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眼化学伤多为意外的伤害事故引起,常见于施工、实验室、家庭使用强力清洁液及儿童不慎跌入石灰坑等.总结我院眼科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1月~7月间收住院患者20例,年龄在6~45岁之间,男15例,女3例,儿童2例,其中在施工中砂浆、水泥[成份Ca(OH)2]造成的碱性烧伤16例,硫酸烧伤2例,烟火,花炮烧伤2例.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Caspase-3、Bcl-2、Bak等凋亡相关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手术标本和30例对照组胃粘膜制成组织芯片,取样针直径2.0 mm.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Bcl-2、Bak的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随访14个月~13年的47例作生存分析.结果 获得2个组织芯片蜡块,分别含114和116个位点.Caspase-3在正常粘膜的表达(90%)显著高于胃癌组织(56%)(P<0.01),其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化、血管神经侵犯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Bcl-2和Bak在胃癌中的表达分别为42%和47%,表达均与组织学分化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血管神经侵犯、UICC分期及预后无关.结论 Caspase-3、Bcl-2和Bak均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和胃癌生物学进程,但其表达与胃癌预后无关.UICC分期仍然是胃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作者:杨其昌;冯一中;张晓娟;刘宏斌;季晓华;沈屹;柴玉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TNF/TNFR超家族成员中的CD40/CD40L分子因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和疾病的密切关系而备受瞩目,成为免疫学及肿瘤免疫研究中的热点.在人类的恶性肿瘤中,大多数的恶性淋巴细胞性肿瘤都表达CD40分子,但CD40在上皮性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得很少,本文研究CD40在乳腺癌细胞株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而探讨CD40作为靶分子在乳腺癌生物治疗中的可行性.
作者:邓敏;施勤;顾永平;谢芳;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发作间隙依赖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安置埋藏式起搏器的137例患者中伴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7例.结果 137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7例发作TdP(5.11%),共12阵次,伴发TdP的患者发作前均有室性早搏,其中6例QT间期延长;7例患者采用起搏器治疗,起搏频率<80次/分不能有效抑制TdP发作,频率80~90次/分起搏加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TdP发作.结论 起搏器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缩短QT间期和抑制室性早搏,对间隙依赖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作者:马保新;吴正平;周锡昌;史雷忠;申跃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开胸术后患者常因切口疼痛而影响术后呼吸功能及恢复.我院于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开展术中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开胸术后疼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23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肺部手术54例,包括肺癌33例,肺结核6例,肺脓疡2例,肺良性肿瘤12例,肺隔离症1例.其中行肺叶切除术35例,全肺切除术9例,肺楔形切除术10例.食管手术61例,均为食管癌,包括左胸切口手术42例,右胸、腹正中二切口手术19例.剖胸探查手术8例,包括肺癌5例,食管癌3例.年龄21~86(56.3±18.7)岁.同期选取123例未用肋间神经冷冻、术后仅使用哌替啶止痛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种、手术种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马海涛;倪斌;秦涌;何靖康;陈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肾上腺髓质脂肪瘤21例,其中9例行开放性手术,12例行后腹腔镜手术,现比较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59岁.肿瘤位于右侧15例,左侧6例;平日腰背不适7例,5例伴轻度高血压,1例伴血尿;体检时发现19例,无阳性体征.21例血K+均正常;血糖20例正常,1例糖耐量增高.肾上腺内分泌检查包括尿儿茶酚胺(VMA)和血、尿皮质醇,21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0例,1例可疑.开放性手术9例,肿瘤直径3~10 cm,平均4.5 cm,其中1例约10 cm×10 cm大小,后腹腔镜术12例,肿瘤直径3~7 cm,平均4.0 cm.
作者:刘成;丁宝军;殷长军;徐正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颞窝位居头颅侧方,由浅及深.该处肿瘤虽少有发生,病理类型却多样[1],另时有颅底深部侵犯,治疗不易.本文回顾总结我们诊治的颞窝肿瘤9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999年3月~2005年8月,共收治颞窝肿瘤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62岁;病程2~38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和局部包块9例,张口困难5例,突眼1例.均经头部CT和MRI扫描检查,病变位于右侧5例,左侧4例.肿瘤大径3~8.5 cm,平均4.5 cm.其中有骨破坏3例,包括眼眶侧壁和中颅窝底部.
