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生化的影响

吴旭明;过红明;高琳;狄荣科;吴滢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应激, 单胺类神经递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摘要: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高蛋氨酸饮食喂养大鼠制作Hhcy模型(Hhcy组,12只);另选24只大鼠,均分为普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普通饮食喂养;Hhcy组与普食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比较三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以及脑脊液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Hhcy组目的象限停留时间比普食组短(P<0.05);Hhcy组海马5-HIAA含量和脑脊液中BDNF含量均较普食组低(P<0.05).结论 Hhcy可致慢性应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加重神经递质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 (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王丽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薏苡仁酯对高龄恶性肿瘤患者Treg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薏苡仁酯(coixenolide)对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方法 检测30例8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薏苡仁酯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和血IL-2 mRNA变化.结果与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组外周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血IL-2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外周血Treg比例与血IL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921,P<0.01).肿瘤组在薏苡仁酯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Treg、IL-2 mR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薏苡仁酯可能通过下调IL-2分泌和Treg数目解除免疫抑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尹震宇;郭美姿;陈晓琳;黄明敏;杨海燕;陈军浩;吴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取器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两种给药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绝经后取器妇女273例,分为三组,每组91例.A组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B组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服药前后2h禁食;C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三组取器术的效果.结果 A、B组取器顺利者高于C组[A组82例(90.1%),B组80例(87.9%),C组41例(45.1%),P<0.01].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P<0.01),A、B组宫口扩张顺利.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和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均可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朱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68例早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早产产妇(早产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样等量足月产妇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史、产前检查以及孕妇的产科合并症等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组有人工流产史者124例(46.2%),人工流产≥2次者60例(22.4%),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9例(36.9%)和30例(11.2%)(P<0.05).早产组规则产前检查者148例(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例(73.1%)(P<0.05).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多胎、胎位不正等为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注重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作者:邵莉萍;陈友国;杨纪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7例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过程,男3例,女4例,年龄15-74岁.病变部位位于左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2例,中叶2例,右主支气管1例.结果 7例均在我院明确诊断,6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1例通过手术确诊.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临床少见病,该病诊断时需提高警惕,纤支镜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手段,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群;赵欣;黄茂;李梅梅;李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 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膜下积液的部位多变,额颞顶部多见.积液不导致患者原有意识恶化或出现新增神经病学症状,且终均能消退;有明显占位效应的积液在消退时患者常发展为严重脑积水.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形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机制,针对积液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有占位效应的硬脑膜下积液常预示严重脑积水的形成.

    作者:官卫;施益民;周建军;杨常春;董博;毛宇敏;秦华平;马涛;王穗暖;杨伊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致纵隔及广泛皮下气肿一例

    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工作中重要抢救技术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致纵隔及广泛皮下气肿并发症极其罕见,我科近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平;李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6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护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为主要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的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发展,并存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的症状和体征[1].迄今为止,病因仍不十分明了,有研究认为与自身免疫[2]、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神经营养障碍及其氧化损害、生化及病毒感染等有关.患者终因呼吸衰竭致死.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维持有效通气,保证营养支持,加强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对26例ALS患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雪花;庞卫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数字塑形三维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22例

    目的 总结应用数字塑形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在神经外科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间应用该项技术治疗颅骨缺损患者22例临床资料.术前行薄层(3 mm)头颅CT扫描,应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塑形钛网后,行颞肌下颅骨成形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成形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头颅外观塑形满意,颅骨缺损综合征表现有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数字塑形三维钛网对颅骨缺损进行修补,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塑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进;徐义昌;张勇;许兴;施圣晖;尤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咽管瘤34例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颅咽管瘤的手术人路、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34例,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充分认识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合理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爱国;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6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40例,舌咽神经痛3例,面肌痉挛18例.随访5-2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5%,舌咽神经痛手术有效率100%,面肌痉挛患者为94.5%.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9例(15.5%);发生较重并发症1例(1.7%),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因血管压迫导致的相关脑神经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芳卿;王颖毅;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水通道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肿瘤及腹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以CD105标记各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卵巢癌患者腹膜中AQP1、AQP3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者(P<0.05).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卵巢癌患者中,有腹水(尤其是腹水量≥1000 ml)和淋巴结转移者AQP1、AQP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腹水者(P<0.05).AQP3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结论 AQP1、AQP3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腹水形成.腹膜组织上AQP1、AQP3的高表达与肿瘤盆腔扩散和腹水生成有密切关系.

