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斐反应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对恙虫病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恙虫病, 外-斐反应, 胶体金免疫色谱法
摘要:目的 比较外-斐反应(WFT)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CIA)对恙虫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 采集恙虫病暴发期间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变形杆菌OX_K、OX_2及OX_(19)抗原进行WFT检测,以CIA测定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抗体,比较两种血清学方法 对恙虫病的实验诊断效能.结果 共有18例恙虫病患者接受了CIA检测,阳性率为100%(18/18);其中9例住院患者同时接受了WFT和CIA检测,抗-OX_K WFT阳性率为44.4%(4/9),CIA阳性率为100%(9/9),(P<0.01).抗-OX_K WFT诊断恙虫病的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4.1%,假阳性率为5.9%,假阴性率为55.6%.所有患者抗OX_2及抗OX_(19).均为阴性.结论 抗-OX_K WFT对恙虫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敏感性较差,假阴性率较高.CIA作为恙虫病血清学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LEEP治疗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及预后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病变阶段,脱落细胞防癌检查可使CIN的检出率大为提高,积极处理CIN可以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乳腺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人们对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查越来越重视,尽管超声、CT、MRI等技术发展很快,但乳腺钼靶X线检查因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公认为乳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 1985年1月~1994年12月及2000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29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A组11例、B组18例,对诊断和误诊状况、脑脊液检查、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有基础疾病或鸽粪接触史者18例占62.1%;A组发病至确诊时间(29.5±18.3)d,长于B组(14.1±8.76)d;29例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均发现隐球菌;A组采用两性霉素B(AmpB)与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4例因不能耐受退出,有效率36.4%,B组1例单用伏立康唑治疗,17例初始6~10周采用.AmpB与5-FC联合治疗,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12周以上,有效率77.8%;29例中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脑水肿脑疝.结论 通过提高对隐脑的认识可降低误诊率;AmpB与5一FC联合治疗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颅高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颅高压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前臂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下腹部双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效果.方法 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形成同蒂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和外侧深度创面.结果 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和外侧深度创面12例,疗效较满意.结论 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血管支较恒定,切取方便,可切取范围较大,可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血供可靠,成功率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例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L_1骨折3例,L_2骨折1例,L_3骨折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和后凸畸形角的矫正及丢失,评估手术疗效情况.结果 随访7~18个月,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均恢复1级或1级以上.术前后凸畸形角为30.5~44.6度,术后即刻为3.5~13.2度(P<0.05).术前CT显示椎管内骨块占椎管容积49%~94%,术后<20%(P<0.05).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压缩40%、66%,术后为97%、99%(P<0.05).植骨完全融合,融合时问为3~5个月.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腰椎三柱不稳定性爆裂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腰椎前凸及椎管容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外-斐反应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对恙虫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外-斐反应(WFT)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CIA)对恙虫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 采集恙虫病暴发期间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变形杆菌OX_K、OX_2及OX_(19)抗原进行WFT检测,以CIA测定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抗体,比较两种血清学方法 对恙虫病的实验诊断效能.结果 共有18例恙虫病患者接受了CIA检测,阳性率为100%(18/18);其中9例住院患者同时接受了WFT和CIA检测,抗-OX_K WFT阳性率为44.4%(4/9),CIA阳性率为100%(9/9),(P<0.01).抗-OX_K WFT诊断恙虫病的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4.1%,假阳性率为5.9%,假阴性率为55.6%.所有患者抗OX_2及抗OX_(19).均为阴性.结论 抗-OX_K WFT对恙虫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敏感性较差,假阴性率较高.CIA作为恙虫病血清学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氨溴索对利福平肺转运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氨溴索对大鼠肺组织利福平浓度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单次静注利福平30 mg/kg;B组先静注氨溴索15 mg/kg,20 min后再静注利福平30 mg/kg.于利福平给药后于30 min、1、2、4 h四个时间点采集肺组织.利福平给药后11个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利福平浓度.比较两组间的血液及肺组织利福平浓度、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利福平给药后1、2、4 h,B组肺组织利福平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35.51±5.33)μg/ml vs.(31.82±4.77)μg/ml、(25.61±4.10)μg/ml vs.(15.21±2.58)μg/ml、(13.62±2.45)μg/ml vs.(6.24±1.18)μg/ml](P<0.01).两组血药浓度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氨溴索与利福平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加肺组织利福平浓度;其作用机制不是通过对利幅平血药浓度及其代谢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致死的关键原因.我们用微量肝素治疗30例新生儿硬肝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基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检测36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A组)和2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B组)及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C组)剖宫产前空腹血及新生儿脐血中血糖、胰岛素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胎盘组织中UC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组新生儿脐血血糖和胰岛素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42±0.202)、(0.908±0.188),显著低于A组的(1. 908±0.283)(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UCP2的低表达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成年人创伤性窒息的救治体会

