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梅芳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早产产妇(早产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样等量足月产妇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史、产前检查以及孕妇的产科合并症等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组有人工流产史者124例(46.2%),人工流产≥2次者60例(22.4%),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9例(36.9%)和30例(11.2%)(P<0.05).早产组规则产前检查者148例(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例(73.1%)(P<0.05).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多胎、胎位不正等为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注重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作者:邵莉萍;陈友国;杨纪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选取二个不同浓度组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台盼兰染色细胞死亡计数、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等.结果 依据MTT实验结果,选取氯丙咪嗪57μmol/L和28.5 μmol/L两个浓度进行台盼兰染色、细胞形态学、细胞凋亡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验.结果证实,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丙咪嗪具有明显的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功能,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胶质瘤化疗的备选药物.
作者:许慧中;向定朝;杨伟现;王存祖;欧阳琦;贺震民;孙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肿瘤及腹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以CD105标记各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卵巢癌患者腹膜中AQP1、AQP3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者(P<0.05).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卵巢癌患者中,有腹水(尤其是腹水量≥1000 ml)和淋巴结转移者AQP1、AQP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腹水者(P<0.05).AQP3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结论 AQP1、AQP3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腹水形成.腹膜组织上AQP1、AQP3的高表达与肿瘤盆腔扩散和腹水生成有密切关系.
作者:毛春蓉;仲建新;练云;黄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两种给药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绝经后取器妇女273例,分为三组,每组91例.A组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B组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服药前后2h禁食;C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三组取器术的效果.结果 A、B组取器顺利者高于C组[A组82例(90.1%),B组80例(87.9%),C组41例(45.1%),P<0.01].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P<0.01),A、B组宫口扩张顺利.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和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均可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朱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 (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王丽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下呼吸道感染SMA的耐药性以及临床特点,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侵人性诊疗操作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为SMA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占76.5%、100%和82.6%.98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近5年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88.9%-100%)、头孢哌酮/舒巴坦(59.3%-77.8%)、左氧氟沙星(52.4%-6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2.5%-100%.结论 SMA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巧珍;胡晓蕴;吴文英;钱雄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应用数字塑形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在神经外科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间应用该项技术治疗颅骨缺损患者22例临床资料.术前行薄层(3 mm)头颅CT扫描,应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塑形钛网后,行颞肌下颅骨成形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成形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头颅外观塑形满意,颅骨缺损综合征表现有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数字塑形三维钛网对颅骨缺损进行修补,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塑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进;徐义昌;张勇;许兴;施圣晖;尤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第4、8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率、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4天,实验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第8天,实验组HLA-DR、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天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能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
作者:卞晓星;朱国;袁雪松;魏文峰;陈红春;刘平;张敬;邹静蓉;何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6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40例,舌咽神经痛3例,面肌痉挛18例.随访5-2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5%,舌咽神经痛手术有效率100%,面肌痉挛患者为94.5%.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9例(15.5%);发生较重并发症1例(1.7%),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因血管压迫导致的相关脑神经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芳卿;王颖毅;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麻醉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腹腔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异氟烷吸入全身麻醉;B组采用异氟烷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30 min (T0)、手术90 min(T1)、术后60 min(T2)及术后第1天(T3)、2天(T4)测定血糖(B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及磷酸果糖激酶(PFK)、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 与T0比较,T1-T3两组BG均显著升高(P<0.01);T3时A组BG显著高于B组(P<0.05).与T0比较,A组T3时,MDA与GSH浓度显著升高(P<0.05),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G-6PD和AR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B组的变化趋势虽与A组相似,但与T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异氟烷全麻比较,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手术创伤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解成兰;潘寅兵;王灿琴;王忠云;钱燕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let-7a通过靶向调控周期素D2 (cyclin D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中转染入化学合成的let-7a模拟物上调let-7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et-7a与周期素D2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转染let-7a后周期素D2的表达情况,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et-7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胶质瘤细胞中周期素D2是let-7a的靶基因,过表达的let-7a可下调周期素D2表达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结论 let-7a可通过靶向调控周期素D2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王希瑞;王颖毅;曹垒;王协锋;孙关;刘宁;尤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100B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建立SD大鼠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癫痫组,40只),在痫性发作后6、12、24、72 h和1周,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其结果与正常SD大鼠(对照组,8只)比较.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含量在癫痫发作后6h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海马CA3和齿状回区S100B免疫阳性胶质细胞致痫后24、72 h显著增高.结论 S100B蛋白在癫痫后的海马组织中大量表达,提示S100B蛋白参与了癫痫早期的病理过程;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可作为判断癫痫所致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作者:俸军林;蒋静子;唐永刚;林小慧;李浩;曾爱源;林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颅咽管瘤的手术人路、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34例,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充分认识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合理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爱国;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Endoglin(Eng)在孕妇血清中的水平和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胎儿生长受限( FGR)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剖宫产分娩的FGR孕妇30例作为FGR组,同期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孕妇血清中Ang-2、可溶性Endoglin(sEng)的水平;采用SP检测胎盘组织中Ang-2、Eng的表达.结果 (1)FGR组血清Ang-2为(8.86±0.43)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1±0.25) ng/ml(P<0.01);FGR组sEng为(4.63±0.09)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7±0.09) ng/ml(P<0.01).FGR组胎盘组织Ang-2的表达为118.17±1.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1.64±1.64(P<0.01);FGR组胎盘组织Eng的表达为106.04±1.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64±1.26(P<0.01).(2)FGR组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与孕妇血清Ang-2水平呈正相关(r=0.93,P<0.01);FGR组胎盘组织中Eng的表达与孕妇血清中sEng水平呈正相关(r=0.88,P<0.01);FGR组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与Eng的表达无相关性;FGR组孕妇血清Ang-2水平与sEng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Ang-2水平和胎盘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血清sEng和胎盘组织Eng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FGR的发病过程.
作者:管秀娟;程国梅;陶贝贝;崔世红;杨健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当术后发现存在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局部肿瘤大于4 cm或侵犯子宫颈深肌层、病理分化程度差、宫旁切缘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需配合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王建霞;甘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肿瘤是由肿瘤细胞和周围间质构成,间质成分包括各种各样的间叶细胞、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外膜细胞以及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炎症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或间质单方面决定,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肿瘤一宿主界面微环境的平衡状态所决定.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关,能产生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促进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的募集的细胞外基质.因此,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并且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作者:董丽华;傅士龙;韩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 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膜下积液的部位多变,额颞顶部多见.积液不导致患者原有意识恶化或出现新增神经病学症状,且终均能消退;有明显占位效应的积液在消退时患者常发展为严重脑积水.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形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机制,针对积液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有占位效应的硬脑膜下积液常预示严重脑积水的形成.
作者:官卫;施益民;周建军;杨常春;董博;毛宇敏;秦华平;马涛;王穗暖;杨伊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58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NSCLC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6例(44.8%),明显多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0例(17.2%)(P<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在N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勇;陈静瑜;郑明峰;叶书高;虞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薏苡仁酯(coixenolide)对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方法 检测30例8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薏苡仁酯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和血IL-2 mRNA变化.结果与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组外周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血IL-2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外周血Treg比例与血IL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921,P<0.01).肿瘤组在薏苡仁酯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Treg、IL-2 mR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薏苡仁酯可能通过下调IL-2分泌和Treg数目解除免疫抑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尹震宇;郭美姿;陈晓琳;黄明敏;杨海燕;陈军浩;吴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工作中重要抢救技术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致纵隔及广泛皮下气肿并发症极其罕见,我科近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平;李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