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咽癌组织中uPA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下咽癌
摘要: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下咽癌患者50例(A组)和对照组10例(B组)uPAR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下咽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组uPAR表达阳性率68%,明显高于B组的10%(P<0.01).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临床分期、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uPAR蛋白在下咽癌中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下咽癌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C组给予正常饮食作为空白对照;A、B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A组在高脂饮食同时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测定.结果 B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均升高(P<0.01);A组肝湿重、肝指数低于B组(P<0.01).B组血糖较C组增加(P<0.05);B组存在脂代谢紊乱,A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B组有程度不同肝细胞脂肪变性;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轻于B组(P<0.01);A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NAFLD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坦索罗辛促进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排石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对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结石排空和石街的影响.方法 80例肾或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行ESWL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每天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共7 d;研究组42例,每日加服坦索罗辛0.4 mg.以治疗满30 d或结石排出为观察终点.观察结石排空率、排空时间、止痛药使用以及石街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结石排空率高于对照组(92.5% vs.81.6%)、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5.8±2.7)d vs.(9.7±3.5)d](P<0.05).研究组需手术干预的石街占11.1%(1/9),而对照组为42.9%(3/7)(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促进肾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后的排出,尤其是大结石,并且有利于石街的自行排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典型川崎病27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KD)是一种以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常见于婴幼儿.目前已经成为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如何早期诊断KD,防治冠状动脉病变是临床医师应重视的问题.现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年收治的不典型KD 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人脑胶质瘤中MGMT、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MGMT、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对42例脑胶质瘤标本中MGMT、erbB2 mRNA进行测定.结果 MGMT和erbB2在脑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和61.9%,两者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MGMT和erbB2在脑胶质瘤中均有较高表达,对合理选择胶质瘤化疗药物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口腔护理液在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 对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胃肠减压禁食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实验方法 进行传统法(采用0.5%聚维酮碘液)和改良法(采用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比较两种方法 对患者舒适度、依从性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改良法13腔护理时患者不舒适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法(20.O%vs.82.9%)(P<0.01);95.7%的患者愿意选择改良口腔护理法.改良法口腔护理时,患者口腔湿润感好(91.4%vs.35.7%),口臭明显少于传统法(10.0% vs.35.7%)(P<0.01).两种方法 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 均能达到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并发症的效果.改良口腔护理法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心理因素与医疗纠纷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纠纷有增加趋势,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笔者结合多年接待医疗纠纷的实践,认为不少医疗纠纷的产生与人们的特殊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如患者因伤病到医院诊治,如治疗效果不满意或患者死亡,家属或社会舆论都不易接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湿疹儿童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南京地区6个月~2岁有轻微湿疹的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婴幼儿的常见食物过敏原.方法 对134例轻微湿疹儿童按月龄分为三组(6~9个月龄、~12个月龄、~24个月龄),分别进行牛奶、鸡蛋、鱼、虾、小麦5种常见食物SPT.结果 轻度湿疹患儿食物皮肤点刺阳性率50.75%,过敏群体中66.18%对多种食物过敏,不同年龄组儿童单种或多种食物点刺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食物过敏原阳性率在不同月龄组均表现为鸡蛋>虾>鱼>牛奶>小麦.结论 湿疹患儿食物过敏阳性率高,早期避免接触食物过敏原有助于减少食物过敏发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浆内脏脂肪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浆内脏脂肪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PCOS患者53例,正常对照(C)组27例.检测空腹血糖(FB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同醇(TC)、血浆内脏脂肪素,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将PCOS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A1)组和非胰岛抵抗(A2)组与C组比较,再将PCOS患者分为肥胖(B1)组和非肥胖(B2)组与C组比较.结果 A1、A2、B1和B2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PCOS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与FIns、IRI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内脏脂肪素在PCOS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和脂代谢异常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肾癌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LCRFA)治疗肾癌前后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其临床有效性.方法 对23例(肿瘤大径<4.0 cm)的肾癌患者选择性实施LCRFA治疗,术中于射频消融前后分别取肿瘤组织活检,通过肿瘤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比LCRFA处理肿瘤前后肿瘤细胞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 LCRFA后肿瘤细胞凋亡检测阴性,Bcl-2、VEGF完全不表达,肿瘤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结论 、LCRFA的热损伤可使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肿瘤细胞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细胞的目的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尿液分析仪联合检测尿液中红、白细胞的比较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采用尿干化学仪联合尿沉渣仪分析尿液,既简便又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其应用价值,收集新鲜晨尿进行干化学仪和尿沉渣仪及人工显微镜镜检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成年人创伤性窒息的救治体会

