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急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张亚静

关键词:心血管急症, 中医药
摘要: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症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从阳引阴”治疗气虚便秘

    通过对“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的探讨,试从针刺腰骶部腧穴来解决便秘的问题。结果示临床疗效不错,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程相琨;从志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推拿结合治疗心脾不足型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推拿结合治疗心脾不足型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52例。推拿治疗组给予手法按揉穴位治疗,中药治疗组予自拟方治疗,综合治疗组给予推拿配合自拟方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和推拿治疗组,三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推拿结合治疗心脾不足型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吴西志;吴运渠;吴运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溃疡性直肠炎应用柳氮磺吡啶栓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栓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柳氮磺吡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保留灌肠,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较对照组的72.73%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评分及结肠镜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栓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R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树惠;张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法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俊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项痹舒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项痹舒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采用项痹舒汤配合牵引,对照组采用根痛平颗粒配合牵引,治疗4周后根据“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5.6%,两组疗效比较,95%CI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行症状评分统计学比较,P值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项痹舒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海渊;梁舒涵;毛书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前后ER和A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前后ER和A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给予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检测ER和AR表达及意义。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治疗前ER和AR表达比正常增殖期子宫标本高,ER表达于腺体与间质细胞中,AR仅表达于间质细胞中;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后ER表达低于治疗前,间质与腺体内AR表达高于治疗前。结论: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情况。

    作者:王鑫;姜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促进高职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如何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在进行高职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同时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从而推动中医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者:时伟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导可视联合生化汤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本文旨在观察超导可视人工流产后应用生化汤的临床疗效。与普通人工流产后应用益母草颗粒相比,超导可视人工流产后应用生化汤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不全流产的发生率。

    作者:尚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灸疗贵在得气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临床中艾灸的疗效与得气有着密切关系。施灸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患者产生与疗效正相关的灸感体验,有助于增强疗效。

    作者:董善京;周柏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丹蛭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蛭胶囊干预阿司匹林抵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查出的10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加服丹蛭胶囊。比较两组患者2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实验指标、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绞痛持续时间、中医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干预以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中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疗效评价比较中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蛭胶囊能够缓解阿司匹林抵抗,加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心绞痛次数及缩短持续时间。

    作者:齐锋;宋柏奇;邓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水平的作用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将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左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左心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SDD降低、LVEF升高,改善幅度以观察组较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临床应用安全,效果肯定。

    作者:吴石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0名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编入单纯药物治疗组和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采用杜冷丁镇痛,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则用针灸辅助杜冷丁镇痛,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并通过VAS疼痛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对于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有效率为98.0%,显效率为77.5%,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针灸疗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黄文;刘明;李擎东;田馨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对照分析

    目的:以对比方式探讨给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3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联合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以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肩手损伤、疼痛及运动功能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2例,显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2.75±1.04)分,FMA评分为(31.56±18.2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对患者行浮针疗法,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刺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三味对早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穴注组、中药组和穴注+中药组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穴注+中药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治愈所需时间较短,乳腺化脓的发生率较低,且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三味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效果好,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璟玮;欧志聪;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活血化瘀中药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进行为期4周的跟踪治疗分析。根据数据结果进行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信息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均有所降低,不过实验组疗效更显著,经SPSS18.0系统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冠状动脉综合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有着不俗的治疗效果。

    作者:韦宁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复方葛根桂枝汤治疗风寒湿阻络证颈型颈椎病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桂枝汤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阻络证的疗效。方法:将200例中医辨证为风寒湿阻络证的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予口服复方葛根桂枝汤及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理疗,连续治疗4周,记录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36例,显效39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临床控制23例,显效33例,有效2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葛根桂枝汤治疗风寒湿阻络证的颈型颈椎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雄健;王伟群;吴惠妃;吴俊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议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卒中后抑郁可行性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增加了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自杀率。中风病多发于年迈之人,根据“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理论,以补肾活血化痰为立方原则,主要以地黄饮子为基础加减治疗PSD,具有极强的临床可行性,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赵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与心功能指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化瘀涤痰汤、针灸联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化瘀涤痰汤、针灸联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寻找提升中风后遗症病患预后效果的临床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接收的30例中风后遗症病患(实验组),选择化瘀涤痰汤、针灸联用治疗;同时选取30例中风后遗症病患(对照组),选择化瘀涤痰汤单独治疗,在对所有入选病患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其优化治疗方案。结果:上述入选病患中,实验组入选病患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病患选择化瘀涤痰汤、针灸联用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病患临床指征,还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水平,已成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苏秀海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本文介绍了苏秀海主任医师诊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经验。苏师将本病分为三型进行论治,提倡内外结合治疗。

    作者:吕树泉;苏秀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