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归芎牵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颜

关键词:归芎牵正汤, 针刺, 周围性面瘫,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归芎牵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结合归芎牵正汤组,各为35例.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针药并用组治愈率88.6%,单纯针刺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并用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次数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针药并用可以缩短患者痊愈时间.结论:中药归芎牵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朱宗元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证用药辨析

    朱宗元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载,治学勤奋,中医理论基础扎实,遵古而不拘经,汇通中西,勇于创新,对许多疑难病的中医药治疗颇有独到见解,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辨治特点.

    作者:宫慧萍;杨会杰;董秋梅;孙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王少峰老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

    北京市老中医王少峰主任医师悬壶济世50余载,王少峰医师早年师从老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王少峰医师学验俱丰,尤对妇科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于北京进修学习期间侍诊于王老左右,现将王老对于妇科的常见疾病子宫肌瘤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宋杰;李晓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浅析柴胡广泛应用之理

    在中医界,柴胡历来受众多医家青昧,甚至因此形成了柴胡派,本文从单味柴胡的功用、小柴胡汤和四逆散的组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典条文以及<内经>有关理论4个方面来探析其广泛应用的缘由.

    作者:张小玉;杨海俊;李涛;杨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强化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降低手术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656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加强手术室内的环境、人员、无菌操作、物品等方面的控制措施,使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有效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高晓云;廖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采血环境霉菌生长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采血环境霉菌生长情况、生长原因与规律,找出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方法:统计2005-2009年每月站内采血室、流动采血车空气和物表霉菌检出情况,探讨采血环境霉菌生长规律.结果:(1)霉菌生长与季节有关:每年4-9月份是采血环境霉菌生长时间,其中7-8月份易滋生霉菌;(2)霉菌生长与采血环境有关:流动采血车较站内采血室容易生长霉菌;(3)霉菌生长与管理有关:加强管理可降低霉菌的检出率,2005-2009年采血环境霉菌生长逐年下降就证明了这点.结论:每年4-9月份,特别是每年7-8月份要加强采血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流动采血车更要加强消毒管理工作;建立采血环境的感染管理体系,加强采血环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可有效控制采血环境的霉菌生长,提高采血环境的质量,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顺清;邓永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减少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6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4例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和宣教.观察组324例在常规护理和宣教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及时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作者:李志红;陈玉莲;涂飞容;苏锦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应用腰麻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目前国内子宫下段剖宫产以硬膜外麻醉为主.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效果是肯定的,它具有手术无痛、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等优点,但仍然存在部份患者因为阻滞不完善,而至术中肌肉紧张,取胎儿时,出头困难等现象.我院应用重比重腰麻实施剖宫产术100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琪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金黄膏外敷治疗老年患者输注脂肪乳剂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脂肪乳注射液系由注射用大豆油经注射用卵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灭菌乳状液体,可经外周静脉单独输注,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临床已广泛用于手术前、后及多种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静脉输注后常出现红肿、变硬、局部疼痛、呈条索状等静脉炎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居多.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采用如意金黄膏加浓茶水外敷,治疗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注脂肪乳剂引起的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珍;郁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郭子光教授验方治疗外感发热84例

    目的:观察郭子光教授验方治疗外感发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郭子光教授经验方煎剂口服,观察两组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为80.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郭子光教授验方治疗外感发热症能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作者:周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6例

    目的:探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6例.结果:用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为97.4%.结论: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见效快、疗程短、不易复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颖萍;李亚敏;殷振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归芎牵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归芎牵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结合归芎牵正汤组,各为35例.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针药并用组治愈率88.6%,单纯针刺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并用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次数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针药并用可以缩短患者痊愈时间.结论:中药归芎牵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朱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康复的影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手术方法将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被疾病或外伤所损坏的股骨头和髋臼.此手术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需切除部分股骨头,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1],因此,我们应特别重视做好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和训练,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包贤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登记本>在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护理教学特点自行设计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登记本>,由各科室教学组长负责及时进行填写和阶段小结,护理部每季度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实施和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及时与教学组长及护生进行沟通.结果:使用该登记本2年来,护生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登记本>有利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丽;罗淑娴;徐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腋臭术后不良创面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腋臭术后不良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腋臭术后出现创面恢复不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局部湿敷,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处理, 观察创面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6-24天,平均(18.6±1.6)天,3月后疤痕宽度(5±1.3)mm;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2-15天,平均为(13.8±1.1)天,3月后疤痕宽度(3±0.8)mm.结论:小切口治疗腋臭术后发生创面恢复不良,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疤痕.

    作者:陈滔;陈志鹏;丁祖烈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严重胸部创伤43例X线平片及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对43例严重胸部创伤病例从临床、X线平片及CT扫描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胸部创伤表现有骨折、肺部损伤及其他合并损伤,以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为常见.X线平片对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优于CT扫描,CT扫描对肺挫伤、肺撕裂伤及膈肌损伤、胸骨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优势,能提高检出率.结论:严重胸部创伤者X线平片检查简单快捷,应为首选的常规检查.而CT敏感性高,能明确非骨骼创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对伤势较重的复合伤者能为临床快速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应尽可能实施急诊CT检查.

    作者:李铮;贺莉;朱大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300例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45例患者,研究其并发症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45例患者中,1例因静脉炎拔管,2例因导管脱出拔管,其它的均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后治愈.结论:PICC为一种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的输液途径,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性,应注意分析其原因,提高置管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下周期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唐冬秀;陈丽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孕引产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引产患者分二组:一组予依沙丫啶羊膜腔后即予米非司酮片50mgBid 口服(共150mg).二组予依沙吖啶引产.结果:一组掉产快,疼痛轻,排出物完整,无宫颈裂伤.结论:两药联合应用于中孕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光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药剂量与四性的相关性

    着重探讨了中药剂量与中药四性的动态关系.中药的属性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是固定的,超出这个剂量范围,中药的属性也会随之有相应的变化.通过一味中药大小剂量两组对某病治疗疗效的分析比较,反向推论此药的四性:认为如果两组都对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并且大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较小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大剂量用药范围的此味药物是热性或寒性,而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如果对中医证候寒热指标大剂量组有效,小剂量组无效,说明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的;如果两组都时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及大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都是热性或寒性的;如果对两组中医寒热证候指标都无变化,说明是平性的.

    作者:王雪芹;王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2-12月将96例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由专门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及跟踪督导.对照组单纯由医生进行服药指导,不进行护理干预.首次就诊时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和病史信息,每次复诊时询问服药情况、药物不良后应、疗效等信息并登记.所有患者于初诊3个月后进行统一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和就诊依从性,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11例,干预组服药依从率87.2%,就诊依从率93.6%,明显优于时照组(67.6%、56.9%).激素治疗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的依从性和药物疗效.

    作者:陈百叶;刘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及各临床分期治疗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08年收治的10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结果:患者完全缓解率为81.9%;其中Ⅰ期和Ⅱ期患者单纯化疗完全缓解率为100%;Ⅱ期和Ⅲ期患者联合化疗及手术治疗完全缓解率为86.1%.结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局部侵润或远处转移能力,即使广泛转移现在也能获得治愈.

    作者:吕岷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