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晶;许春芳
目的 探讨构建携带hIG-Ⅰ基因腺病毒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从pcDNA 3.1-hIGF-Ⅰ质粒中克隆出hIGF-Ⅰ基因的编码序列,酶切、连接后,插入腺病毒系统中的穿梭载体pAd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Adshuttle-CMV-hIGF-Ⅰ,将其转化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子pAdeasy-1-IGF-Ⅰ.鉴定后,将pAdeasy-1-IGF-Ⅰ转染人胚肾细胞(Ad293细胞),获得含hIGF-Ⅰ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hIGF-Ⅰ).再鉴定后,Ad293细胞反复感染冻融扩增腺病毒,50%组织培养感染量法(TCID50)检测病毒滴度.将病毒颗粒感染绿猴肾成纤维细胞(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RT-PCR分析hIGF-Ⅰ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hIGF-Ⅰ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出含有hIGF-Ⅰ基因的腺病毒载体rAd-hIGF-Ⅰ,转染COS-7细胞后发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同时RT-PCR扩增出318 bp的目的 条带,Western blot得到7.6kDa大小的同的蛋白,证明了腺病毒载体rAd-hIGF-Ⅰ能成功转染COS-7细胞,hIGF-Ⅰ基因能在其中成功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出含有hIGF-Ⅰ基因的腺病毒载体rAd-hIGF-Ⅰ,并且证实其能对COS-7细胞进行有效转染,为组织工程软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高效的基因载体.
作者:高共鸣;范卫民;刘瑞平;卫积书;马益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出血量的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29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率6.2%.主要原因:宫缩乏力(86.5%),胎盘因素(9.1%),软产道裂伤(3.0%),凝血功能障碍(1.4%).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及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葛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大鼠肠结构及肠屏障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化疗模型组(B组)和rhIL-11治疗化疗模型组(C组),每组10只.B、C两组行5-FU 75 mg/kg腹腔内注射化疗1 d.C组于化疗开始后3 d天注射rhIL-11 600·μg·kg-1·d-1.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天分别称空腹体重,实验后第5天测肠结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肠道通透性.结果 C组体重丢失少于B组,A组体重增加显著多于B、C组(P<0.01).C组的各项肠结构指标均优于B组(P<0.05).C、A组的细菌移位率(10%)低于B组的60%(P<0.05).B组的肠通透性与A、C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hIL-11对化疗大鼠的肠结构和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傅宇;徐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效果.方法 分析2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1例开腹手术资料比较.结果 与开腹手术比,腔镜组切口短[(6.4±0.6)cm vs.(15.5±2.3)cm,P<0.01],手术时间长[(184.3±41.4)min vs. (168.1±22.4)min,P<0.05],术中出血量略少[(250.5±127.6)ml vs. (282.9±143.1)ml,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快[(86.2±10.1)h vs.(94.2±11.5)h,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12.8±2.5)d vs.(16.2±3.0)d,P<0.01].两切缘距病灶平均距离相当[(5.9±1.4)cm vs. (6.1±1.1)cm,P0.05],但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量少于开腹组[(16.9±2.8)个 vs.(20.1±3.8)个,P<0.01)].腔镜组费用较高[(2.98±0.29)万元vs.(2.66±0.36)万元,P<0.01].两组皆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近期效果;但淋巴结清扫有待于加强,并需降低费用.
作者:孙春雷;陈平康;曹华祥;费伯健;蒋晖;金留根;史峻峰;杨金虎;高其中;杜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男,64岁.7年前因车祸致脑外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气管切开,佩带金属气管套管通气.
作者:王幸;顾伟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雌激素类药物对去卵巢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3~5个月龄雌性SD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去卵巢(OVX)组、去卵巢后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组、去卵巢后雷洛昔芬治疗组、去卵巢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去卵巢后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去卵巢后半量戊酸雌二醇+半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去卵巢后半量戊酸雌二醇+全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每组6只,用药3个月.做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逃避潜伏期及运动策略以判断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脑部海马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水平.结果 OVX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所有用药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短于OVX组;且用药组高级运动策略次数明显多于OVX组.大鼠去卵巢后.海马APP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用药组及假手术组APPmRNA表达低于OVX组.结论 雌激素类药物能抵抗去卵巢大鼠认知功能的损害,且可能是通过下调去卵巢大鼠海马APP mRNA表达水平发挥作用的.
