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力利;谢凯
目的:探讨颈复康颗粒调节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Realtime RT-PCR法检测椎间盘组织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下降,X型胶原mRNA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颈复康颗粒和莫比可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型胶原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复康颗粒可以上调椎间盘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下调X型胶原mRNA的基因表达.
作者:崔学军;郝银丽;李晨光;施杞;王拥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蚁参蠲痹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脾两虚、寒湿瘀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蚁参蠲痹胶囊,对照组口服壮骨关节丸,治疗4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蚁参蠲痹胶囊在改善肾脾两虚、寒湿瘀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病情程度指数、中医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兴华;许凤全;姜泉;杨学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肱骨干骨折是人体常见的骨折,大多数肱骨干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或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获得治愈,但易造成骨折的再移位、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我们自2003年5月~2008年2月应用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针内固定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共34例,经6~24个月随访,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忠;伍峰;孟炼;曾浩;代宗涛;段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儿童患者较少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忽略了儿童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极易造成不良后果,对儿童未来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影响.现将我科2000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19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国俊;董林;米仲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半年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equesne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度指数、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症状改善迅速,在治疗1、3、6月各评价指数有显著性下降,而对照组主要在治疗6月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汤能有效的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
作者:姜玉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外固定器被认为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我科在2003年9月~2005年8月对16例RayhackⅣ [1]型桡骨远端骨折或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改良外固定支架同定3周.然后改夹板固定3~4周,并同时作腕关节伸屈旋转功能锻炼,结果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钟;郑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与骶髂关节骨错缝都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且两者之间症状相似,常常有着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从2004年7月~2008年7月我们使用DEK-IIIC型三维腰椎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骨错缝38例,取得很好的疗效,并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切合实际的参数设置,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伍;卢柳霞;王青松;郝日斌;袁碧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白芍止眩方对动物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机理及安全性.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48只制成耳肿胀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白芍止眩方浸膏低、高剂量组,用药后分别观察各组犬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度冷丁组、白芍止眩方浸膏低、高剂量组,观察热板法后痛阈值范围的变化.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白芍止眩方浸膏低、高剂量组,观察注射醋酸溶液后的扭体次数及扭体潜伏时间.将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白芍止眩方组20只,时照组10只,观察给药后的毒性反应和体重变化.结果:白芍止眩方浸膏高剂量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痛阈值范围和扭体次数与其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芍止眩方浸膏组的毒性反应和体重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止眩方浸膏毒性较低,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作用.
作者:李胜利;方苏亭;李列大;李刚;王凤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髌骨软化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临床多采用TDP理疗、按摩、针灸、局部封闭、小针刀、超激光等治疗,部分症状可得到暂时缓解,但不持久.自2001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髌骨钻孔减压及中药薰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兔颈椎病模型椎动脉血管变化及复方川脊片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颈复康组,川脊片组.用硬化剂注射法造模,4周后,模型组,颈复康组及川脊片组分别20ml生理盐水.20ml颈复康混悬液及20ml川脊片混悬液灌胃.治疗4周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常规HE染色测量血管壁中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肌浆球蛋白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显著提高,管壁增厚,肌浆球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颈复康组相比,川脊片组血流速度升高,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降低,管壁增厚爱抑制,肌浆球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壁增殖是椎动脉型颈椎痛血供减少的机制之一,复方川脊片能有效抑制椎动脉血管增殖.
作者:寿折星;沈霖;熊鹏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开放灌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静注黄芪注射12ml/kg30min后阻断腹主动脉.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开放再灌注.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ICAM-1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郝阳泉;屈强;尚荣安;王小兵;刘德玉;昝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随着社会发展,交通事故和工伤等意外伤害的增加,高能量损伤致骨盆骨折发生率显著增高,其中不稳定骨盆骨折约占5%~20% [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积极复苏治疗和及时早期骨折复位固定是控制出血、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从2005年~2007年对68例骨盆环遭受严重破坏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三维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伟;孙鲁伟;董振风;王景彦;任志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植骨支撑术加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3月在我院应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松质骨植骨、自体腓骨移植术、空心加压钉内固定的方法,并口服通络生骨胶囊,治疗45例(56个髋)股骨头坏死,并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ARCO分期标准,ⅡA期6例,ⅡB期15例,ⅡC期9例,ⅢA期3例,ⅢB期15例.ⅢC期8例.结果:随访12~27个月,平均17.5个月,临床评价总的优良率85.7%,Ⅱ期优良以上结果有27髋(90.0%).Ⅲ期优良者21髋(80.7%).影像学评价总的优良率为37髋(66.0%).结论:植骨支撑术,并口服中药能有效地治疗股骨头坏死.
作者:王海彬;何伟;樊粤光;张德兴;刘少军;唐立明;曾意荣;张庆文;方斌;姜自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脊柱外科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围手术期常需要异体输血,目前减少术中出血及异体输血成为许多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自2005年8月~2007年10月,对56例脊柱手术术中出血较多的手术病人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并联合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梅;侯南丽;于德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骶部软组织挤压与慢性便秘之间的关系.方法:194例慢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挤压腰骶部软组织的方法,对照组选用场效应治疗仪配合无针针灸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腰骶部软组织压痛及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②治疗前、后患者腰骶部软组织压痛及活动度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腰骶部软组织的挤压可明显的改善慢性便秘的临床症状;②腰骶部软组织损伤与慢性便秘可能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
作者:章瑛;董福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较常见.严重者需手术治疗,2002年3月~2008年7月我们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中华长城)手术治疗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
作者:梁国辉;王红超;冯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工业、交通的发展,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在脊柱外科较为多见,严重的会导致病人残疾、甚至死亡.我院自2000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1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宏;温剑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辅助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对髌股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27例,女15例,男12例.年龄:51~66岁,平均59岁.采用关节镜下清理,辅助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7例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膝关节血肿发生.平均随访18个月.治疗有效25例,有效率93%.Ly-sholm评分:术前51±13,术后89±8(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辅助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以明显缓解、消除髌股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海清;颜欣心;蔡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手术室是承担抢救、集中进行治疗的场所.骨伤科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护理工作节奏快,同时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都很高.每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先就骨科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易发环节进行分析,并找出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质晕意识,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控制措施.
作者:靖海波;刘友娟;房笑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大多数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y,PVP)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骨水泥直接注射到病变椎体内,利用骨水泥重建椎体形态,增强椎体的强度,使病变椎体维持或恢复稳定性;同时利用骨水泥硬化过程中产生热量和释放单体化学物质的特性杀死肿瘤细胞,破坏病变组织内的神经末梢.缓解疼痛.我院2004年8月~2008年1月应用PVP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1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远松;杜敏;牛国旗;肖玉周;刘振华;周建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