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酶研究的进展

赵军;朱旋;鲁功成

关键词:核酶, 靶位点, 筛选, 模型
摘要:核酶作为一种特异性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的遗传操作工具,已在基因治疗和后基因组研究领域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人们正致力于提高核酶在体内的活性,以及寻找新的更有价值的核酶结构.本文就在核酶的设计目标剪切位点的选择促进核酶剪切活性的额外因子用体外筛选方法获得新型核酶、在哺乳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以及核酶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介绍.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相关文献
  • MBP基因突变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是一种Ca2+依赖性C型凝集素,由肝脏分泌,可与甘露糖丰富的病原体表面及巨噬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可识别大多数G-和G+细菌及病毒、真菌等,发挥调理素及诱导巨噬细胞的作用,并能激活补体,导致病原体裂解.亦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人MBP基因突变,干扰MBP的二级结构,产生无功能的蛋白质,引起血清MBP水平低下和调理缺陷,减弱细胞吞噬作用.研究表明,MBP基因突变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以及HIV、细菌感染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童福易;马欣;朱传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cl-2家族与结直肠癌

    bcl-2基因家族包括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其表达的蛋白在细胞凋亡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家族蛋白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Bcl-2家族蛋白在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已不少.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进展,对Bcl-2家族蛋白的主要结构、功能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复发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汤礼贵;程若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及在筛选肿瘤标记物中的进展

    本文介绍了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筛选肿瘤标记物中的研究进展.该技术将蛋白质分离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用于检测蛋白质,其优点是便捷、高通量、高灵敏度及分析简单快捷,在筛选肿瘤标记物方面、肿瘤早期诊断和生物工程、工程制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光;王平;高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能够促进肝细胞分裂增殖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它是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重链由N端和4个Kringle区组成.目前,NK1的晶体结构已经解出,在N端有肝素糖蛋白结合区,HGF分子与肝素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对HGF分子二聚化和内吞清除都有重要意义.Kringle区的空间取向对HGF分子与受体结合非常重要,其中K1、K2发挥重要作用,而K3、K4发挥辅助作用.轻链有促进受体酪氨酸磷酸化的作用.

    作者:钱林溪;宋后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TM和ATR:在G2-M期阻滞与凋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ATR和ATM是DNA损伤引起的G2-M期阻滞的主要信号因子,它们通过调节不同的细胞因子在细胞G2-M期阻滞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它们相互作用在诱发细胞凋亡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报道的有关ATR和ATM在G2-M期阻滞与凋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平;周元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27(Kip1)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特异性抑制蛋白P27(Kipl)的基因、蛋白分子特征,P27(Kipl)蛋白的晶体结构及其和周期素、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作用方式,从而对细胞周期产生的负调控作用.以及P27(Kipl)蛋白水平的调节、亚细胞定位,P27(Kipl)与凋亡的关系、临床应用价值等.

    作者:卢瑞南;盛瑞兰;李建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Ⅰ型内含子核酶的研究进展

    核酶具有特异识别和切割靶RNA的特点,从而可以抑制一些特异基因产物的表达,而Ⅰ型内含子核酶,不但具有剪切功能,而且可以进行顺式剪接及反式剪接.随着人们对Ⅰ型内含子核酶的功能结构也有了进一步认识,相继用Ⅰ型内含子核酶对p53突变mRNA及镰形红细胞贫血等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mRNA的修复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熊宇泉;李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一种,其分辨率达到纳米级,能对从原子到分子尺度的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测量,能观察任何活的生命样品及动态过程.本文概述了AFM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在生物医学上对DNA、蛋白质、细胞及生物过程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作者:杜鹃;陈宝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转移相关基因

    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样性,其侵袭转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准确判断哪些肿瘤将发生转移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标记物来协助判断.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一些新基因与前列腺癌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癌由非转移表型向转移表型演进过程中,一些转移促进基因参与了此过程,同时转移抑制基因功能的丢失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者:王元天;孙颖浩;钱松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TGFβ信号通路与肿瘤

    TGFβ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肿瘤发生与进展、细胞外基质形成和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GFβ通过胞膜上的受体和胞内Smads家族向核内传递信号,调控靶基因.肿瘤中的TGFβ信号通路异常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近年来,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综述了恶性肿瘤中的TGFβ信号通路的异常.