    长期以来,创伤性窒息上腔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导致的损伤广为重视,而对肺内压力急剧升高引发的肺损伤关注极少.成年人因胸廓弹性差肺顺应性减低,几乎全部伴有肋骨骨折、肺损伤等合并伤,诊断与治疗复杂.我科近1年收治了5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宫颈妊娠患者的护理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病率为1:18000[1].随着高度敏感放射免疫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B超检查的广泛应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已'显著提高,为择期介入治疗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宫颈妊娠保守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一线含铂方案化疗后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使用培美曲塞(500 mg/m~2,d_1)治疗2个周期(21 d×2).治疗前后分别采用QLQ-C30和QLQ-LC13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进行评价,按RECIST标准评判临床疗效.结果 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26例,进展(PD)18例.与治疗前比较,除社会功能外,体格、角色、情感、认知4种功能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乏力、食欲不振2个全身症状及5种疾病相关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LC能显著改善肺癌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绿激光光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前列腺光选择性汽化术(PV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167例,体积100~186(136.1±31.6)ml.手术先行TURP术,再行PVP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78(46±7.9)min,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留置导尿管1.5~2.5 d.126例术后随访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1个月由术前(24.9±2.0)分下降至(12.3±3.1)分(P<0.01),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8.9±2.6)ml/s上升至(19.6±2.2)ml/s(P<0.01).结论 TURP+PVP对大体积BPH是一种安全、有效、恢复快、操作简单的腔内治疗方法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57例60岁以上T2DM患者住院应用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评估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早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后2 h及睡前平均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早餐后2 h及午餐前血糖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1);晚餐前、凌晨3时血糖值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 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合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60岁以上T2DM患者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光动力作用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卟啉衍生物(HPD)加光动力作用(PDT)诱导人胰腺癌细胞PANc_1凋亡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RT-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HPD+PDT实验组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率达(36.40±4.21)%,明显高于单纯HPD或PDT及空白三个对照组(P<0.05),vEG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三个对照组(P<0.05),三个对照组间细胞凋亡、VEGF蛋白和基因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D+PDT可诱导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和抑制VEGF表达,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生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自体血回输在妇科腹腔内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5例腹腔内出血患者实施了自体血回输,其中,异位妊娠输卵管破裂30例,卵巢破裂5例,全部病例经急症手术和病理证实.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伴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均经腹腔穿刺证实腹腔内有游离不凝血.35例患者均采用了自体血回输,回输自体血总量达31 950ml,平均每例(800±227)ml.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手术中回输合格的自体血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避免异体血输入引起的多种疾病传播等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外-斐反应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对恙虫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外-斐反应(WFT)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CIA)对恙虫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 采集恙虫病暴发期间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变形杆菌OX_K、OX_2及OX_(19)抗原进行WFT检测,以CIA测定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抗体,比较两种血清学方法 对恙虫病的实验诊断效能.结果 共有18例恙虫病患者接受了CIA检测,阳性率为100%(18/18);其中9例住院患者同时接受了WFT和CIA检测,抗-OX_K WFT阳性率为44.4%(4/9),CIA阳性率为100%(9/9),(P<0.01).抗-OX_K WFT诊断恙虫病的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4.1%,假阳性率为5.9%,假阴性率为55.6%.所有患者抗OX_2及抗OX_(19).均为阴性.结论 抗-OX_K WFT对恙虫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敏感性较差,假阴性率较高.CIA作为恙虫病血清学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袖带阻断血流对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检测,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在血流介导性扩张(FMD)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对采用袖带阻断肱动脉血流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尽统一,FMD的临床应用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标准化.本研究通过采用血压计不同充气压和保持时间对肱动脉FMD值结果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脑肿胀为主的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体会

    以外伤性脑肿胀为主的重型颅脑外伤具有伤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如何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一直是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我们对2008年收治的42例以外伤性脑肿胀为主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采用保守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