    作者:毛春蓉;仲建新;练云;黄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肉眼下宫颈醋白试验在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醋酸可使细胞脱水、核蛋白可逆性凝固,在宫颈表面涂抹5%的醋酸溶液,上皮摄取醋酸的程度不同,造成宫颈表面颜色色调、强度、亮度改变,上皮醋白改变的程度、持续时间与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核分裂活跃和DNA含量增加的区域显示出显著的颜色变化.

    作者:邓继红;张雯;安红梅;马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选取二个不同浓度组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台盼兰染色细胞死亡计数、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等.结果 依据MTT实验结果,选取氯丙咪嗪57μmol/L和28.5 μmol/L两个浓度进行台盼兰染色、细胞形态学、细胞凋亡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验.结果证实,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丙咪嗪具有明显的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功能,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胶质瘤化疗的备选药物.

    作者:许慧中;向定朝;杨伟现;王存祖;欧阳琦;贺震民;孙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丙戊酸联合碳酸锂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丙戊酸联合碳酸锂(MPTP)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后均分为五组,分别予以丙戊酸联合碳酸锂(A组)、碳酸锂(B组)、丙戊酸(C组)和生理盐水(D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D相关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HPLC-ECD)检测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E组,12只)比较,D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明显下降.A、B、C组纹状体TH表达较D、E组明显增多,尤其A组明显;A组DOPAC含量较D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丙戊酸联合碳酸锂对MPTP诱导的PD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小平;李学忠;陈晓鹏;赵坤;彭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98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下呼吸道感染SMA的耐药性以及临床特点,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侵人性诊疗操作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为SMA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占76.5%、100%和82.6%.98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近5年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88.9%-100%)、头孢哌酮/舒巴坦(59.3%-77.8%)、左氧氟沙星(52.4%-6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2.5%-100%.结论 SMA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巧珍;胡晓蕴;吴文英;钱雄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癫痫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及其在海马组织的表达

    目的 探讨S100B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建立SD大鼠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癫痫组,40只),在痫性发作后6、12、24、72 h和1周,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其结果与正常SD大鼠(对照组,8只)比较.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含量在癫痫发作后6h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海马CA3和齿状回区S100B免疫阳性胶质细胞致痫后24、72 h显著增高.结论 S100B蛋白在癫痫后的海马组织中大量表达,提示S100B蛋白参与了癫痫早期的病理过程;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可作为判断癫痫所致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作者:俸军林;蒋静子;唐永刚;林小慧;李浩;曾爱源;林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ryotop玻璃化冷冻人类卵裂期胚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技术在人类卵裂期胚胎冷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第3天移植后剩余的胚胎进行Cryotop玻璃化冷冻保存,液氮下储存3个月后,根据患者情况复苏胚胎,观察胚胎复苏后的临床妊娠效果.结果 玻璃化冷冻复苏55个周期共172个胚胎,存活144个(83.7%).移植54个周期共133个胚胎,临床妊娠24个周期(44.4%).其中,3例流产(12.5%),5例足月分娩10个正常新生儿,19例继续妊娠.结论 Cryotop玻璃化冷冻法适于人类早期胚胎的冷冻保存,获得了理想的复苏率、妊娠率和种植率.

    作者:苏雁;张军强;李秀玲;王培;赵静;凌秀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素对心肺复苏大鼠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肝素对大鼠心肺复苏后24 h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肾上腺素组(A组)、肝素组(H组)和假手术组(C组).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置管,A组和H组建立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窒息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A组给予肾上腺素0.01 mg/kg+生理盐水,H组给予肾上腺素0.01 mg/kg+肝素0.5mg/kg,C组不窒息.麻醉前、复苏后24 h行神经功能损害(ND)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复苏后24 h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Bcl-2、Bax的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H组ND评分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和H组Bcl-2和Bax表达均增加,H组Bcl-2增加更显著,A组Bax增加更显著(P<0.01).结论 肝素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而减轻脑损伤.

    作者:廖红;井蕊;曹译匀;王建珍;孟尽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94例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规律,探索正确的应对措施.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对本地区194例重症HFMD资料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南京地区重症HFMD的发病率为2.55/10万.其中,外来人口HFMD的发病率为3.13/10万,南京本地为2.20/10万.194例重症HFMD患儿中,3岁以下148例,占76.28%,男女比例为1.85∶1;通过对194例的病原学分析表明,肠道病毒71阳性63例(32.47%),COX A16阳性16例(8.25%).结论 HFMD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高发,病程在5d以内发生.应控制感染源,加强HFMD监测,降低重症HFMD病死率.

    作者:张中;李梅;刘志峰;陈倩;胡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