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k5在LPS诱导培养实验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

周荣;丁晓莉;刘良明

关键词:脂多糖, 内皮细胞,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半胱氨酸蛋白酶-3
摘要:目的:探讨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脂多糖(LPS)诱导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腹主动脉EC,经LPS刺激培养不同时间后,ELISA测定cdk5和半氮酶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同时观察cdk5特异性抑制Roscvitine(Ros)对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cdk5蛋白表达.结果:培养的大鼠腹主动脉EC经LPS(10μg/ml)刺激培养4~24h,其caspase-3活性升高,cdk5活性也明显增强(P<0.05或P<0.01),Ros(25~50μM)可显著抑制LPS刺激培养后VEC caspase-3活性(P<0.05).培养的EC胞浆及胞核均有cdk5蛋白表达,LPS刺激培养15~30min,cdk5由胞浆向胞核转位,1~8h胞浆及胞核cdk5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cdk5可能参与LPS致VEC凋亡.
微循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对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认识和治疗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现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多、患病率增长快的国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出,我国糖尿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0%以上)[1].糖尿病具有致残、致死性,且目前不能根治,主要以控制血糖,尽量减少并发症为目的进行治疗.本文从中医中药角度概述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实质及中医药对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治疗.

    作者:喻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检查CIMT后,分为血管病变组及无血管病变组,检测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及CIMT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管病变组的CIMT、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CIMT与全血(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园园;纪易斐;卢学超;魏迎凤;翟林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体子宫微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血液循环系统中介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中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是循环系统的基层结构和功能单位.各种器官的微循环在属性、形态及功能调节方面都具有一般循环系统的共性,但又有所属脏器组织的特殊性.近年来,子宫微循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认为其除了具有与其它器官相同的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外,还具有基于子宫本身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及诸多影响因素.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子宫微循环研究的进展.

    作者:许咏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孕妇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74例糖代谢异常孕妇及66例正常孕妇(NGT组)纳入研究.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将糖代谢异常孕妇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n=26)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GIGT组,n=48).测定三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NGA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比较三组妊娠结局.结果:GDM组FBG、HOMA-IR、FINS、NGAL及TNF-α较GIGT组和NGT组显著升高(P<0.01);GIGT组仅HOMA-IR及NGAL高于NGT组(P<0.05).所有患者血清NGAL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886,P<0.01);GDM组血清NGAL还与FINS、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874,r=0.867,P均<0.01).GDM组妊娠结局较GIGT组和NGT组差.结论:NGAL可能是一个敏感的GDM诊断指标;妊娠糖尿病中的高胰岛素抵抗状态可能是引起NGAL升高的因素.

    作者:王芳;叶丽容;杨丽英;李元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丹参酮ⅡA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手术组(n=52),手术组均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化模型,术后4周,存活的32只成模大鼠中8只留作模型组(Model组),余24只分为TanⅡA低剂量组(L-TanⅡA 组,10mg/Kg/天)、TanⅡA高剂量组(H-TanⅡA组,20mg/Kg/天)及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组(Captopril组,100mg/Kg/天),每组8例.给药4周后,检测5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形态、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心肌组织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ROCK1、TGF-β1和NF-κB p65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与Model组比较,L-TanⅡA和H-TanⅡA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ROCK1、TGF-β1和NF-κB p65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结论:TanⅡA能改善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CK1表达,下调TGF-β1和NF-κB p65水平有关.

    作者:常文静;赵智明;赵凌杰;董晓蕾;蔡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脉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固有免疫的研究进展

    冠脉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痉挛、闭塞的冠脉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溶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等治疗措施使心外膜冠脉和梗死相关动脉充分开放,血流得到恢复后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进而加速细胞凋亡和坏死,使缺血心肌得不到有效血流灌注(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Ⅲ级以下),从而导致心肌微循环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事件在冠脉I/RI患者中的发生率较多[1],严重影响预后.因此,积极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回顾再灌注历史,过去20年基本上是心外膜冠脉再灌注的20年,相信未来的10年将是微循环灌注的10年,而I/RI心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肌达到佳灌注的后一道屏障[2].

