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通道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毛春蓉;仲建新;练云;黄华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 上皮性卵巢癌
摘要: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肿瘤及腹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以CD105标记各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卵巢癌患者腹膜中AQP1、AQP3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者(P<0.05).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卵巢癌患者中,有腹水(尤其是腹水量≥1000 ml)和淋巴结转移者AQP1、AQP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腹水者(P<0.05).AQP3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结论 AQP1、AQP3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腹水形成.腹膜组织上AQP1、AQP3的高表达与肿瘤盆腔扩散和腹水生成有密切关系.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10年12月产前检查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9例高危妊娠孕妇中,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4.9±2.8)次.年龄、居住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高危妊娠级别、高危因素种类是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据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质量.

    作者:黄海燕;徐旭娟;张凤;沈毅;沈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丙咪嗪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根据结果,选取二个不同浓度组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台盼兰染色细胞死亡计数、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等.结果 依据MTT实验结果,选取氯丙咪嗪57μmol/L和28.5 μmol/L两个浓度进行台盼兰染色、细胞形态学、细胞凋亡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验.结果证实,氯丙咪嗪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丙咪嗪具有明显的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功能,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胶质瘤化疗的备选药物.

    作者:许慧中;向定朝;杨伟现;王存祖;欧阳琦;贺震民;孙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子宫内膜细胞的纯化、培养方法的改进及细胞保存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周期的人子宫内膜细胞的纯化、培养方法的改进及细胞保存方法.方法 将16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其中增生期和分泌期各8例)采用0.1%胶原酶消化及二次消化,100目及400目滤网分离,腺上皮细胞根据不同月经周期差时贴壁法提纯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0.4 μm孔径的共培小室与间质上皮细胞共培养.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细胞染色鉴定细胞纯度.P1代间质上皮细胞冻存3个月后复苏.结果 15例分离、培养成功.间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纯度均可达95%以上.共培养推迟了腺上皮细胞自发凋亡时间,间质细胞在体外可稳定传代且冻存复苏不影响其活力及纯度.结论 采用胶原酶二次消化法和不同的时间段选择性贴壁法可高效率、高纯度的分离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间质上皮细胞可进行冻存复苏.

    作者:杨晓清;张沐;唐小军;张玉泉;杨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评估

    目的 评价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 Ⅰ并于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3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及漏诊宫颈浸润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终诊断符合者152例(64.7%),诊断过度者29例(12.3%),诊断不足者46例(19.6%).8例患者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漏诊率为3.4%.结论 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 Ⅰ尚不够可靠,需警惕漏诊.

    作者:申艳;阚延静;李凤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APN连续性排班对儿童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诊疗仪器和新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耐药菌类型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日趋严重[1].我院是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危重患者较多,我们在部分科室试点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及护士分层管理以来,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就我院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的科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王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水通道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肿瘤及腹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以CD105标记各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卵巢癌患者腹膜中AQP1、AQP3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者(P<0.05).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卵巢癌患者中,有腹水(尤其是腹水量≥1000 ml)和淋巴结转移者AQP1、AQP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腹水者(P<0.05).AQP3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结论 AQP1、AQP3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腹水形成.腹膜组织上AQP1、AQP3的高表达与肿瘤盆腔扩散和腹水生成有密切关系.

    作者:毛春蓉;仲建新;练云;黄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264例分为两组:A组,136例,共计210个周期,采用口服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B组,128例,共计194个周期,直接用CC+ 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LH、LH/FSH、T、FIns均见下降,但A组各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B组(83% vs.37%)(P<0.05),A组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45% vs.11%)(P<0.05).结论 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更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H/FSH、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房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癫痫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及其在海马组织的表达