作者:朱轶庆;吴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45例患者均于手术前及术后第7天分别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是否有下肢DVT形成.将DVT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把临床可疑因素作为自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有显著差异性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筛选出DVT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DVT45例,发生率31%.高龄、女性、双侧THR、全身麻醉、使用骨水泥等与DVT形成显著相关(P<0.05).其中,性别、肥胖及骨水泥的使用,其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倍数分别增加到10.012、3.086和8.834;保护因素1个,为术前患者血型是O型,术后发生DVT的可能性减少到0.191倍.结论 THR患者术后发生DVT常存在多个危险因素.
作者:温辉林;王友华;顾永强;刘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气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减轻吸烟患者拔管后咳嗽反应的效果.方法 45例长期吸烟患者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手术,按气管套囊注入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注入2%利多卡因5ml(L)组、生理盐水5ml(S)组和空气5mi(A)组,观察并记录术毕气管拔管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拔管后0~5 min L组平均咳嗽(4.1±0.8)次,明显少于S组(8.2±0.9)次和A组(6.2±0.8)次(P<0.05);3组6~10 min平均咳嗽次数分别为(4.6±0.8)、(7.5±0.8)和(6.0±0.6)次(P<0.05).结论 气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可以减轻吸烟患者气管拔管后的咳嗽反应.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树突状细胞(DCs)表型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上皮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生长因子(TGF)-β1蛋白含量.自健康人外周血获取D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加入上述细胞培养上清液后DCs表型CD83、CDS0、CD86、HLA-DR的变化.结果 OCUM-2MD3、BGC-823和HGC-27细胞株的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可检测到VEGF蛋白;IL-10、TGF-β1蛋自在OCUM-2MD3、BGC-823细胞株中有表达,在HGC-27中未见表达.镜下观察细胞具有DCs典型的形态特征,单纯用GM-CSF和IL-4培养的细胞低表达HLA-DR、CD80、CD86和CD83,加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后,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加入细胞培养上清液后,FCM检测不同胃癌细胞组各表型表达均显著降低,而正常胃上皮细胞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刺激,可成功扩增出成熟DCs.胃癌细胞可通过分泌VEGF、IL-10、TGF-β1等抑制DCs成熟,降低其抗原提呈功能,而进行免疫逃逸.
作者:赵增仁;江建军;李勇;张丽静;戴拥军;裴永彬;张学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光棒引导插管在高位颈椎伤患者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位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光棒引导插管(LW)组,另选非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F)组,比较两组插管时间、成功率与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结果 LW组在3 min内插管成功率高于BF组(96.7%vs.73.3%)(P<0.05),LW组插管时间短于BF组[(24.8±17.0)s vs.(148.6±64.2)s](P<0.01);LW组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高于BF组(89.7%vs.45.5%)(P<0.01).结论 光棒引导气管内插管是高位颈椎伤患者采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郑友芝;周脉涛;顾成永;仲玉霜;华君;洪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隧道不同定位方式对前交叉韧带股骨解剖止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0具正常成人膝关节尸体标本,通过两种方法定位股骨隧道入点.第一种通过胫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入点,利用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导向器,分别观察膝关节不同屈曲度数、胫骨定位导向器不同导向度数对股骨隧道入点的定位影响;第二种为经过膝关节前内侧入路利用牛眼定位器直接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结果 通过胫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当胫骨定位导向器50度,膝关节分别屈曲90度和60度时,定位的股骨隧道入点分别位于解剖止点前方(5.5±0.6)mm和(2.9±0.2)mm.当膝关节屈曲90度,胫骨定位导向器分别设置为50度和30度时,股骨隧道入点分别位于解剖止点前方(5.7±0.3)mm和(2.7±0.3)mm.经过膝关节前内侧入路直接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在膝关节屈曲≥90度,紧贴髌韧带的内侧进针,将非常容易确定股骨隧道的入点.而且在进行股骨隧道的扩钻时,不会损伤股骨内侧髁的关节面.结论 通过胫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的人点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且往往位于股骨解剖止点的前方.而通过膝关节前内侧入路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既方便又准确.
作者:瞿淙;王青;刘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肺炎链球菌(SP)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 对入院儿童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抗原、痰细菌培养、PCR检测痰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明确RSV、SP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部分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结果 RSV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19+B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仿;但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对照组低.SP肺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仿;但CD19+B细胞较正常组为高,而NK细胞比对照组为低.两感染组比较,PSV组CD4+Tlymphocyte升高;而SP组B lymphocyte升高.结论 RSV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为主的反应,而SP感染后则产生体液免疫为主的反应.
