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对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减少起搏器并发症发生、提高起搏器疗效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关注.总结我院安装的永久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期探讨防治并发症的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40例重型肝炎孕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母婴结局.结果 40例孕妇中,晚期妊娠34例,中期妊娠6例.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查HBV感染28例,HEV感染5例,病因不明7例.合并肝性脑病19例(47.5%),肝肾综合征17例(42.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32.5%),产后出血22例(55%).孕产妇死亡18例(45.0%);围生儿死亡15例(48.39%).结论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大多发生于孕晚期,HBV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妊高征、产后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多种并发症的出现、持续胆酶分离、顽固性低血糖和严重凝血障碍是预后凶险的信号.积极的综合治疗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致死的关键原因.我们用微量肝素治疗30例新生儿硬肝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其中,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10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呈良性肿瘤生长特点,电切为其标准治疗方法 ,术后应定期行膀胱镜复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LCRFA)治疗肾癌前后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其临床有效性.方法 对23例(肿瘤大径<4.0 cm)的肾癌患者选择性实施LCRFA治疗,术中于射频消融前后分别取肿瘤组织活检,通过肿瘤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比LCRFA处理肿瘤前后肿瘤细胞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 LCRFA后肿瘤细胞凋亡检测阴性,Bcl-2、VEGF完全不表达,肿瘤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结论 、LCRFA的热损伤可使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肿瘤细胞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细胞的目的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Her-2/neu siRNA表达质粒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40只裸鼠皮下接种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分成4组,每组10只.于形成的肿瘤内分别注射转染试剂FuGene HD与Her-2/neu siRNA表达质粒(A组)或无关非同源性序列质粒(B组)的复合物、转染试剂FuGene HD(C组)及生理盐水(D组),每周给药1次,连用4周.首次给药4周后取出肿瘤,测量肿瘤长短径及重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肿瘤组织中核增殖抗原(Ki67).结果 A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重量均明显低于其它三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A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C组(P<0.01).A组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其它三组(P<0.01).结论 Her-2/neu siRNA表达质粒对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显著促进移植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下咽癌患者50例(A组)和对照组10例(B组)uPAR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下咽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组uPAR表达阳性率68%,明显高于B组的10%(P<0.01).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临床分期、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uPAR蛋白在下咽癌中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下咽癌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院1996~2009年妇产科经腹、经阴道腹腔镜手术中发生泌尿道损伤13例.对其发生部位、原因、处理、预后等几方面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病率为1:18000[1].随着高度敏感放射免疫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B超检查的广泛应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已'显著提高,为择期介入治疗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宫颈妊娠保守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测定β-内啡肽和B型利钠肽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心源性组11例,肺源性组13例,中枢神经组12例)β-内啡肽和B型利钠肽含量.并与1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心源性组B型利钠肽含量为(512.36±189.45)pg/ml,显著高于肺源性组的(78.62±26.41)pg/ml、中枢神经组的(65.57±22.87)pg/ml及对照组的(66.41±19.01)pg/ml(P<0.01).中枢神经组β_内啡肽含量为(187.34±21.31)pg/ml,显著高于心源性组的(72.48±14.36)pg/ml、肺源性组的(63.23±12.87)pg/ml及对照组的(70.52±13.96)pg/ml(P<0.01).肺源性组±内啡肽、B型利钠肽与对照组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内啡肽联合B型利钠肽的测定有助于早期鉴别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外科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患者16例.依据肿瘤类型及骨损害程度.选择不同术式行外科治疗.依据Enccking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行单纯切除术3例,刮除术4例,舌吐除+植骨术5例,刮除+伴水泥填充、刮除+植骨+动力性髁螺钉(DCS)内固定、刮除+植骨+动力髋螺钉(DHS)预防性内固定、扩大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各1例.平均随防24. 4(3-46)个月,Enneking功能评分.除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周为27分、3个月时为29分外.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均达满分.结论 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根据肿瘤类型及损害程度选择台适的术式, 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均良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胃肠外营养(PN)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2周的.PN支持.结果 (1)人体测量及生化检查:PN组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IBW)的百分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及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2)肺功能和血气检查:PN组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及血氧分压(PaO_2)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PN支持可以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羊水过少检出率不断提高,对围产儿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愈来愈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围生儿质量有很大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乳腺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人们对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查越来越重视,尽管超声、CT、MRI等技术发展很快,但乳腺钼靶X线检查因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公认为乳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脂多糖(LPS)腹腔注射Wistar大鼠制备SIRS动物模型,观察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常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肝、肺及肾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参麦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均能明显降低LPS腹腔注射后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减轻肝、肺、肾等器官的损害,使SIRS大鼠48 h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参麦、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发挥抗SIRS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追踪观察13例阴茎海绵体破裂患者,其中,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刀割伤1例;合并尿道损伤5例.13例患者均予手术治疗.结果 13例获得随访11~95个月,术后排尿正常,4周后恢复正常性生活,无疼痛.结论 阴茎海绵体破裂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B超为检查时首选项目.阴茎白膜破裂口定位:阴茎弯曲的凸出侧;阴茎血肿明显处;扪及阴茎白膜的连续性丧失处或缺损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糖应激早期对H9c2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高糖培养H9c2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测定,用Western blot方法 测定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NG)组相比,高糖培养(HG)组H9c2细胞活力改善,凋亡减少,而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和NOS抑制剂L-NAME处理均抑制短期高糖培养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与NG组相比,HG组早期Akt磷酸化水平升高,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在高糖应激早期(24 h内),高糖通过活化P1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H9c2细胞的活力,减少其凋亡.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检测36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A组)和2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B组)及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C组)剖宫产前空腹血及新生儿脐血中血糖、胰岛素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胎盘组织中UC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组新生儿脐血血糖和胰岛素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42±0.202)、(0.908±0.188),显著低于A组的(1. 908±0.283)(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UCP2的低表达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抢救重症患者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准.应提高门诊突发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候诊患者的护理.我院高级专家会诊中心成功抢救了3例候诊中心脏骤停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MGMT、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对42例脑胶质瘤标本中MGMT、erbB2 mRNA进行测定.结果 MGMT和erbB2在脑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和61.9%,两者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MGMT和erbB2在脑胶质瘤中均有较高表达,对合理选择胶质瘤化疗药物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