    作者:秦建军;周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清道夫受体A在机体防御系统中的作用

    清道夫受体A(SR-A)是清道夫膜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初是作为脂蛋白受体被发现的,可以内吞修饰后的脂蛋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近年研究发现,SR-A还在介导巨噬细胞对内毒素内吞、清除及凋亡细胞的识别、吞噬等机体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田玉恒;徐剑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RNA干扰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是近年被发现的细胞本身固有的对抗外源基因浸害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人们利用这一现象对要研究的基因表达进行阻断,从而形成了RNA干扰技术.RNA干扰具有特异、高效、持久的特点,利用RNA干扰技术对目的基因的阻断过程比基因剔除简便,而且应用范围广泛.但是,RNA干扰技术尚处于完善阶段,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了,RNA干扰的方法学也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作者:王继文;郝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激机体适应的心血管分子基础的相关研究

    心血管系统是多种应激因素作用的首要靶器官,它在应激机体的适应调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应激机体适应的心血管分子基础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细胞内调控网络和多种内源性物质.本文就信号分子、受体、细胞内信息传导因素、相关的应激基因、效应蛋白等以及之间的关系作了综述.

    作者:任崇余;钱令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适体的临床应用

    适体(aptamer)因其与靶分子结合的高亲合力及强特异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对适体功能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要将适体应用于临床治疗必须进一步对适体在动物体内及人体内的活性功能进行研究.本文对已处于动物实验或临床实验阶段的适体进行综述.

    作者:游兴姬;毛积芳;蔡在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TEN研究的新进展

    PTEN/MMAC1/TEP1基因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3区,与多种散发性肿瘤和几种家族性癌易患综合症有关.通过抑制Akt的活性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粘连.本文讨论了PTEN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PTEN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玉岳;崔全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的将提取线粒体DNA的碱变性法、Triton法、改进高盐沉淀法加以比较,以得到方便快速提取线粒体DNA的方法.方法分离Wistar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用3种方法提取线粒体DNA,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线粒体ATPase 8亚基基因PCR扩增产物鉴定所提取的线粒体DNA.结果改进高盐沉淀法线粒体DNA量多,Triton法少.OD260/OD280均在1.78~1.85间.将改进高盐沉淀法提取线粒体DNA用于PCR扩增,测定出了线粒体DNA ATPase 8亚基基因序列.结论改进高盐沉淀法提取线粒体DNA具有操作简单,产量多的优点,该法所提取mtDNA可用于mtDNA测序.

    作者:李伟文;陆松敏;刘建仓;武凡;李萍;柏干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常用病毒载体转染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介导免疫应答和维持免疫耐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转染树突状细胞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和诱导耐受等方面的治疗.但在病毒载体转染树突状细胞过程中,病毒本身常能影响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因此,了解各种病毒载体的特点和对树突状细胞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并选用合适的病毒载体,成为针对DCs进行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燕;沈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及其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它可导致抑癌基因或其它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失活.研究显示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频发事件,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种类的人类肿瘤中,因此,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一个高灵敏度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外周血血清或肿瘤累及器官体液中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将为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姚群峰;周宜开;任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核酶研究的进展

    核酶作为一种特异性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的遗传操作工具,已在基因治疗和后基因组研究领域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人们正致力于提高核酶在体内的活性,以及寻找新的更有价值的核酶结构.本文就在核酶的设计目标剪切位点的选择促进核酶剪切活性的额外因子用体外筛选方法获得新型核酶、在哺乳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以及核酶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介绍.

    作者:赵军;朱旋;鲁功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HBx与宿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HBx是哺乳动物嗜肝性HBV的X读码框所编码的HBV中唯一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病毒蛋白质.这些调控作用包括:激活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基因的转录、调控凋亡、抑制细胞中受损DNA的外切修复反应以及激活细胞中信号转导通路如:MAPK、JAK、STAT的级联反应等;HBx通过这样的多种调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病毒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以及宿主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等过程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者:王兆卿;贺福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