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的影响

王丽珊

关键词: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 (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及其在海马组织的表达

    目的 探讨S100B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建立SD大鼠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癫痫组,40只),在痫性发作后6、12、24、72 h和1周,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其结果与正常SD大鼠(对照组,8只)比较.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含量在癫痫发作后6h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海马CA3和齿状回区S100B免疫阳性胶质细胞致痫后24、72 h显著增高.结论 S100B蛋白在癫痫后的海马组织中大量表达,提示S100B蛋白参与了癫痫早期的病理过程;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可作为判断癫痫所致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作者:俸军林;蒋静子;唐永刚;林小慧;李浩;曾爱源;林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et-7a靶向调节周期素D2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目的 探讨let-7a通过靶向调控周期素D2 (cyclin D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中转染入化学合成的let-7a模拟物上调let-7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et-7a与周期素D2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转染let-7a后周期素D2的表达情况,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et-7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胶质瘤细胞中周期素D2是let-7a的靶基因,过表达的let-7a可下调周期素D2表达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结论 let-7a可通过靶向调控周期素D2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王希瑞;王颖毅;曹垒;王协锋;孙关;刘宁;尤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10年12月产前检查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中,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4.9±2.8)次.年龄、居住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高危妊娠级别、高危因素种类是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据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质量.

    作者:黄海燕;徐旭娟;张凤;沈毅;沈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生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高蛋氨酸饮食喂养大鼠制作Hhcy模型(Hhcy组,12只);另选24只大鼠,均分为普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普通饮食喂养;Hhcy组与普食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比较三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以及脑脊液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Hhcy组目的象限停留时间比普食组短(P<0.05);Hhcy组海马5-HIAA含量和脑脊液中BDNF含量均较普食组低(P<0.05).结论 Hhcy可致慢性应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加重神经递质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吴旭明;过红明;高琳;狄荣科;吴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选取二个不同浓度组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台盼兰染色细胞死亡计数、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等.结果 依据MTT实验结果,选取氯丙咪嗪57μmol/L和28.5 μmol/L两个浓度进行台盼兰染色、细胞形态学、细胞凋亡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验.结果证实,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丙咪嗪具有明显的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功能,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胶质瘤化疗的备选药物.

    作者:许慧中;向定朝;杨伟现;王存祖;欧阳琦;贺震民;孙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CT脑灌注成像技术随着现代多排螺旋CT的出现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常规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筛选,并用来鉴别梗死灶和缺血半暗带.同时CT脑灌注成像技术还用来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是否存在脑血管痉挛,以及评价颈动脉狭窄后血管的储备情况.另外,CT脑灌注成像技术还被用作评价脑外伤后的脑血流灌注情况和测量脑肿瘤表面血管的通透性.

    作者:徐裕;冯东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丙戊酸联合碳酸锂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丙戊酸联合碳酸锂(MPTP)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后均分为五组,分别予以丙戊酸联合碳酸锂(A组)、碳酸锂(B组)、丙戊酸(C组)和生理盐水(D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D相关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HPLC-ECD)检测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E组,12只)比较,D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明显下降.A、B、C组纹状体TH表达较D、E组明显增多,尤其A组明显;A组DOPAC含量较D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丙戊酸联合碳酸锂对MPTP诱导的PD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小平;李学忠;陈晓鹏;赵坤;彭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98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下呼吸道感染SMA的耐药性以及临床特点,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侵人性诊疗操作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为SMA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占76.5%、100%和82.6%.98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近5年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88.9%-100%)、头孢哌酮/舒巴坦(59.3%-77.8%)、左氧氟沙星(52.4%-6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2.5%-100%.结论 SMA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巧珍;胡晓蕴;吴文英;钱雄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 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膜下积液的部位多变,额颞顶部多见.积液不导致患者原有意识恶化或出现新增神经病学症状,且终均能消退;有明显占位效应的积液在消退时患者常发展为严重脑积水.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形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机制,针对积液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有占位效应的硬脑膜下积液常预示严重脑积水的形成.