    长期以来,创伤性窒息上腔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导致的损伤广为重视,而对肺内压力急剧升高引发的肺损伤关注极少.成年人因胸廓弹性差肺顺应性减低,几乎全部伴有肋骨骨折、肺损伤等合并伤,诊断与治疗复杂.我科近1年收治了5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17例肾盂旁囊肿的临床分析

    肾盂旁囊肿是肾脏囊肿病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比较少见.我院于199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17例肾盂旁囊肿,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随着现代外科技术和人工关节材料、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日渐普及.我科2006~2008年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行人工假体置换术,疗效较好,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目的 研究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脂多糖(LPS)腹腔注射Wistar大鼠制备SIRS动物模型,观察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常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肝、肺及肾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参麦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均能明显降低LPS腹腔注射后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减轻肝、肺、肾等器官的损害,使SIRS大鼠48 h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参麦、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发挥抗SIRS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麋鹿角醇提取液改善衰老小鼠免疫功能

    目的 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D-半乳糖(D-gal)诱导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4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G)组和三个D-gal诱导衰老模型(MG、LG、HG)组.在造模同时,LG、HG两组分别给予麋鹿角醇提液2 g/kg和4 g/kg.测定部分免疫相关的血清指标.结果 小鼠经D-gal处理6周后出现衰老体征.MG组血清IgG水平下降,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下降,血清IFN-γ浓度IFN-γ mRNA表达水平下降.HG组小鼠IgG水平、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血清中IL-2和IFN-γ的浓度升高,并增强模型鼠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结论 麋鹿角醇提液能增强D-gal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坦索罗辛促进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排石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对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结石排空和石街的影响.方法 80例肾或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行ESWL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每天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共7 d;研究组42例,每日加服坦索罗辛0.4 mg.以治疗满30 d或结石排出为观察终点.观察结石排空率、排空时间、止痛药使用以及石街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结石排空率高于对照组(92.5% vs.81.6%)、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5.8±2.7)d vs.(9.7±3.5)d](P<0.05).研究组需手术干预的石街占11.1%(1/9),而对照组为42.9%(3/7)(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促进肾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后的排出,尤其是大结石,并且有利于石街的自行排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绿激光光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前列腺光选择性汽化术(PV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167例,体积100~186(136.1±31.6)ml.手术先行TURP术,再行PVP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78(46±7.9)min,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留置导尿管1.5~2.5 d.126例术后随访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1个月由术前(24.9±2.0)分下降至(12.3±3.1)分(P<0.01),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8.9±2.6)ml/s上升至(19.6±2.2)ml/s(P<0.01).结论 TURP+PVP对大体积BPH是一种安全、有效、恢复快、操作简单的腔内治疗方法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浅表性膀胱癌病例资料,经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提示为移行细胞癌.行肿瘤局部切除术2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3例,12例肿瘤较大或疑为T_2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结束后膀胱内立即灌注丝裂霉素40mg;1周后开始每次膀胱灌注丝裂霉素20 mg,每周1次,共6次.术后门诊随访2年.结果 47例完成膀胱灌注并定期检查,手术后3、13个月膀胱内复发各1例.45例无瘤生存,其中的33例无瘤生存超过2年.结论 完全切除肿瘤、尽量减少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及手术后尽早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可以降低肿瘤复发.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延长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延长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初次THA患者143例,摄标准骨盆平片,测量患肢和对侧肢体长度,取得患肢的延长值,并对患髋进行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根据下肢长度的差值(LLD),将患者分成四组:等长组(LLD≤5 mm),A组(5 mm20mm),分析各组间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等长组39例(27.2%),A组77例(53.8%),B组20例(14.0%),C组7例(4.9%).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长组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等长组、A组、B组和c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4.9%、88.3%、60.0%和14.2%.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延长是较普遍的现象,患肢延长超过1 cm对髋关节功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57例60岁以上T2DM患者住院应用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评估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早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后2 h及睡前平均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早餐后2 h及午餐前血糖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1);晚餐前、凌晨3时血糖值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 那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合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60岁以上T2DM患者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改变

    目的 探讨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动改变.方法 应用眼动检测仪对首发(首发组)和慢性(慢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检查,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凝视点数(NEF)值和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值作为探究性眼动观察值,并在三组间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NEF和RS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经8周抗精神病药使用后,慢性组NEF仍低于正常对照组;首发组和慢性组的RSS评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加明显,且更难通过治疗而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