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张培勇;蔡辉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可疑前列腺癌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采用13针法.A组穿刺活检前给予静脉注射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观察阳性结节,作为穿刺热点;B组按常规方法术前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找出阳性结节,作为穿刺热点.比较两组穿刺阳性率及前列腺病理结果.结果 A、B两组患者均接受穿刺390针,A组热点针42针,阳性针数23针(54.8%);B组热点针63针,阳性针数20针(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列腺癌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超声造影筛选疑似结节,可以提高穿刺活检的准确率.
作者:鞠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脂质体型奥沙利铂经动脉灌注给药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25只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建立14 d后均分为五组:空白对照(A)组;游离型奥沙利铂静脉注射(B)组和动脉灌注(C)组;脂质体型奥沙利铂静脉注射(D)组和动脉灌注(E)组.均一次性给予奥沙利铂10 mg/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给药后2、24、48h肿瘤组织中奥沙利铂浓度;CT扫描计算治疗前1d、治疗后7d肿瘤体积、增长体积及增长率;检测各组治疗前1d及治疗后1、3、7d肝肾功能.结果 25只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均成功建立.E组移植瘤奥沙利铂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后7d,五组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增大;但E组肿瘤体积、增长体积及增长率均小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后1、3d,B、C、D、E组ALT、AST、BUN、Cr值均升高(P<0.05),治疗后7d,各组肝肾功能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脂质体型奥沙利铂经动脉灌注治疗兔VX2肝移植瘤有效、安全.
作者:赵保成;冯耀良;辛洪亮;施海彬;徐群为;祖庆泉;周卫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Schatzker分型和三柱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chatzker分型及三柱理论分型方式分别对11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型.通过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其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综合分析两种不同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111例患者获随访9-3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Lysholm和HSS评分分别为80.0-94.0分和79.0-95.0分.三柱骨折分型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呈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3 (P<0.01);Schatzker骨折分型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呈低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45 (P<0.01).结论 综合运用三柱分型不仅降低漏诊可能性,还能有效评估术中情况.
作者:闫永;徐耀增;耿德春;李荣群;邹俊;杨惠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成为危害我国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位肿瘤[1].癌性疲乏是指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的不正常的、持续的、主观的疲劳疲倦感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2].而延续护理是医疗护理工作向社区服务的扩展,是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一种方向.本文报道专科护士对出院后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随访与干预,观察其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如娣;韩迎慧;曹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分为无蛋白尿(A组,36例,UAE<30 mg/L)和微量蛋白尿(B组,44例,UAE 30-300 mg/L)两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结果 A组血清Cys-C和SCr分别为(0.95±0.46) mg/L和(95.54±16.21)μmol/L,明显低于B组的(1.14±0.73) mg/L和(101.42±13.46)μmol/L(P<0.05);A、B组血清Cys-C和SCr均明显高于C组的(0.63±0.07)mg/L和(55.54±10.05) μmol/L(P<0.05).A组血清Cys-C和SCr异常检出率均明显低于B组(19.44%vs.40.91%和2.78%vs.9.09%)(P<0.05);A、B组Cys-C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SCr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与SCr比较,检测血清Cys-C更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郭柳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胸锁乳突肌肌瓣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腮腺术后缺损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腮腺良性肿瘤患者218例分为四组:A组52例,腮腺缺损区用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并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创面;B组52例,只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覆盖创面;C组52例,仅用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D组62例,腮腺术后不修复,常规关闭伤口.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A、C组两侧面部对称,术侧无凹陷,术侧腮腺区丰满,与健侧基本对称;但A组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1.9%,低于C组的7.7%.B、D组术侧腮腺凹陷较明显,与健侧不对称;但B组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3.8%,低于D组的67.7%.A组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B、C、D组.结论 自体胸锁乳突肌肌瓣联合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腮腺术后缺损区,可以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并能解决术侧凹陷畸形问题.
作者:林后学;卜寿山;许扬;张继生;尹林;孙凯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早期DN患者40例均分为A组(替米沙坦80 mg/d,口服)、B组(替米沙坦80 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20周,采用ELISA检测核转录因子cB(NF-cB) p65亚基活性,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F-кB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NF-кB p65亚基活性(0.56±0.03vs.1.31±0.05)、超敏C反应蛋白[(3.31±1.95) mg/L vs.(5.48±2.06) mg/L]、IL-1[(11.45±1.71) pg/mlvs.(14.48±1.75) pg/ml]、IL-6[(14.15±2.13) pg/mlvs.(16.19±2.15) pg/ml]、TNF-α[(20.69±4.45) pg/ml vs.(28.89±3.86) pg/ml]、NF-кBmRNA(0.546±0.013 vs.0.780±0.012)及蛋白(0.451±0.021 vs.0.743±0.031)表达水平改善均较A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延缓早期DN的进展.
作者:宫壮;李大林;朱向军;沈建松;徐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92例ACS患者(A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B组)及24例对照组(C组)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A组血清CyPA、CRP、MMP-3和MMP-9水平较B组和C组明显升高[(31.2±4.8) ng/ml vs.(26.1±3.3)ng/ml和(25.2±4.0)ng/ml、(18.2±2.7)ng/ml vs.(8.7±1.0) ng/ml和(8.2±1.2) ng/ml、(37.4±3.6)ng/ml vs.(18.0±3.7) ng/ml和(16.6±4.3)ng/ml、(61.2±8.0)ng/ml vs.(36.5±5.0) ng/ml和(32.5土5.9) ng/ml](P<0.05或P<0.01).ACS患者血清CyPA水平与MMP-3、MMP-9和CRP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1=0.478、r2=0.424、r3=0.457,P<0.05).结论 ACS患者CyPA表达明显升高;高表达的CyPA提示冠脉病变的不稳定性.