作者:程刚;李海林;耿晓增;傅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文探讨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同时加入L-精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60只,体重200~300 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前5组为实验组,即LA10组,LA100组,LA10+SOD组,LA100+SOD组和SOD组,其中LA10组和LA100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前给予10 mmol/L和100 mmol/L的L-精氨酸,LA10+SOD组和LA100+SOD组在心肌缺血前和前两组一样,再灌注时再给予1 000 U/L SOD,SOD组仅再灌注时给予1 000 U/L SOD.第6组为对照组,不加以上药物.参照Neely等方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稳定15 min后关闭主动脉插管,经主动脉根部以6.0kPa压力顺行灌注St.Thomas停跳液.停搏90 min后开放主动脉插管,恢复Langendorff灌注30 min,期间作各项指标测定.
作者:蔡建志;王永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更年期妇女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后的阴道出血,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本文对2001年1月以来5年间我院门诊及收治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236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及诊断方法.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脑出血是脑病中严重的类型,病死率高.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及动态观测,发现脑出血后再出血使临床症状加重甚至死亡[1],这使得对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对此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黄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5年1~7月,我院将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阿托品分别用于60例全身麻醉病人,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均为口腔颌面外科病人,手术切口均在口腔内,其中外伤骨折18例,腭裂4例,上下颌骨囊肿12例,口腔内肿瘤2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青光眼、心功能不全、心房扑动、二尖瓣狭窄等疾病.ASA分级Ⅰ或Ⅱ级,选择气管内插管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根据麻醉前静脉注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注长托宁0.1 mg/kg(n=30例),B组静注阿托品0.1 mg/kg(n=3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沈浩林;毛新俊;杨其峰;郑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们对12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结合取石网取石,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达到治疗微创的目的.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12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结合取石网治疗,男7例,女5例,年龄27~53岁.其中有黄疸病史者3例,B超发现胆总管直径0.9~2.1 cm.
作者:许长松;夏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患者体表组织缺损凹陷的修复关键是寻找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多年来,在整形外科界都采用传统的自体真皮脂肪瓣填充,由于其吸收率高达50%~60%,且取材供区造成新的缺损,临床效果一直不理想.自2002年11月~2005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作为填充材料,对10例不同部位体表软组织缺损凹陷的患者进行皮下充填,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马来祥;胡寅;陈光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确诊为卵巢上皮性癌的中位平均年龄为33岁,多以腹痛,腹胀和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49例(67.1%)为单侧,肿瘤大径线平均为15.4 cm,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减灭术,57例(78.1%)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病理分级为G1、G2、G3级者分别为45.2%(33/73)、34.2%(25/73)、20.6%(15/73).病理类型以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常见,占78.1%(57/73).41例(56.2%)临床分期为Ⅰ期和Ⅱ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化疗,5年生存率53.4%.本病预后与临床分期、细胞学分级、手术彻底性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40岁以下妇女患者卵巢上皮性癌较少见,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早期,高分化多见,经手术和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周碧芳;裴红;吴强;周宝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5例(45眼),范围180°睫状体,温度为-60℃至-80℃.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82.2%的患者眼压降低至30 mmHg以下,77.8%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睫状体冷凝术是治疗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琴;袁志兰;于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MTB)不仅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且为首位死因[1].Lockman等[2]统计,HIV和MTB双重感染每年发生活动性肺结核达5%~10%.现收集我院收治的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69例,兹报道如下.
作者:林艳荣;许丁空;杜丽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为了解布地奈德混悬液(budesonide,化学名为16,17α-22R,S-丙基亚甲基二氧-孕甾-1,4-二烯-11β,21-二羟基-3,20二酮)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l临床疗效,我们选择102例AECOPD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陈延斌;季成;黄建安;凌春华;陶岳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妊娠期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肝损)程度作出精确的判断,对指导妊娠期肝病的诊断、治疗,减低妊娠期肝病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围产儿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对妊娠期肝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纪平;张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改进型剥脱器开展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共116例(141个患肢),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28~76岁,平均47.5岁;病程8个月~39年,平均7.9年.临床表现为患肢表浅血管呈团块性扩张,站立时加重,常有酸胀、沉重感.术前行深静脉B超检查,以了解深静脉通畅情况及瓣膜功能.术前用龙胆紫药水在曲张静脉处做标记,其中伴色素沉着者42例,足靴部溃疡者23例.
作者:朱定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眼部疾病与线粒体病变的关系.方法 取痉挛性睑内翻、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患者的手术切除眼外肌标本,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肱二头肌进行肌肉活检常规、酶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 34例眼肌标本仅1例痉挛性睑内翻、1例先天性上睑下垂Gomori三色染色示变性红纤维,其余均为非特异性变化.9例肱二头肌标本中,仅2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Gomori三色染色示破碎红纤维.结论 痉挛性睑内翻、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患者可能与线粒体病变无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肌肉活检未见线粒体病变,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肌活检初步证实为线粒体疾病.
作者:刘虹;张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