    作者:龙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分布特征

    目的:观察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检出率和分布特征.方法:采用ELISA检测1 970例T2DM患者的GAD-Ab总检出率及GAD-Ab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中的分布情况;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GAD-Ab阳性和阴性T2DM患者的空腹、餐后2h胰岛素(FINS、2hINS)和空腹、餐后2h C肽(FCP、2hCP)水平,并与健康人群比较.结果:1 970例T2DM患者GAD-Ab阳性126例,总检出率为6.39%,GAD-Ab阳性主要分布在30~39岁年龄组(P<0.05),低BMI组检出率较高(P<0.05),不同病程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GAD-Ab阳性组T2DM FINS、2hINS、FCP和2hCP均低于GAD-Ab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GAD-Ab检测有助于临床对T2DM患者胰岛素功能变化进行评价.

    作者:张利方;刘莹;石莉萍;汪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结合饮食调理对老年慢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饮食调理对老年慢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83例老年性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以中医辨证论治,应用中药结合饮食调理,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93.18% vs 33.33%),观察组两周内排便总次数多于对照组(11.50±2.30次vs 8.70±2.10次),两周内排便增加次数也多于对照组(4.80±2.00次vs 3.40±1.80次);观察组治疗两周内开始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2.00±0.60天vs 3.40±1.20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药结合饮食调理治疗老年性慢性便秘疗效明显.

    作者:刘菊香;陈敦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黛力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配合常规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抑郁患者抑郁评分(HAMD)、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的影响.方法:选取DR伴抑郁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黛力新组(n均=18).对照组采用DR常规治疗,黛力新组在DR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片,于每天早晨和中午各口服1片(0.5mg/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并进行HAMD 评分,ELISA检测血清Visfatin,电化学法测定全血FBG,酶法测定血清TG,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测定MAGE,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存在明显抑郁现象,各检查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黛力新组临床表现改善明显,HAMD评分、Visfatin、TG、FBG、MAGE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不仅能降低FBG、TG,减少MAGE,还能降低血清Visfatin水平,改善DR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作者:姚春红;杨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B型尿钠肽水平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的关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浓度的关系.方法:将49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n=28)和T2DM合并心血管病组(n=21),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浆BNP,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采用胶乳比浊法检测Lp(a);比较各组以上指标水平变化,并分析T2DM合并心血管病患者BNP水平与hs-CRP和LP(a)浓度的相关性.结果:T2DM合并心血管病组BNP、hs-CRP及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0.05);单纯T2DM组BNP和hs-CRP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Lp(a)在此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合并心血管病组血浆BNP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467,P<0.05),而与Lp(a)无明显相关性;hs-CRP与Lp(a)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可提示T2DM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

    作者:翁文翔;史珊玲;张宝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低浓度神经生长因子对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低浓度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NGF组.采用PTZ慢性点燃SD大鼠癫痫模型,并对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低浓度NGF,大体观察各组大鼠癫痫行为学;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转录因子CREB、磷酸化的CREB(p-CREB)和突触后蛋白PSD95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NGF组大鼠出现典型癫痫发作的行为学改变,后者经NGF干预后未出现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短(P<0.05),p-CREB和PSD9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NGF组降低(P<0.05); NGF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其逃避潜伏期变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CREB和PSD95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结论:PTZ点燃癫痫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NGF可以通过提高p-CREB和PSD95的表达水平改善癫痫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刘宝军;裴斐;李继华;白云驰;王静;崔永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cTnI与FI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凝固法检测43例AMI患者(AMI组)和4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TnI和血浆FIB水平,并分析AMI组患者cTnI与FI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I组cTnI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MI患者cTnI水平与FIB呈正相关(r=0.503,P<0.01).结论:cTnI和FIB水平的检测对AMI诊断、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伟;程丰;龚国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孕期妇女FⅩ和FⅫ活性变化