    目的 探讨S100B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建立SD大鼠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癫痫组,40只),在痫性发作后6、12、24、72 h和1周,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其结果与正常SD大鼠(对照组,8只)比较.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含量在癫痫发作后6h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海马CA3和齿状回区S100B免疫阳性胶质细胞致痫后24、72 h显著增高.结论 S100B蛋白在癫痫后的海马组织中大量表达,提示S100B蛋白参与了癫痫早期的病理过程;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水平可作为判断癫痫所致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作者:俸军林;蒋静子;唐永刚;林小慧;李浩;曾爱源;林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ET-CT显像中SUVmax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正电子放射经中轴断层(PET)-CT显像中SUVmax在不同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1例NSCLC患者的PET-CT资料.结果 肿瘤的大小与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鳞癌和腺磷癌的SUVmax显著大于其他NSCLC(P<0.01),腺癌SUVmax大于肺泡细胞癌和黏液腺癌(P<0.01和P<0.05).高分化腺癌组SUVmax小于中、低分化腺癌组(P<0.05),而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之间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瘤的大小、不同病理类型与SUVmax值之间相关联.

    作者:张子洲;朱晔涵;章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 (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王丽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咽管瘤34例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颅咽管瘤的手术人路、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34例,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充分认识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合理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爱国;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生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高蛋氨酸饮食喂养大鼠制作Hhcy模型(Hhcy组,12只);另选24只大鼠,均分为普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普通饮食喂养;Hhcy组与普食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比较三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以及脑脊液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Hhcy组目的象限停留时间比普食组短(P<0.05);Hhcy组海马5-HIAA含量和脑脊液中BDNF含量均较普食组低(P<0.05).结论 Hhcy可致慢性应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加重神经递质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吴旭明;过红明;高琳;狄荣科;吴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临床分布及药敏特征.方法 收集71例次大肠埃希菌及21例次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入住科室、基础疾病及其药敏结果资料.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 急性白血病是高发基础疾病.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67.6%和42.8%.近3年中,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产ESBLs菌对除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外的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均明显低于非产ESBLs菌(P<0.05).结论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率高,产酶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亚胺培南仍是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佩芳;凌春华;陈延斌;季成;黄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薏苡仁酯对高龄恶性肿瘤患者Treg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薏苡仁酯(coixenolide)对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方法 检测30例8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薏苡仁酯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和血IL-2 mRNA变化.结果与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组外周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血IL-2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外周血Treg比例与血IL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921,P<0.01).肿瘤组在薏苡仁酯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Treg、IL-2 mR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薏苡仁酯可能通过下调IL-2分泌和Treg数目解除免疫抑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尹震宇;郭美姿;陈晓琳;黄明敏;杨海燕;陈军浩;吴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必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第4、8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率、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4天,实验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第8天,实验组HLA-DR、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天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能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

    作者:卞晓星;朱国;袁雪松;魏文峰;陈红春;刘平;张敬;邹静蓉;何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13%-25%,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复杂,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随着对SCLC肿瘤细胞内关键分子变化等的研究进展及多种新生物制剂的不断出现,靶向治疗有可能提高SCLC的疗效.沙利度胺在20世纪50年代曾作为镇静剂、止吐药使用,但因其具有致畸作用而停用.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实,沙利度胺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发的血管生成作用,目前国外已有多项临床研究沙利度胺治疗SCLC的有效性[1-3],而国内研究较少.现将我院2007年4月-2011年1月应用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SCLC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季祥;鲁光平;潘骥群;于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取器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两种给药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绝经后取器妇女273例,分为三组,每组91例.A组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B组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服药前后2h禁食;C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三组取器术的效果.结果 A、B组取器顺利者高于C组[A组82例(90.1%),B组80例(87.9%),C组41例(45.1%),P<0.01].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P<0.01),A、B组宫口扩张顺利.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和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均可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朱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2例分析

    子宫肌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术、冷冻及激素治疗.因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创伤小、疗效佳、可保留生育功能,易被患者接受.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忠明;王祁;陈文华;张敏;王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I-R对照组(B组)、1% DMSO溶剂处理组(C组)、紫杉醇8 μg/kg组(D组,缺血前30 min脑室注射),每组各10只.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而D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紫杉醇可能对脑I-R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齐素华;巩娟娟;倪小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6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40例,舌咽神经痛3例,面肌痉挛18例.随访5-2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5%,舌咽神经痛手术有效率100%,面肌痉挛患者为94.5%.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9例(15.5%);发生较重并发症1例(1.7%),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因血管压迫导致的相关脑神经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芳卿;王颖毅;赵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