    作者:官卫;施益民;周建军;杨常春;董博;毛宇敏;秦华平;马涛;王穗暖;杨伊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264例分为两组:A组,136例,共计210个周期,采用口服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B组,128例,共计194个周期,直接用CC+ 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LH、LH/FSH、T、FIns均见下降,但A组各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B组(83% vs.37%)(P<0.05),A组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45% vs.11%)(P<0.05).结论 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更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H/FSH、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房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7例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过程,男3例,女4例,年龄15-74岁.病变部位位于左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2例,中叶2例,右主支气管1例.结果 7例均在我院明确诊断,6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1例通过手术确诊.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临床少见病,该病诊断时需提高警惕,纤支镜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手段,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群;赵欣;黄茂;李梅梅;李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肿瘤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

    肿瘤是由肿瘤细胞和周围间质构成,间质成分包括各种各样的间叶细胞、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外膜细胞以及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炎症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或间质单方面决定,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肿瘤一宿主界面微环境的平衡状态所决定.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关,能产生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促进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的募集的细胞外基质.因此,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并且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作者:董丽华;傅士龙;韩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94例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规律,探索正确的应对措施.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对本地区194例重症HFMD资料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南京地区重症HFMD的发病率为2.55/10万.其中,外来人口HFMD的发病率为3.13/10万,南京本地为2.20/10万.194例重症HFMD患儿中,3岁以下148例,占76.28%,男女比例为1.85∶1;通过对194例的病原学分析表明,肠道病毒71阳性63例(32.47%),COX A16阳性16例(8.25%).结论 HFMD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高发,病程在5d以内发生.应控制感染源,加强HFMD监测,降低重症HFMD病死率.

    作者:张中;李梅;刘志峰;陈倩;胡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VEGFR3在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来源胎盘中的定位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在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ART)来源胎盘的定位.方法 收集ART来源(ART组,10例)和自然妊娠来源(对照组,11例)的单胎足月妊娠分娩的胎盘组织,分析两组流行病学资料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VEGFR3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定位.结果 VEGFR3在两组胎盘组织中均定位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浆.结论 VEGFR3是胎盘组织中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在胎盘组织中定位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浆,在ART组胎盘组织中的定位未见明显变化.

    作者:汤丽莎;张园;赵海君;骆秀翠;高莉;崔毓桂;刘嘉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素对心肺复苏大鼠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肝素对大鼠心肺复苏后24 h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肾上腺素组(A组)、肝素组(H组)和假手术组(C组).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置管,A组和H组建立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窒息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A组给予肾上腺素0.01 mg/kg+生理盐水,H组给予肾上腺素0.01 mg/kg+肝素0.5mg/kg,C组不窒息.麻醉前、复苏后24 h行神经功能损害(ND)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复苏后24 h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Bcl-2、Bax的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H组ND评分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和H组Bcl-2和Bax表达均增加,H组Bcl-2增加更显著,A组Bax增加更显著(P<0.01).结论 肝素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而减轻脑损伤.

    作者:廖红;井蕊;曹译匀;王建珍;孟尽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ET-CT显像中SUVmax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正电子放射经中轴断层(PET)-CT显像中SUVmax在不同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1例NSCLC患者的PET-CT资料.结果 肿瘤的大小与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鳞癌和腺磷癌的SUVmax显著大于其他NSCLC(P<0.01),腺癌SUVmax大于肺泡细胞癌和黏液腺癌(P<0.01和P<0.05).高分化腺癌组SUVmax小于中、低分化腺癌组(P<0.05),而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之间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瘤的大小、不同病理类型与SUVmax值之间相关联.

    作者:张子洲;朱晔涵;章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MV-IgM抗体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应用ECLIA法及ELISA法进行CMV-IgM检测,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5例,ELISA及ECLIA检测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73%和8.81%(P>0.05).与ELISA法比较,ECLIA法的相对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8.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8%.结论 ECLIA法检测CMV-IgM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

    作者:刘立轩;赵纯;张巧娣;邱胜丰;王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麻复合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OPCAB患者循环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B)对非心肺转流冠脉搭桥(OPCAB)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20例拟行OPCAB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单用全麻,B组用全麻复合TEB.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24 h(T2)和48 h(T3)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NT-proBNP浓度;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T0比较,A组于T1-3时点HR和MAP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1-3时点HR和MAP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cTnI和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上胸段TEB可减轻OPCAB患者心肌损害,有助于维持OPCAB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王曙;吉林;钱静;于广东;蔡国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纯多囊卵巢患者两种体外受精超促排卵方案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单纯多囊卵巢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72例接受IVF-ET或ICSI的单纯多囊卵巢患者中,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组28例,应用常规长方案组44例.比较两组病例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各项指标及妊娠结果.结果 两组在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多囊卵巢患者IVF超促排卵时可以选择常规长方案,不必要OC预处理.

    作者:朱静静;王俊霞;孙海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临床分布及药敏特征.方法 收集71例次大肠埃希菌及21例次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入住科室、基础疾病及其药敏结果资料.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 急性白血病是高发基础疾病.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67.6%和42.8%.近3年中,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产ESBLs菌对除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外的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均明显低于非产ESBLs菌(P<0.05).结论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率高,产酶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亚胺培南仍是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佩芳;凌春华;陈延斌;季成;黄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