    目的:检测分析不同孕期妇女FⅩ、FⅫ活性变化.方法:采用一期凝固法检测健康非孕妇女和健康产检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妇女FⅩ、FⅫ活性.结果:孕早期组FⅩ、FⅫ活性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晚期妇女FⅩ、FⅫ活性明显高于孕早期组和对照组妇女,孕晚期妇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妊娠期妇女FⅩ、FⅫ活性有随孕周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作者:高旖鑫;梁国强;蒋艳敏;张寅;刘慧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变化.方法:采用相关仪器对80例DR患者(DR组))、90例T2DM患者(T2DM组)及10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vWF、DD、FIB及全血HbA1c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R组和T2DM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DR组比T2DM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检测vWF、DD、FIB及HbA1c血液水平对DR患者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杨明建;叶青跃;刘水晶;王建生;张明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其肾组织早期病理改变为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聚集、基底膜增厚, 晚期出现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导致肾功能衰竭[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致盲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视网膜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结构改变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周细胞减少以及毛细血管微动脉瘤形成,这些结构改变伴随着视网膜血流下降,毛细血管阻塞,新生血管形成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终导致视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2].糖尿病神经病变组织学可见神经内膜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导致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3,4].糖尿病心肌病变可见细胞外基质显著增多和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引起舒张功能衰竭[5].目前,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的阐述仍不完全,本文就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作一概述.

    作者:李竞;毛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程度.方法:600例住院T2DM患者,依病程分为新诊断组、3月~5年组、6年~10年组和>10年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徐州产HD-WX-10型微循环显微仪,在22~24℃室温下,检测所有对象的左手无名指,观察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对各组加权积分值、不同程度异常率和部分指标异常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不同病程各组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以管袢减少、白微栓、渗出和出血等改变较明显(P<0.01),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2)病程10年以内各组患者积分值、部分指标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年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和总积分较其它组增加(P<0.05),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P<0.01),管袢明显减少,白微栓和渗出显著增多(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病程>10年者较重.

    作者:高会敏;曹永吉;师爱香;孙克德;周智勇;刘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临床特征宫颈鳞癌患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及治疗后变化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及治疗后变化.方法:选取145例宫颈鳞癌患者(鳞癌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CC水平,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情况、有无静脉栓塞等资料,另选女性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SCC水平及治疗后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鳞癌组SCC水平明显升高;与0期~Ⅱ期比较,Ⅲ期和Ⅳ期宫颈鳞癌患者SCC水平均升高,Ⅳ期比Ⅲ期升高更明显;有淋巴转移较无淋巴转移患者SCC水平增高;肌层浸润>2/3患者SCC水平高于浸润≤2/3者;有静脉栓塞者SCC水平高于无静脉栓塞者(P均<0.01).治疗后患者SC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SCC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时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PKC-α的表达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备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α(PKC-α)的表达.方法:6周龄勃起功能正常的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后者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 35mg/Kg,第9周末与对照组平行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Homa-IR和Homa-β;并取阴茎海绵体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内皮细胞PKC-α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高脂喂养8周后体重增加,注射STZ后成功复制T2DM模型.其FFA、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实验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结构疏松,免疫组化显示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PKC-α表达较对照组丰富(P<0.05).结论:T2DM模型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的PKC-α表达增加,可能与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关.

    作者:乐岭;陈璐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RV)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及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分析补锌辅助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治疗前后RV感染患儿174例,其中83例为补锌+常规治疗组(补锌治疗组),91例为常规治疗组,另选242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锌含量变化、RV转阴率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RV肠炎患儿治疗前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RV肠炎患儿治疗后血清锌水平均升高,补锌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1);补锌治疗组RV转阴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RV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降低,补锌可以辅助治疗RV肠炎.

    作者:冯芳;龚国富;古思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压电烧伤家兔骨骼肌微循环灌流量变化及己酮可可碱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高压电对家兔骨骼肌微循环灌流量(MP)的影响并探讨己酮可可碱(PTX)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5只家兔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电伤组和治疗组家兔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电烧伤模型,对照组家兔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LDPI)检测3组家兔伤前15min、伤后5min、1h、2h、4h、8h骨骼肌MP.检测部位为腹部骨骼肌表面.结果:对照组假伤前后各时相点MP变化不明显(P>0.05);电伤组和治疗组电伤后各时相点MP均较电伤前15min降低,伤后5min时下降幅度大(P均<0.05).伤前15min,三组间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各时相点,电伤组和治疗组MP均较对照组同时相点降低,但治疗组各时相点MP(伤后5min除外)较电伤组同时相点增加(P均<0.05).电伤组和治疗组伤前15min灌流图色彩鲜艳,伤后5min色彩深暗,伤后1h色彩有所恢复,之后渐变暗.结论:高压电烧伤导致家兔骨骼肌MP下降,引起骨骼肌微循环障碍.PTX可提高电伤后骨骼肌MP.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王车江;李增宁;刘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微循环学杂志

微循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