作者:臧璇;严金川;袁伟;梁仪;陈蕊;李瑛;王翠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胸主动脉破裂(TA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验证为TAR患者的256层多排螺旋CT资料,分析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以及伴发病变,测量收缩期(45%时相)胸主动脉破裂口的大小,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10例TAR患者全部得到明确的定性诊断.胸主动脉破裂口大小45%时相与手术结果相似,分别为(5.00±1.15)mm、(5.03±1.25) mm.结论 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TAR能够达到准确的定性、定量诊断,胸主动脉破裂口的大小以收缩期的评价较为客观准确.
作者:权红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A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AA 60 mg·kg-1·d-1干预组(AA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血糖、肾脏指数(KI)、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肾脏病理形态改变明显,血糖、KI、BUN、SCr及UAER、MDA和Nrf-2均明显增加(P<0.05),SOD活性、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AA组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P<o.05).结论 AA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镍;陈小罗;陈巧芬;王丽;吴晨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ESD治疗的24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53处病变,中位大小3.18cm、手术操作时间63.28 min.术后17例(17处)病变发生出血,出血发生率6.88%.其中,术后24 h内发生者10例,l周内发生5例,1周后发生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病变大小和手术操作时间是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大小是引起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胃黏膜病变大小是导致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要密切注意病变较大的患者有术后出血的危险.
作者:常廷民;李秀敏;张利利;靳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肋缘下屋顶式切口对肥胖胃癌患者短期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85例肥胖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试验组患者经双肋缘下屋顶式切口进腹(RI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经上腹部正中绕脐切口进腹(MI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RI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与常规经上腹部正中绕脐切口比较,屋顶式切口有利于对肥胖胃癌患者实施根治性胃切除术,不影响术后恢复.
作者:黄嫣妮;钱雷敏;高林;戈军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7.75士64.38)min,出血量(190.63±118.63) ml,术后胸液引流量(978.75±799.07)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4.94±3.34)d,术后住院时间(6.69±3.34)d.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时间1-30个月,16例咯血症状均完全消失;13例咳痰症状完全消失,3例仍有间断咳痰,但痰量明显减少.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黄海涛;何静康;马海涛;赵军;陈少慕;李忠诚;倪斌;潘良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泌尿科微创手术,通过尿道置入等离子电切镜,在直视状态下用电切环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彻底止血后放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压迫前列腺窝.与切开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相比,TURP具有无须开刀、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实施TURP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血EBV-DNA及抗体检测在EB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EBV感染相关疾病患儿119例,根据其感染后出现的临床表现分为普通组77例,重症组42例.应用荧光半定量PCR法测定EBV-DN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BV抗体五项.结果 重症组患儿外周血EBV-DNA阳性率高于普通组(61.9% vs.33.3%)(P<0.05),重症组早期抗原(EA)-IgG阳性率高于普通组(59.5% vs.37.7%) (P<0.05),重症组核抗原(EBNA)-IgG阳性率高于普通组(69.0% vs.52.0%) (P<0.05).结论 外周血EBV-DNA和EBV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EBV感染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同时对评价EBV感染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银美;卢秋穗;李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测定了90例OSAHS患者和30例非OSAHS患者的血清TNF-α和VCAM-1.在排除年龄与性别影响后,分析血清TNF-α和VCAM-1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者血浆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P<0.05).重度OSAHS者血清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轻度OSAHS者和非OSAHS者;中、重度OSAHS者血清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非OSAHS者(P<0.05).OSAHS患者血清TNF α和VCAM-1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颈围和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非OSAHS者血清TNF-α、VCAM-1水平与BMI和腰臀比相关.结论 OSAHS患者的病情越严重,血清TNF-α和VCAM-1水平越高.
作者:林勇;王晓雯;徐婷;孙思庆;张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鼠重组β-防御素2(rβD-2)预处理对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rβD-2重组质粒(A)组、空白载体质粒(B)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D)组.72h后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和rβD-2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rβD-2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估.结果 与D组相比,A、B、C组大鼠肺组织rβD-2 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IL-1β、MPO和rβD-2蛋白明显升高(P<0.05).A组肺组织rβD-2 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IL-1β、MPO蛋白水平较B、C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rβD-2对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大鼠肺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杀菌作用及提高IL-1β和MPO的水平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彦良;甘玉英;马婷;黄茂;崔学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补肾方骨青颗粒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破骨前体细胞系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图像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荧光定量RT-PCR检测骨青颗粒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标志性基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骨青颗粒可显著抑制TRAP染色阳性细胞的产生,减少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的面积,明显降低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标志性基因[组织蛋白酶K(Cts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结论 骨青颗粒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作者:甘可;冯小可;郭婕;谈文峰;张前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高血压前期是指正常血压到确诊高血压之间的过渡阶段,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是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居民血浆Hcy升高与叶酸缺乏发生率较高,高Hcy血症致心血管病的病理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叶酸通过降低血浆Hcy、抗氧化应激、对一氧化氮酶的作用等多个途径,改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作者:卢跃棣;王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下肢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肺组织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A组)、I-R(B组)和下肢缺血预处理十I-R(C组)三组.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结果 与B组比较,C组肺组织W/D、MPO活性和MDA、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光镜下C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下肢缺血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大鼠肺组织I-R后炎症细胞的聚集、氧自由基的产生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而减轻肺I-R损伤.
作者:刘东;卫栋;陈静瑜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