作者:陈正荣;季伟;王宇清;张爱丽;季正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向骨折或被肿瘤破坏的椎体中注入骨水泥,起到加固椎体,防止因骨质疏松或肿瘤破坏的椎体进一步压缩,达到重塑骨骼强度和迅速缓解疼痛的目的.我科2004年5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例,均采用PVP治疗,缓解疼痛迅速明显,疗效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国内一些研究认为丹参有抑癌作用,其与胃癌的关系报道不多,本研究探索其对胃癌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抑癌机理,进一步研究复方丹参液对顺铂的协同性.
作者:刘月仙;丁永斌;夏建国;陈国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模型,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re)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缺血预处理+后处理(IPre+IPost)组.全面复流120 min后收集肝脏组织和血液标本,检测血清ALT,肝组织ATP、MDA和RCR,做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IPre+IPost组血清ALT、肝组织MDA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IPre+IPost组肝组织ATP、RCR高于其余各组(P<0.05);病理结果:IPre+IPost组肝组织损伤轻于其余各组.结论 IPre和IPost联合应用能更好的保护线粒体,维持组织的能量代谢稳定,从而在再灌注早期更好的减轻肝脏的损伤.
作者:卢思聪;张峰;宋德静;张业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压增高的关系.方法 用多导睡眠图监测仪进行整夜睡眠监测134例OSAHS受试者,同时测量睡前、醒后血压.结果 OSAHS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纽;重度OSAHS患者亦血压高于轻中度组.104例OSAHS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51.9%;其中,轻中度为37.9%,重度为69.6%.OSAHS组醒后血压较睡前血压有增高.15例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经自动调节持续止压通气(Auto-CPAP)治疗1个月后,血压较前明显下降.结论 OSAHS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的病因之一.高血压的发生率和血压增高的程度随着OSAHS病情的加重而增高.经Auto-CPAP治疗1个月后可明显降低血压.
作者:李洁;王翎;顾文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有限渐次法切开硬脑膜结合帽状腱膜松解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PABS)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24例脑肿胀患者:22例半球形脑肿胀(PACHS);2例弥漫性脑肿胀(PADB8).结果 术后6个月评估结果:良好8例(33.3%),中残6例(25.0%),重残3例(12.5%),植物生存2例(8.3%),死亡5例(20.8%).结论 有限渐次法切开硬脑膜结合帽状腱膜松解在脑肿胀的手术中能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和改善预后.
作者:唐志放;蒋云召;陆华;周建宏;陈革;陆爻忠;房文峰;王小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哮喘的病因、治疗与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1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85.8%),15例为其他因素引起的反复咳喘(14.2%).难治性哮喘的病因分别是依从性差(16.5%)、吸入技术不正确(17.6%)、并存的疾病未得到重视和治疗(41.8%),不良环境刺激和过敏原因素(13.2%)、反复呼吸道感染(7.7%),与运动、服用阿斯匹林、情绪低落有关各1例.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后85例(93.4%)患儿得到控制.结论 哮喘并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炎以及依从性差、吸入技术不正确是导致儿童难治性哮喘的主要原因,装修房屋致窜内环境污染、饲养宠物已成为新的元凶.
作者:严永东;盛锦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67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具有药物难治性症状,共完成74枚球扩支架的血管内置入.结果 血管的狭窄率从74.5%(50%~99%)下降到4.8%(0~20%),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27例的血管管径恢复正常,术后症状消失,无神经功能缺损.对18例术后6个月造影复查,有2例山现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长期的临床观察及造影复查是必要的.
作者:孙剑涛;黄玉杰;那世杰;杨咏波;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产生E-选择素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力的影响及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与鉴定兔骨髓源EPCs,用不同浓度TNF-α(1、10、25、50 ng/ml)刺激24 h;50 ng/ml TNF-α刺激细胞0.5 h后用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0.1、1.0、10μmol/L)干预24 h,收集上清;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用化学比色法测定eNOS活力.结果 在TNF-α刺激下EPCs产生E-选择素增加,同时eNOS活力降低(P<0.05),变化的量和TNF-α的浓度呈相关性;加入辛伐他汀后E-选择素明显下降.eNOS活力与辛伐他汀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增大(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于炎症损伤后的EPCs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程铖;杨向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