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齐素华;巩娟娟;倪小宇

关键词:紫杉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摘要: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I-R对照组(B组)、1% DMSO溶剂处理组(C组)、紫杉醇8 μg/kg组(D组,缺血前30 min脑室注射),每组各10只.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而D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紫杉醇可能对脑I-R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活性密切相关.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复合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OPCAB患者循环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B)对非心肺转流冠脉搭桥(OPCAB)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20例拟行OPCAB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单用全麻,B组用全麻复合TEB.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24 h(T2)和48 h(T3)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NT-proBNP浓度;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T0比较,A组于T1-3时点HR和MAP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1-3时点HR和MAP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cTnI和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上胸段TEB可减轻OPCAB患者心肌损害,有助于维持OPCAB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王曙;吉林;钱静;于广东;蔡国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201例患者共297枚乳腺肿块采用B超引导下的麦默通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01例共297枚乳腺肿块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5-50 min,切口长度约3mm,术中出血6例(3%),血肿2例(1%),3-6个月随访时均完全恢复.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特别是在多发性或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切除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周茜;谢晖;刘小丰;陆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MV-IgM抗体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应用ECLIA法及ELISA法进行CMV-IgM检测,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5例,ELISA及ECLIA检测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73%和8.81%(P>0.05).与ELISA法比较,ECLIA法的相对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8.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8%.结论 ECLIA法检测CMV-IgM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

    作者:刘立轩;赵纯;张巧娣;邱胜丰;王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纯多囊卵巢患者两种体外受精超促排卵方案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单纯多囊卵巢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72例接受IVF-ET或ICSI的单纯多囊卵巢患者中,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组28例,应用常规长方案组44例.比较两组病例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各项指标及妊娠结果.结果 两组在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多囊卵巢患者IVF超促排卵时可以选择常规长方案,不必要OC预处理.

    作者:朱静静;王俊霞;孙海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13%-25%,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复杂,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随着对SCLC肿瘤细胞内关键分子变化等的研究进展及多种新生物制剂的不断出现,靶向治疗有可能提高SCLC的疗效.沙利度胺在20世纪50年代曾作为镇静剂、止吐药使用,但因其具有致畸作用而停用.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实,沙利度胺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发的血管生成作用,目前国外已有多项临床研究沙利度胺治疗SCLC的有效性[1-3],而国内研究较少.现将我院2007年4月-2011年1月应用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SCLC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季祥;鲁光平;潘骥群;于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I-R对照组(B组)、1% DMSO溶剂处理组(C组)、紫杉醇8 μg/kg组(D组,缺血前30 min脑室注射),每组各10只.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而D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紫杉醇可能对脑I-R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齐素华;巩娟娟;倪小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58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NSCLC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6例(44.8%),明显多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0例(17.2%)(P<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在N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勇;陈静瑜;郑明峰;叶书高;虞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素对心肺复苏大鼠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肝素对大鼠心肺复苏后24 h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肾上腺素组(A组)、肝素组(H组)和假手术组(C组).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置管,A组和H组建立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窒息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A组给予肾上腺素0.01 mg/kg+生理盐水,H组给予肾上腺素0.01 mg/kg+肝素0.5mg/kg,C组不窒息.麻醉前、复苏后24 h行神经功能损害(ND)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复苏后24 h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Bcl-2、Bax的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H组ND评分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和H组Bcl-2和Bax表达均增加,H组Bcl-2增加更显著,A组Bax增加更显著(P<0.01).结论 肝素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而减轻脑损伤.

