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杨学义;洪定刚;王效柱;于小中;周建飞;容安;吴沅鸿

关键词:微调手法, 颈性眩晕, 椎动脉, TCD, 磁共振血管成像
摘要: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感兴趣侧椎动脉供血情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若干问题的质疑与反思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发病,各种非手术疗法是该病临床治疗的首选.但目前有关非手术临床治疗存在着较大片面性与随意性.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腓肠肌腱膜瓣修复陈旧性闭合性KuwadaⅣ型跟腱断裂

    闭合性跟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常因就诊较晚、误诊或保守治疗失败导致陈旧性损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科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闭合性、陈旧性Kuwada Ⅳ型跟腱断裂患者9名,共10例.随诊13个月至3年现将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韦旭明;孙振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后交叉韧带替代型与保留型假体在关节置换中的差别

    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作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面对目前种类繁多的假体类型,术者在选择时容易产生困惑.我院在行15例膝关节翻修时分别对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以及后交叉韧带替代型(PS)假体给予观察并总结其特点,现陈述以下.

    作者:尚延春;喻长纯;陈海龙;王战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感兴趣侧椎动脉供血情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作者:杨学义;洪定刚;王效柱;于小中;周建飞;容安;吴沅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加中药熏洗治疗掌指骨骨折

    手外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常为多发掌指骨骨折,以前多采用克氏针固定,固定时间较长,限制了早期功能锻炼.我院于2003年3月~2005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加中药熏洗治疗掌骨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聪祥;林月明;支绍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瘀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8例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本病已有详细记载.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消瘀止痛法治疗此病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育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制撑开复位器与关节镜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运用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撑开复位器闭合复位、关节镜引导穿入股骨髁上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并与切开复位治疗比较.方法:股骨髁上、髁间骨折90例,其中应用撑开复位器闭合复位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钉治疗50例(A组),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钉治疗40例(B组).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按Merchan评分标准:A组:优32例,良12例,可6例,差0例,B组:优14例,良16例,可7例,差3例.两组疗效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自制撑开复位器、闭合复位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短、骨折愈合快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连新;张英泽;潘进社;彭阿钦;王鹏程;吴希瑞;张奉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心悸的观察与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的退行性和风湿性改变在中老年多见,尤其女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老年骨性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此类病人关节疼痛较重,病程较长,导致久病卧床,多合并内科疾病,各脏器功能低下,代偿能力较差.

    作者:李海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人,有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晚5~6年[1],其发病率占到全部骨折的3%~4%[2],占髋部骨折的35.7%[3].

    作者:张惠法;王培民;戴庆生;许建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1 对象和方法设计:病例一对照随访观察.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对象:于2001年3月~2004年8月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患者,选择绝经后妇女及68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共60例.

    作者:杨成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固定方法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笔者近几年来,新法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5例,老年13例,中年37例,儿童15例.其中儿童青枝骨折6例,中年开放性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2例.

    作者:杞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研究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联机检索,获取符合规定标准的CSR针刀治疗临床文献,考评文献的证据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评价对照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针刀治疗CSR的效果.结果:纳入评价76篇文献: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8篇,病例回顾研究文献56篇.文献的证据推荐级别及其频数:B级12、C级8、D级56,证据水平及其频数2a级2,2b级10,4级8,5级56;20篇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学质量等级及频数:诊断标准,13A、7B;纳入标准,5A、15C;排除标准,7A、13C;随机方法,7A、5B、8C;基线情况,9A、11C;随访,1A、19C;疗效标准,6A、13B;统计学方法,9A、11B;样本数估计、随机分配方案隐藏、盲法采用、失访均为20C.针刀治疗CSR的有效率为80%~100%;3个临床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针刀与针刺治疗CSR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优于针刺组;未观察到有神经血管损伤、晕针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CSR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证据推荐级别不高,证据水平较低;研究方法存在缺陷.针刀治疗CSR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但该证据有效性、可信性受到文献的低质量和方法学缺陷的影响.

    作者:刘向前;邓晋丰;林定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孙树椿诊治筋伤特点初探

    孙树椿主任医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陈朝晖;唐东昕;王立恒;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对外伤性骨折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对骨折初期的治疗疗效,并从血液流变学初步探讨桃红四物汤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完全随机临床试验设计,对60例新鲜四肢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桃红四物汤(中药组)和对照组(非中药组)进行治疗,治疗期为2周,在治疗第1 d、7 d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于第1 d、7 d和第14 d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计分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骨折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症状体征计分及其症状体征总计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程度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骨折初期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作用,它从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机化,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加快毛细血管增生等方面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桃红四物汤是治疗骨折初期十分有效的方剂之一.

    作者:冯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随着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步增多.由于老年腰椎退变明显,其病理特点与手术方式有别于青壮年患者.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4年10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继平;何秉辉;杨六中;时超;黄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体会

    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发病较多.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并配合卧硬板床休息、腰椎牵引、药物等,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沈凌;武玉锦;刘垒;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骶管注射、三维正脊配合中药熏蒸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翁浩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益气化瘀补肾通络中药联合抑制剂对椎间盘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通络中药以及联合使用抑制剂Genistein、Calyculin A、Na3Vo4干预后,对自然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自然退变模型,使用益气、化瘀、补肾、通络中药血清,并进一步分别加入上述抑制剂干预后,MTT测定软骨细胞增殖率变化.结果:益气化瘀方含药血清直接作用48 h后,可明显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其它组对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影响;化瘀方则可抑制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剂作用7 d后,继以含药血清作用48 h,益气化瘀方血清均可明显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益气方血清在Genistein加入组可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增殖;化瘀方、补肾方、通络方在抑制剂加入组对退变软骨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析因分析结果表明,益气方与化瘀方有交互作用,在软骨细胞增殖率的调节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益气化瘀方可以促进体外自然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有效拮抗抑制剂对软骨细胞的抑制作用;益气与化瘀二法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效应.单用补肾、通络中药难发挥促软骨细胞增殖及有效拮抗抑制剂的作用.

    作者:石继祥;王拥军;施杞;周泉;李晨光;刘梅;周重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固定牢固,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并对上下关节影响少,且有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1].

    作者:宋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痛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颈痛舒颗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治疗机理和方法.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将合格受试对象60例随机分为颈痛舒颗粒组(观察组)30例,根痛平组(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颈项疼痛,畏寒肢冷,消除肢体麻木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痛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朱继武;姜升平;张继良;卢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