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靳斌;姜希宏;张峰;王伟;刘贤锡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02年间215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年龄和疝环大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总结手术适应证及腹股沟疝分型的意义.
作者:陈思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的并发症是肝外胆道损伤,国内外大宗病例报道其发生率为0.65%~1.4%[1].我们自1992年1月至2003年3月共实施2 715例LC,发生肝外胆道损伤12例(0.44%),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小龙;沈安东;陈布克;钱毅;杨敖霖;李会斌;吴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今年是<江苏医药>的而立之年,在她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省内外医药界同仁和卫生管理部门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帮助,对此,我们致以深深的谢意.今年又是<江苏医药>深化改革和尝试改版的一年,在她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奋力迈进之际,我们期望着能够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黄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栓塞(PE)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多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栓子脱落所致.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PE的发生.我们对2001年1月~2003年3月经股静脉放置Simon Nitinol下腔静脉滤器(SNF)的15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对其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陈国平;顾建平;楼文胜;何旭;陈亮;苏浩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胰肾联合移植(SPK)是较为流行的胰腺移植方法,术后胰腺排斥反应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排斥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主要了解SPK早期中胰腺的凋亡现象,通过观察其凋亡改变,探讨凋亡在排斥中可能起的作用.
作者:倪绍忠;杨坤兴;吴文澜;张蕴春;时开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中供体的选择与评估内容.方法对32例活体供肝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名拟供体,终行32例活体肝移植,有17例拟供体被排除.其中,病毒性肝炎是重要的排除原因(10/17),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志愿者受到家庭、亲属及社会的影响而放弃初的献肝意愿,共4例,占23.5%(4/17);重度脂肪肝2例,占11.8%(2/17),其它肝外疾病1例,占5.9%(1/17).供肝选择:扩大左半肝20例,左半肝4例,右半肝8例;切取供肝重量(447±148)g;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之比均数为(1.39±0.45)%,低仍超过0.8%.结论只有在对供体进行仔细的选择与评估后,才能确保活体肝移植的成功开展.
作者:秦红波;王学浩;张峰;李相成;孔连宝;李国强;成峰;姚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联合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取石治疗胆囊肝外胆管结石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春雷;杨敖霖;吴国忠;葛继强;李界明;王京立;罗昆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7-1基因转染肝癌细胞与IFN-γ、IL-12联合在体外诱导T细胞活化的能力.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联合诱导瘤苗刺激淋巴细胞IFN-γ、IL-12蛋白合成及细胞表面CD4、CD8、CD25的表达.MTT法检测瘤苗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HepG2/B7-1细胞诱导淋巴细胞表达IL-2、IFN-γ,其蛋白质含分别为875 pg/ml和1 246pg/ml;而联合IL-12、IFN-γ后能进一步诱导IL-2、IFN-γ的蛋白质合成,较各自无细胞因子组明显提高(P<0.05).细胞表面CD4、CD8、CD25的表达显著增加.两者联合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增殖,在E/T=10:1时,较HepG2组明显增大.结论IL-12、IFN-γ增强经B7-1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HepG2/B7-1)诱导淋巴细胞产生IL-2、IFN-γ的能力;IL-12、IFN-γ可能通过调节B7-1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影响其对T细胞的活化.
