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候诊患者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

关键词:门诊候诊, 重症患者, 心脏骤停, 抢救成功率, 重病患者, 医院, 急救, 会诊中心, 护理体会, 专家, 标准
摘要:抢救重症患者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准.应提高门诊突发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候诊患者的护理.我院高级专家会诊中心成功抢救了3例候诊中心脏骤停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过少10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羊水过少检出率不断提高,对围产儿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愈来愈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围生儿质量有很大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在关节镜下行选择性、有限关节清理术76例,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92膝术前、术后6个月、1、2年进行评分.结果 92膝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44.78±8.79)分,术后6个月、1、2年综合评分分别为(77.08±8.34)分、(76.38±8.74)分和(69.60±10.44)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2年的评分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和1年(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改善功能,2年内疗效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外科的发展,分工细化已成主要趋势,手术室如何适应外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专科手术配合水平及护理操作技能,推动手术室护理科研及学科的发展.我院自2005年12月开始展开了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胃肠外营养(PN)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2周的.PN支持.结果 (1)人体测量及生化检查:PN组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IBW)的百分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及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2)肺功能和血气检查:PN组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及血氧分压(PaO_2)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PN支持可以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自体血回输在妇科腹腔内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5例腹腔内出血患者实施了自体血回输,其中,异位妊娠输卵管破裂30例,卵巢破裂5例,全部病例经急症手术和病理证实.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伴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均经腹腔穿刺证实腹腔内有游离不凝血.35例患者均采用了自体血回输,回输自体血总量达31 950ml,平均每例(800±227)ml.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手术中回输合格的自体血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避免异体血输入引起的多种疾病传播等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点滴并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点滴.治疗48 h后查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心律失常发生率、7 d再梗死率、5周病死率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8 h后,治疗组MDA含量为(3.12±0.14)μmol/L,对照组MDA为(4.12±0.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7 d后再梗死率及5周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相似.结论 依达拉奉可减轻AMI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脑肿胀为主的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体会

    以外伤性脑肿胀为主的重型颅脑外伤具有伤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如何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一直是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我们对2008年收治的42例以外伤性脑肿胀为主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采用保守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乳腺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人们对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查越来越重视,尽管超声、CT、MRI等技术发展很快,但乳腺钼靶X线检查因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公认为乳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典型川崎病27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KD)是一种以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常见于婴幼儿.目前已经成为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如何早期诊断KD,防治冠状动脉病变是临床医师应重视的问题.现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年收治的不典型KD 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脑室内感染的细菌学分析与治疗

    脑室穿刺行脑脊液外引流或脑室一腹腔分流是治疗脑室内出血、脑积水的有效及常用的治疗措施,然而常常面临着手术后感染并发症,脑室内感染是这种感染严重的阶段或状态.我科199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发生脑室内感染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60岁以上类风湿关节炎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63例60岁以后发病的RA患者(A组)和65例中青年发病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急性起病者多(79.4%vs.55.4%,P<0.01),肩和膝等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者多(41.3%vs.13.8%,P<0.05),关节压痛数多(P<0.01),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高(P<0.05),关节功能受影响程度重(P<0.05),并发骨关节炎或干燥综合征者多(P<0.05),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居多(79.2%vs.56.8%,P(0.05).A组R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的敏感性为90.5%.结论 A组患者在发病形式、首发受累关节均与B组不同,且关节症状重于B组,但预后较好,ACCP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喉乳头状瘤的综合治疗

    喉乳头状瘤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因其单纯易复发,目前强调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1].我科近年来采用综合治疗治愈儿童喉乳头状瘤患儿5例,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宫颈妊娠患者的护理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病率为1:18000[1].随着高度敏感放射免疫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B超检查的广泛应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已'显著提高,为择期介入治疗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宫颈妊娠保守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浅表性膀胱癌病例资料,经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提示为移行细胞癌.行肿瘤局部切除术2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3例,12例肿瘤较大或疑为T_2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结束后膀胱内立即灌注丝裂霉素40mg;1周后开始每次膀胱灌注丝裂霉素20 mg,每周1次,共6次.术后门诊随访2年.结果 47例完成膀胱灌注并定期检查,手术后3、13个月膀胱内复发各1例.45例无瘤生存,其中的33例无瘤生存超过2年.结论 完全切除肿瘤、尽量减少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及手术后尽早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可以降低肿瘤复发.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3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分析

    胰腺外伤约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8%~12%,而死亡率为12%~20%,其诊断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与预后明显相关Ⅲ.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结肠代食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结肠代食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术后早期肠内管饲营养既可补充部分营养需要量,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又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正确的护理方法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 1985年1月~1994年12月及2000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29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A组11例、B组18例,对诊断和误诊状况、脑脊液检查、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有基础疾病或鸽粪接触史者18例占62.1%;A组发病至确诊时间(29.5±18.3)d,长于B组(14.1±8.76)d;29例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均发现隐球菌;A组采用两性霉素B(AmpB)与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4例因不能耐受退出,有效率36.4%,B组1例单用伏立康唑治疗,17例初始6~10周采用.AmpB与5-FC联合治疗,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12周以上,有效率77.8%;29例中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脑水肿脑疝.结论 通过提高对隐脑的认识可降低误诊率;AmpB与5一FC联合治疗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颅高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颅高压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糖应激对H9c2细胞凋亡作用

    目的 探讨高糖应激早期对H9c2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高糖培养H9c2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测定,用Western blot方法 测定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NG)组相比,高糖培养(HG)组H9c2细胞活力改善,凋亡减少,而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和NOS抑制剂L-NAME处理均抑制短期高糖培养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与NG组相比,HG组早期Akt磷酸化水平升高,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在高糖应激早期(24 h内),高糖通过活化P1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H9c2细胞的活力,减少其凋亡.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门诊候诊患者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

    抢救重症患者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准.应提高门诊突发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候诊患者的护理.我院高级专家会诊中心成功抢救了3例候诊中心脏骤停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胃代食管术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

    目的 探讨胃代食管术在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胃代食管术治疗的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5例,3例行胃代食管术,2例行胃代食管+胸腔病灶清除术.结果 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胃代食管术术式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可靠方法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