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春
目的 探讨输尿管气囊导管辅助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总结输尿管气囊导管辅助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28例,右侧19例,双侧3例.结石总数53枚,结石大小0.6 cm×0.8 cm~1.5 cm×2.0 cm.合并患侧肾积水48例,输尿管狭窄4例,结石伴息肉12例.结果 单次手术成功率为100%(50/50),单次结石粉碎率100%(53/53).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手术时间35.4 min,术后住院3~5 d,平均住院4.1 d.术中无一例结石移位于肾盂,碎石颗粒≤2 mm.术后随访3~4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50/50).结论 输尿管气囊导管显著提高了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赵清松;温端改;侯建全;浦金贤;严春寅;平季根;陈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具有创伤轻,痛苦少,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但对其可能发生的胆道损伤等并发症令人关注[1,2],其主要原因是术中对胆道系统解剖结构的判断失误.术中胆道造影(IOC)能显示整个胆道系统,包括胆道变异、胆道结石及胆道远端的通畅状况.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对158例LC患者行IOC,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澄;鲁德生;隋晋平;田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制股骨远端后髁角测量仪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 设计测量仪并用其测量40根股骨干骨标本的后髁角,然后用CT三维重建的方法再次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结果 仪器测量后髁角右侧为(3.20±1.26)度,左侧为(3.72±1.31)度,平均(3.44±1.29)度(0.7~6.5度).CT测量后髁角右侧为(3.35±1.23)度,左侧为(3.69±1.25)度,平均(3.51±1.24)度(0.6~6.3度).两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 研制的后髁角测量仪准确实用,可进一步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活体后髁角的测量.
作者:王锋;翁文杰;朱斌;张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NHL患者30例,ELISA法检测血清p53含,并与20例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 NHL患者血清p53平均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合并白血病或骨髓浸润者明显高于未浸润者;临床治疗有效者p53平均浓度明显下降;p5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侵犯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NHL患者血清p53表达水平增高,对疾病的临床分期、肿瘤侵犯程度判断有一定价值,有望成为判断NHL预后的新指标.
作者:岑岭;周民;姜乃可;杨建和;陈涛;肖溶;王锡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67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具有药物难治性症状,共完成74枚球扩支架的血管内置入.结果 血管的狭窄率从74.5%(50%~99%)下降到4.8%(0~20%),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27例的血管管径恢复正常,术后症状消失,无神经功能缺损.对18例术后6个月造影复查,有2例山现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长期的临床观察及造影复查是必要的.
作者:孙剑涛;黄玉杰;那世杰;杨咏波;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前列腺绿激光光汽化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40例晚期前列腺癌伴有膀胱出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成激光组和电切组,分别采用绿激光光汽化术和电切术进行姑息性治疗,并同时联合药物去势加雄激素受体阻断的间歇性治疗方案,随访6~96个月.结果 激光组术中术后出血、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均明显低于电切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VR)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与电切术相比,绿激光光汽化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许立军;单玉喜;高洁;薛波新;阳东荣;崔勇;孙传洋;王文炯;陶伟;陈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人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取8例手术切除的人髂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并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对培养的细胞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取二代软骨细胞抽提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人软骨细胞中总RNA以MT1和MT2两种受体引物进行的RT-PCR,产物电泳呈阳性条带;其基因片段长度与MT1和MT2受体引物之间的核酸长度相当.结论 人软骨细胞中存在MT1、MT2两种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证明软骨细胞是褪黑素作用的靶细胞,褪黑素可能通过存在于软骨细胞中的MT1、MT2受体来调节骨骼的生长发育.
作者:孙光权;邱勇;朱泽章;黄爱兵;李海波;刘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异体异位卵巢移植大鼠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变化.方法 24只健康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Ⅰ组,去势作为对照,行双侧卵巢切除;Ⅱ组,新鲜卵巢移植;Ⅲ组,冷冻卵巢移植.观察术前(T0)、术后第1(T1)、2(T2)、3(T3)、4个月(T4)的体温(T)、体重(W)、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且H固醇(LDL-C)、血钙(Ca2+)、总胆固醇(TC)变化.结果 与T0比较,Ⅰ组TG、LDL-C在T4时明显升高,TC在T3时明显降低;Ⅱ组HDL-C在T1、T2均明显升高,Ca2+在T4时明显降低;Ⅲ组TG在T2时明硅降低,LDL-C和Ca2+在T2、T3、T4均有明显升高,TC在T3明显升高.3组大鼠移植后体重均比移植前明显增加.Ⅱ组体温在T1较T0明显升高.结论 冷冻卵巢移植后移植卵巢功能恢复明显,在体内脂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玉红;恽时锋;董敏;周森妹;田小芸;赵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汪实的早、进展期胃癌73例,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AR在胃痛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AR阳性率为39.73%,且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Kaplan-Meier(卡普兰-迈耶曲线)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表达者的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AR表达、肿瘤大小、病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均影响胃癌预后;其中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足评估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AR在一定程度上较早地提示胃癌的预后,它的过度表达提示胃癌预后良好.胃癌AR阳性表达可为其内分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汪泳;钱海鑫;宇汝胜;周晓俊;曹先东;高登辉;刘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A组)和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O)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B组)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53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AO骨折类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伤口并发症情况,对所有病例进行放射学评价和踝关节功能评价(Lowa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24个月.A组病例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肢术后即刻前后成角度数小于B组(P<0.05),两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和Lowa评分优良率相似,骨折愈合时两组放射学评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但开放手术骨折复位的即刻效果优于微创手术.
