旬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出版单位为《中医临床研究》编辑部。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为本,西医为用,中西医并重,医药并重,医疗保健并重,预防及治未病并重,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并重。欢迎各级卫生系统党政机关、医疗机构、卫生院校、图书馆、从业人员订阅2016年《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辨识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的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定及中医体质辨识。结果:①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体质有别于一般人群的体质;②风痰瘀阻证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型,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其主要体质。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体质以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多,证型以风痰瘀阻多。根据体质可调理论,可以在中风发生之前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李柱;王清峰;吴银玲;倪进军;薛广团;孙会秀;刘作印;卢要强;马锋;李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6例,常规组给予心宝丸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4.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1%;且研究组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不存在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效果更为显著,优于单一使用心宝丸,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田;王忠良;张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养血固肾汤应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可行性

    目的:探讨中药养血固肾汤应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50例,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养血固肾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0.6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钙和磷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身骨密度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养血固肾汤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谭志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熏洗坐浴法在肛肠科的运用

    目的:研究对肛肠科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肛肠科采用的各种中药熏洗方法进行研究,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于肛肠科疾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法不仅可以消肿止痛,还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结论: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方法治疗肛肠科疾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且疗效较好。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血管急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症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作者: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辅以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辅以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氧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辅以中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显著高于对照组(66.3%),P<0.05,观察组患者JOA积分为(27.85±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26±4.2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7.4%),P=0.000。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针灸辅以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陈旭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刺联合痛点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痛点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寒湿型肩周炎病例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痛点艾灸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22.0%、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0%、20.0%(P<0.05)。结论:在寒湿型肩周炎临床治疗方案中,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局部痛点艾灸辅助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宁晓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推拿正骨治疗“脊髓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例报告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与胸椎小关节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推拿正骨手法治疗1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观察其疗效;且通过疗效反证方法分析外伤性截瘫与胸椎小关节紊乱之间的关系与疗效机理。结果:经推拿正骨治疗3个月共17次,患者下肢自主运动、排便、皮肤感觉等功能恢复,疗效稳定。随访5年,未曾复发。结论:推拿正骨手法矫正胸椎小关节错缝,可纠正椎体位置,促进组织充血、水肿和无菌性炎症的吸收,降低胸段椎管内压力,减轻胸髓、胸脊神经的压迫或刺激,使下肢肌力和自主运动功能得到康复。因此,我们认为,本例患者截瘫的主要病因是胸椎小关节紊乱,将这类无骨折、无脊髓严重损伤的外伤性截瘫拟诊为“脊髓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更有利于临床推拿正骨针对性治疗,尽早纠正其解剖位置,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马高亮;黄竹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没有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姣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与碳酸锂药物治疗躁狂型精神病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碳酸锂药物联合龙胆泻肝汤用于躁狂型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躁狂型精神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6周作为一个疗程,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较轻。结论:碳酸锂药物合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躁狂型精神病起效迅速,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连卓;吴强;赵胜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应用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交叉克氏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54%,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5.3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78±0.34)d,肿胀缓解时间为(3.89±0.53)d,住院时间为(15.11±2.59)d,骨折愈合时间为(6.68±0.66)周。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可靠,能够缩短患者疼痛和肿胀缓解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证明针刀松解腰背部软组织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及其机理探讨。方法:通过触按腰背部压痛点、结节点或结疤处以确定软组织损伤的部位,然后施以针刀松解术。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临床治愈18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达1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腰部软组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杨火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阳引阴”治疗气虚便秘

    通过对“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的探讨,试从针刺腰骶部腧穴来解决便秘的问题。结果示临床疗效不错,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程相琨;从志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0名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编入单纯药物治疗组和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采用杜冷丁镇痛,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则用针灸辅助杜冷丁镇痛,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并通过VAS疼痛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对于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有效率为98.0%,显效率为77.5%,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针灸疗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黄文;刘明;李擎东;田馨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前后ER和A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前后ER和A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给予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检测ER和AR表达及意义。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治疗前ER和AR表达比正常增殖期子宫标本高,ER表达于腺体与间质细胞中,AR仅表达于间质细胞中;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后ER表达低于治疗前,间质与腺体内AR表达高于治疗前。结论: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情况。

    作者:王鑫;姜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促进高职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如何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在进行高职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同时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从而推动中医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者:时伟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与心功能指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