    作者:廖红;井蕊;曹译匀;王建珍;孟尽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2例分析

    子宫肌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术、冷冻及激素治疗.因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创伤小、疗效佳、可保留生育功能,易被患者接受.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忠明;王祁;陈文华;张敏;王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6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护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为主要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的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发展,并存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的症状和体征[1].迄今为止,病因仍不十分明了,有研究认为与自身免疫[2]、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神经营养障碍及其氧化损害、生化及病毒感染等有关.患者终因呼吸衰竭致死.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维持有效通气,保证营养支持,加强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对26例ALS患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雪花;庞卫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264例分为两组:A组,136例,共计210个周期,采用口服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B组,128例,共计194个周期,直接用CC+ 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LH、LH/FSH、T、FIns均见下降,但A组各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B组(83% vs.37%)(P<0.05),A组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45% vs.11%)(P<0.05).结论 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更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H/FSH、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房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 (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王丽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必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第4、8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率、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4天,实验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第8天,实验组HLA-DR、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天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能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

    作者:卞晓星;朱国;袁雪松;魏文峰;陈红春;刘平;张敬;邹静蓉;何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手术患者应激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麻醉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腹腔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异氟烷吸入全身麻醉;B组采用异氟烷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30 min (T0)、手术90 min(T1)、术后60 min(T2)及术后第1天(T3)、2天(T4)测定血糖(B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及磷酸果糖激酶(PFK)、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 与T0比较,T1-T3两组BG均显著升高(P<0.01);T3时A组BG显著高于B组(P<0.05).与T0比较,A组T3时,MDA与GSH浓度显著升高(P<0.05),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G-6PD和AR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B组的变化趋势虽与A组相似,但与T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异氟烷全麻比较,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手术创伤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解成兰;潘寅兵;王灿琴;王忠云;钱燕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et-7a靶向调节周期素D2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目的 探讨let-7a通过靶向调控周期素D2 (cyclin D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中转染入化学合成的let-7a模拟物上调let-7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et-7a与周期素D2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转染let-7a后周期素D2的表达情况,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et-7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胶质瘤细胞中周期素D2是let-7a的靶基因,过表达的let-7a可下调周期素D2表达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结论 let-7a可通过靶向调控周期素D2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王希瑞;王颖毅;曹垒;王协锋;孙关;刘宁;尤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颈癌根治术30例临床分析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当术后发现存在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局部肿瘤大于4 cm或侵犯子宫颈深肌层、病理分化程度差、宫旁切缘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需配合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王建霞;甘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子宫内膜细胞的纯化、培养方法的改进及细胞保存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周期的人子宫内膜细胞的纯化、培养方法的改进及细胞保存方法.方法 将16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其中增生期和分泌期各8例)采用0.1%胶原酶消化及二次消化,100目及400目滤网分离,腺上皮细胞根据不同月经周期差时贴壁法提纯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0.4 μm孔径的共培小室与间质上皮细胞共培养.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细胞染色鉴定细胞纯度.P1代间质上皮细胞冻存3个月后复苏.结果 15例分离、培养成功.间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纯度均可达95%以上.共培养推迟了腺上皮细胞自发凋亡时间,间质细胞在体外可稳定传代且冻存复苏不影响其活力及纯度.结论 采用胶原酶二次消化法和不同的时间段选择性贴壁法可高效率、高纯度的分离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间质上皮细胞可进行冻存复苏.

    作者:杨晓清;张沐;唐小军;张玉泉;杨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6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40例,舌咽神经痛3例,面肌痉挛18例.随访5-2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5%,舌咽神经痛手术有效率100%,面肌痉挛患者为94.5%.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9例(15.5%);发生较重并发症1例(1.7%),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因血管压迫导致的相关脑神经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芳卿;王颖毅;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10年12月产前检查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中,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4.9±2.8)次.年龄、居住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高危妊娠级别、高危因素种类是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据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质量.

    作者:黄海燕;徐旭娟;张凤;沈毅;沈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肉眼下宫颈醋白试验在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醋酸可使细胞脱水、核蛋白可逆性凝固,在宫颈表面涂抹5%的醋酸溶液,上皮摄取醋酸的程度不同,造成宫颈表面颜色色调、强度、亮度改变,上皮醋白改变的程度、持续时间与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核分裂活跃和DNA含量增加的区域显示出显著的颜色变化.

    作者:邓继红;张雯;安红梅;马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