作者:毛海青;杨惠林;徐耀增;杨炎;唐天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光棒引导插管在高位颈椎伤患者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位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光棒引导插管(LW)组,另选非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F)组,比较两组插管时间、成功率与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结果 LW组在3 min内插管成功率高于BF组(96.7%vs.73.3%)(P<0.05),LW组插管时间短于BF组[(24.8±17.0)s vs.(148.6±64.2)s](P<0.01);LW组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高于BF组(89.7%vs.45.5%)(P<0.01).结论 光棒引导气管内插管是高位颈椎伤患者采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郑友芝;周脉涛;顾成永;仲玉霜;华君;洪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6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及宫外孕患者32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巧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MG132对小鼠急性胰腺炎(AP)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和MG132组,每组又分为3、6、12 h三个亚组,每组5只.AP组和MG132组采用雨蛙肽100 μg/kg腹腔内注射,1次/h,共6次;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MG132组在AP诱导前30 min腹腔注射MG132 10 mg/kg.检测血淀粉酶,免疫组化法分析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AP组比较,MG132各亚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下降,肺组织NF-κB表达明显下调,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MG132对AP相关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化有关.
作者:夏淑晶;许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效果.方法 分析2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1例开腹手术资料比较.结果 与开腹手术比,腔镜组切口短[(6.4±0.6)cm vs.(15.5±2.3)cm,P<0.01],手术时间长[(184.3±41.4)min vs. (168.1±22.4)min,P<0.05],术中出血量略少[(250.5±127.6)ml vs. (282.9±143.1)ml,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快[(86.2±10.1)h vs.(94.2±11.5)h,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12.8±2.5)d vs.(16.2±3.0)d,P<0.01].两切缘距病灶平均距离相当[(5.9±1.4)cm vs. (6.1±1.1)cm,P0.05],但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量少于开腹组[(16.9±2.8)个 vs.(20.1±3.8)个,P<0.01)].腔镜组费用较高[(2.98±0.29)万元vs.(2.66±0.36)万元,P<0.01].两组皆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近期效果;但淋巴结清扫有待于加强,并需降低费用.
作者:孙春雷;陈平康;曹华祥;费伯健;蒋晖;金留根;史峻峰;杨金虎;高其中;杜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1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标记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经流式细胞术测定,对31例MDS患者骨髓的CD117表达及意义进行分析.依据MDS的WHO分型方案、染色体核型以及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MDS患者划分为RA/RARS/RCMD组、RAEB Ⅰ/RAEBⅡ组;染色体良好组、染色体不良组;中危Ⅰ组、中危Ⅱ组、高危组.结果 (1)RAEB Ⅰ/RAEB Ⅱ组CD117表达阳性率及表达荧光强度均较RA/RARS/RCMD组高(P<0.01);(2)染色体不良组CD11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染色体良好组(P<0.05);(3)CD117在高危组、中危Ⅱ组的表达阳性率较中危Ⅰ组高(P<0.05),且CD117在高危组、中危Ⅰ组,中危Ⅱ组与中危Ⅰ组间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D117检测有助于MDS的分型及预后判断.
作者:曾慧;欧阳建;许景艳;周荣富;张启国;杨永公;陈兵;周敏;关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白蛋白微泡破裂促进心肌营养素1(CT-1)基因转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表达的测定.方法 从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克隆CT-1基因,构建其表达载体,与白蛋白微泡混合后,在超声作用下介导CT-1基因转染大鼠MSC,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SC中CT-1表达.结果 可获大鼠CT-1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IRES2-CT-1.体外实验结果示,以脉冲0.75 W/cm2作用30 s转染2次,可以有效地将CT-1基因转染MSC,经转染的MSC可以表达分泌CT-1及报告基因EGFP.结论 超声介导白蛋白微泡破裂可以有效促进CT-1基因转染MSC,该技术可能为临床应用基因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王如兴;李肖蓉;吕海军;吴小庆;张燕;张滨;杨丽华;张学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股骨颈囊内移位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减压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减压组行3枚螺钉固定加关节囊切开减压术;对照组单纯行3枚螺钉固定术.通过X线摄片观察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的发生率.结果 减压组有移位的68例患者中,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10.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9%(24/65)(P<0.05).结论 采用三枚螺钉内固定联合囊内减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能够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沙磊;耿庆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手术中向关节内注射混合镇痛液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毕向关节腔内及伤口注射混合镇痛液(A组)或等量生理盐水(B组).术后采用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24 h内镇痛药的用量.结果 术后3、6、12hA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1).B组术后有23例需口服塞来昔布200mg镇痛,明显多于A组的5例(P<0.01).A组患者未观察到任何与混合镇痛液相关的副反应.结论 膝关节镜术中向关节内注射混合镇痛液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显著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作者:翁文杰;王锋;陈东阳;蒋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6月以萨氏探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患者1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治疗以及康复方案.方法 专业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治疗18例,其中自体髌腱中三分之一重建桥交叉韧带6例,自体股薄肌腱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7例,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4例,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1例.术后经过严格的康复训练.结果 分析受伤原因,训练时受伤者均与训练时损伤和技术失误有关,而比赛受伤者则主要是对手粗暴动作造成.术后均得到1年以上的随访,膝关节松弛度测试仪(KT2000)30磅检杳移位平均2.0,主观感觉良好,术后再断1例,余均恢复正常训练,并基本达到或者超过伤前水平.结论 严格训练纪律和适度劳逸结合可能有助于减少外伤,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并结合严格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专业运动员恢复竞技能力.
作者:陈东阳;蒋青;徐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