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蔗烷醇对家兔高脂血症模型血脂影响研究

石忠峰;姚光辉;赵金华

关键词:甘蔗烷醇, 家兔高脂血症模型, 血脂, 实验研究
摘要:用外源性胆固醇和高脂饲料(HFD)复制家兔高血脂模型,以造型动物血脂水平的改变作为观察指标,观察甘蔗烷醇对造型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肺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1例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对特殊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根据患者的全程用药监护,分析1例孕妇肺炎并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对该住院患者实行药学监护,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结论:药师通过对该病例所做的全程的药学监护,自己对特殊人群用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干预用药,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佳的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施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脑梗塞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脑梗塞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预防至关重要.本文旨在调查了解脑梗患者健康教育方向的需求,便以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服务,做好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

    作者:李晓华;陈学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培训试用期新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了解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压力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3名处于培训试用期的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较高,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工作量大,可分配时间少;其次是病人护理方面,因缺乏工作经验,担心工作出差错事故;排在第三位的是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如护士社会地位低,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经常倒班等.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采取控制各种压力源、加强培训、提高新护士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等措施,可以降低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维护新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吴少珠;周小香;刘凌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110例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惊厥病因,探讨防治措施,减少患儿死亡率及后遗症.方法:对110例新生儿惊厥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占31.8%),脑炎脑膜炎28例(占25.5%),新生儿脑出血18例(占16.4%),新生儿低血糖9例(占8.2%),新生儿低钙血症8例(占7.3%),居新生儿病因前5位.在引起惊厥的致病因素中,生产因素(包括产前、产时因素)占46.4%,后天因素占43.6%,遗传因素占3.6%,原因不明占6.8%.结论:认真做好国产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提高产科质量,对高危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惊厥.

    作者:张攀;杨鹏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四肢骨折几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体会

    骨折具有一般疾病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骨折的治疗主要是解决骨骼为支架、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治疗的应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系统AO技术在四肢骨折治疗的应用作了一定的研究,其在四肢骨折治疗领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兵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62例艾滋病患者的腹部超声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合并腹部病变的超声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AIDS患者合并腹部病变的超声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IDS患者合并腹部病变其超声表现可表现为肝、胆、胰、脾、肾等多脏器和部位的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其中以肝肿大、脾肿大、肝弥漫性变、胆囊炎性变为多发症状.结论:本组显示超声阳性发现与临床征状呈正相关,虽然声像图改变无明确特异性,但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非常有帮助.

    作者:熊秋华;洪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392例便秘患者的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上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价值,应用循证护理探索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至2009年到我院就诊且临床上仅有便秘表现的患者392例,对这些患者的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理能有效地防治便秘,也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找出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龚红卡;公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带蒂肋间肌瓣加固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目的:肺癌新辅助放化疗、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较高,探讨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痿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12月在18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其中右全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8例,右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左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3例,左上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肺叶切除2例.结果:18例肺叶或全肺切除术中预防性采用带蒂肋间肌瓣者全部临床治愈,无术后血胸、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1.4天.术后1月开始行术后辅助化疗3~6周期,术后随访6月以上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肋间肌瓣由于血供丰富,取材方便,创伤小.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预防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尤其用于新辅助治疗后、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或支气管成形术的吻合口的加固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是一种可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华;龚太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提高病历档案质量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在涉及医疗纠纷之时,病历档案是医惠双方维护各自合法权益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凭证.现实案例中也反映出病案管理逐渐成为协调医患关系,解决医疗纠纷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医护业务素质,完善病历质量,促使病案资料规范化.

    作者:侯文娟;HOU Wen-juan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治疗内踝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内踝骨折的病例在踝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结果:12例患者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匡洋;许挺;黎土明;丁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加味当归芍药饮(当归30g、赤芍10g、川芎10g、茯苓15g、白术10g、白附子10g、白芷10g、炒苡仁30g、玉竹12g、天冬10g、壳砂仁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外搽复方维甲酸霜(含3%氢醌、0.1%维甲酸).每日1~2次,总疗程30日.结果:50例黄褐斑患者,痊愈24例,占48%;显效18例,占36%;有效5例,占10%;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94%.结论:内服中药加味当归芍药饮,旨在肝脾肾三脏同治,调和气血.并外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作者:吴燕燕;孙世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肺癌骨转移放疗止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癌骨转移放疗止痛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组织病理学、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确诊的2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行放疗止痛.结果:疼痛缓解情况:CR 63例,PR 146例,NR 17例,有效率91.67%.结论:通过放疗止痛,有救地控制局部疼痛,防止骨折等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作者:赵计明;钱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远红外线热层析系统协助中医诊断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远红外线热层析系统观察人体异常热源从而协助临床中医诊断.方法:运用TMI系统测量,比较异常热源的相对差值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特别是对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病的临床中医诊断有参考价值.结果: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用活血化瘀药及化痰开窍药效果不佳时在TMI指导下用温阳中药起效.结论:通过远红外线热层析系统观察人体异常热源可协助临床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中医诊断.

    作者:付友金;陈肖君;杜少辉;金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初探

    1 前言众所周知,自2002年起,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议组织(GOLD)指定每年的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为世界慢阻肺日并举行纪念活动.2002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但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

    作者:刘晨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肺栓塞20例误诊原因分析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2003年3~11月我院呼吸内科20例曾经误诊为其它疾病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其误诊原因.

    作者:李占延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早可追溯到1808年俄国物理学家Von Ruess首次发现的电泳现象,其理论则可追溯到1897年Kohlrausch首次提出离子迁移方程.1981年,Jotgenson和Lukacs使用75μm ID的熔融石英毛细管进行毛细管区带电泳,以电迁移进样,结合荧光检测,在30kV电压下产生了4×105理论板的空前分离效率,成为毛细管电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

    作者:刘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患者胆囊摘除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对16例自2008年11月~2009年4月收治的老年胆囊切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使术后病人减轻痛苦、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减少医疗费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丽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补肾固冲健脾法治疗先兆流产30例

    目的:探讨补肾固冲健脾法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运用加味寿胎丸(桑寄生、川续断、菟丝子、阿胶、党参、白术、炙甘草、焦艾叶)加减治疗先兆流产30例,结果治愈率80%,总有效率93.3%.提示补肾固冲健脾法,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金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分为血栓通治疗组(20例20只眼)和尿激酶对照组(16例16只眼),平均治疗疗程30d;对2组病人作视力、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和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开始有效日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汤铖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应用与体会

    脉诊是中医学的瑰宝,是中医学对各种疾病有效、基本的检查手段之一,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但脉象概念抽象,不易在短时间内掌握,因此通过脉诊实验课教学,使抽象玄奥的脉象具体、形象,为脉诊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笔者将我校近几年脉诊实验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郁金;苏衍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