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震宇;郭美姿;陈晓琳;黄明敏;杨海燕;陈军浩;吴虹
目的 探讨两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单纯多囊卵巢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72例接受IVF-ET或ICSI的单纯多囊卵巢患者中,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组28例,应用常规长方案组44例.比较两组病例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各项指标及妊娠结果.结果 两组在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多囊卵巢患者IVF超促排卵时可以选择常规长方案,不必要OC预处理.
作者:朱静静;王俊霞;孙海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选取二个不同浓度组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台盼兰染色细胞死亡计数、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等.结果 依据MTT实验结果,选取氯丙咪嗪57μmol/L和28.5 μmol/L两个浓度进行台盼兰染色、细胞形态学、细胞凋亡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验.结果证实,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丙咪嗪具有明显的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功能,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胶质瘤化疗的备选药物.
作者:许慧中;向定朝;杨伟现;王存祖;欧阳琦;贺震民;孙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醋酸可使细胞脱水、核蛋白可逆性凝固,在宫颈表面涂抹5%的醋酸溶液,上皮摄取醋酸的程度不同,造成宫颈表面颜色色调、强度、亮度改变,上皮醋白改变的程度、持续时间与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核分裂活跃和DNA含量增加的区域显示出显著的颜色变化.
作者:邓继红;张雯;安红梅;马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当术后发现存在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局部肿瘤大于4 cm或侵犯子宫颈深肌层、病理分化程度差、宫旁切缘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需配合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王建霞;甘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应用ECLIA法及ELISA法进行CMV-IgM检测,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5例,ELISA及ECLIA检测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73%和8.81%(P>0.05).与ELISA法比较,ECLIA法的相对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8.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8%.结论 ECLIA法检测CMV-IgM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
作者:刘立轩;赵纯;张巧娣;邱胜丰;王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I-R对照组(B组)、1% DMSO溶剂处理组(C组)、紫杉醇8 μg/kg组(D组,缺血前30 min脑室注射),每组各10只.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而D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紫杉醇可能对脑I-R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齐素华;巩娟娟;倪小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正电子放射经中轴断层(PET)-CT显像中SUVmax在不同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1例NSCLC患者的PET-CT资料.结果 肿瘤的大小与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鳞癌和腺磷癌的SUVmax显著大于其他NSCLC(P<0.01),腺癌SUVmax大于肺泡细胞癌和黏液腺癌(P<0.01和P<0.05).高分化腺癌组SUVmax小于中、低分化腺癌组(P<0.05),而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之间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瘤的大小、不同病理类型与SUVmax值之间相关联.
作者:张子洲;朱晔涵;章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在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ART)来源胎盘的定位.方法 收集ART来源(ART组,10例)和自然妊娠来源(对照组,11例)的单胎足月妊娠分娩的胎盘组织,分析两组流行病学资料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VEGFR3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定位.结果 VEGFR3在两组胎盘组织中均定位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浆.结论 VEGFR3是胎盘组织中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在胎盘组织中定位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浆,在ART组胎盘组织中的定位未见明显变化.
作者:汤丽莎;张园;赵海君;骆秀翠;高莉;崔毓桂;刘嘉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子宫肌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术、冷冻及激素治疗.因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创伤小、疗效佳、可保留生育功能,易被患者接受.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忠明;王祁;陈文华;张敏;王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10年12月产前检查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中,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4.9±2.8)次.年龄、居住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高危妊娠级别、高危因素种类是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据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质量.
作者:黄海燕;徐旭娟;张凤;沈毅;沈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两种给药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绝经后取器妇女273例,分为三组,每组91例.A组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B组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服药前后2h禁食;C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三组取器术的效果.结果 A、B组取器顺利者高于C组[A组82例(90.1%),B组80例(87.9%),C组41例(45.1%),P<0.01].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P<0.01),A、B组宫口扩张顺利.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和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均可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朱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肿瘤是由肿瘤细胞和周围间质构成,间质成分包括各种各样的间叶细胞、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外膜细胞以及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炎症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或间质单方面决定,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肿瘤一宿主界面微环境的平衡状态所决定.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关,能产生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促进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的募集的细胞外基质.因此,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并且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作者:董丽华;傅士龙;韩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为主要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的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发展,并存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的症状和体征[1].迄今为止,病因仍不十分明了,有研究认为与自身免疫[2]、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神经营养障碍及其氧化损害、生化及病毒感染等有关.患者终因呼吸衰竭致死.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维持有效通气,保证营养支持,加强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对26例ALS患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雪花;庞卫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过程,男3例,女4例,年龄15-74岁.病变部位位于左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2例,中叶2例,右主支气管1例.结果 7例均在我院明确诊断,6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1例通过手术确诊.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临床少见病,该病诊断时需提高警惕,纤支镜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手段,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群;赵欣;黄茂;李梅梅;李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早产产妇(早产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样等量足月产妇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史、产前检查以及孕妇的产科合并症等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组有人工流产史者124例(46.2%),人工流产≥2次者60例(22.4%),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9例(36.9%)和30例(11.2%)(P<0.05).早产组规则产前检查者148例(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例(73.1%)(P<0.05).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多胎、胎位不正等为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注重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作者:邵莉萍;陈友国;杨纪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58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NSCLC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6例(44.8%),明显多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0例(17.2%)(P<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在N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勇;陈静瑜;郑明峰;叶书高;虞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下改良全子宫切除术(MLH)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分析30例行MLH的特点、子宫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并与同期3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子宫大小分别相当于妊娠(10.4±0.7)周和(12.3±0.8)周;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4.6±32.5) ml和(85.5±40.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10.5±14.2)min和(92.5±1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4d和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LH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但要求手术者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作者:钱如云;公真;徐文娟;万贵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联合碳酸锂(MPTP)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后均分为五组,分别予以丙戊酸联合碳酸锂(A组)、碳酸锂(B组)、丙戊酸(C组)和生理盐水(D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D相关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HPLC-ECD)检测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E组,12只)比较,D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明显下降.A、B、C组纹状体TH表达较D、E组明显增多,尤其A组明显;A组DOPAC含量较D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丙戊酸联合碳酸锂对MPTP诱导的PD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小平;李学忠;陈晓鹏;赵坤;彭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肿瘤及腹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以CD105标记各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卵巢癌患者腹膜中AQP1、AQP3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者(P<0.05).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卵巢癌患者中,有腹水(尤其是腹水量≥1000 ml)和淋巴结转移者AQP1、AQP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腹水者(P<0.05).AQP3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结论 AQP1、AQP3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腹水形成.腹膜组织上AQP1、AQP3的高表达与肿瘤盆腔扩散和腹水生成有密切关系.
作者:毛春蓉;仲建新;练云;黄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13%-25%,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复杂,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随着对SCLC肿瘤细胞内关键分子变化等的研究进展及多种新生物制剂的不断出现,靶向治疗有可能提高SCLC的疗效.沙利度胺在20世纪50年代曾作为镇静剂、止吐药使用,但因其具有致畸作用而停用.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实,沙利度胺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发的血管生成作用,目前国外已有多项临床研究沙利度胺治疗SCLC的有效性[1-3],而国内研究较少.现将我院2007年4月-2011年1月应用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SCLC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季祥;鲁光平;潘骥群;于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