作者:李德春;朱兴国;余文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方法3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TNM分期Ⅱ期)随机分成两组:(1)单纯TACE组16例;(2)希罗达联合TACE组(X+TACE)14例,在TACE治疗后第2天,口服给药14d.全部患者随访4~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和1年生存率、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结果X+TACE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64.3%,显著高于TACE组(31.2%和6.2%)(P<0.01).结论希罗达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
作者:王宇岭;倪才方;刘一之;徐红;李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存在与术后腹膜转移密切相关.1.检测方法的进展:从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发展到荧光定量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逐步提高其敏感性.2.检测标本的比较:尝试用大网膜和腹腔等各部位的灌洗液作标本检测游离癌细胞.3.检测标志物的选择:应选择一种对胃癌细胞较特异的标志物.大部分学者主张几个标志物联合检测,以避免假阳性的发生.4.腹腔游离癌细胞来源的探讨:腹腔游离癌细胞主要来自受侵的浆膜面.还有淋巴清扫后淋巴通道开放,使得癌细胞可以进入腹腔.5.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临床意义:为评价手术效果、判断预后及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许军;张岩松;徐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56岁,因左上腹及腰背痛伴消瘦3个月收入院.腹痛及腰背痛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程度剧,影响进食,并觉有束带感,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稍有减轻.入院后查体:T 36.1℃,神志清,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肝肾区无叩痛.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腹部立卧位X线片正常,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上腹部CT:胰尾癌伴脾脏、左肾及肾上腺受累,局部胃壁受累可能,脾梗死.后诊断:晚期胰腺癌.外科会诊认为无法手术切除.
作者:占强;郭继中;王含芬;王辉;朱德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亦晖;谷春伟;王浩炜;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乳腺Paget病又称为湿疹样乳腺癌,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近年来收治5例乳腺Paget病,就其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宇明;陆莲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国产化覆膜支架人造血管,血管腔内治疗胸主动脉瘤,探讨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本组22例,其中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20例,降主动脉瘤2例.术前应用CT、MRI、DSA等影像学手段对其进行评估,经股动脉输送导管将覆膜支架人造血管置于胸主动脉病变处,观察治疗后主动脉夹层裂口和动脉瘤腔隔绝、假腔血栓形成、支架人造血管移位、脏器供血状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22例病人腔内操作技术成功率100%,早期内漏3例,术后下肢动脉栓塞1例.平均随访9个月,所有病人支架无移位,21例假腔或瘤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例血栓部分形成.无围手术期死亡、截瘫、脏器及肢体缺血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国产化血管内覆膜支架人造血管,腔内治疗胸主动脉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病人术后恢复快,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潜在并发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乔彤;刘长建;刘晨;黄佃;王炜;冉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D40分子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等临床病理的关系,并探讨其与胃癌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CD40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均无关.CD40阳性组凋亡指数(0.74±0.23)与阴性组(1.48士0.5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40表达与胃癌转移、凋亡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并有望成为胃癌生物治疗的靶分子之一.
作者:陈卫昌;李锐;刘强;柴玉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甲状腺癌有明显的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倾向,PTEN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本文旨在观察PTEN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TEN的表达和甲状腺癌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张岩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外科治疗.方法1990年2月至2003年2月普胸术后发生胸内活动性出血47例(1.15%),并对其进行了外科治疗.结果痊愈出院43例,死亡3例,肾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结论只要术中仔细认真止血,大多数术后活动性出血是可以避免的.对普胸术后发生的活动性出血应积极再次剖胸止血,防止耽误病情、危及生命,并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宜江;许栋生;张伯生;刘锋;马国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血药浓度与门静脉压力、血中Glu、NO和ET-1浓度变化关系.方法对1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静脉微量泵经外周静脉持续24h分别输入施他宁(250 ng/h)和善宁(50ng/h),经TIPS术后门静脉留置导管直接测压动态观察门静脉压力变化,同时检测血中Glu、NO和ET-1浓度.结果施他宁和善宁应用后血中生长抑素血药浓度上升,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施他宁组血中生长抑素浓度低于善宁组的血药浓度,门静脉压力下降显著高于善宁组,施他宁的血药浓度与门静脉压力下降呈现直线相关性;两种药物应用后均出现Glu浓度显著下降,而NO和ET-1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静脉微量泵持续应用施他宁和善宁稳定维持生长抑素浓度,具有持续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善宁的血药浓度虽高,但施他宁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吴性江;徐旻;杨建芬;黎介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对中晚期肿瘤使用康莱特引起静脉炎者使用海带湿敷,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祥平;王晓翠;俞玲;盛齐英;王睿;张美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探究乳腺癌CD44v6、CerbB-2及ER的表达情况及肿瘤的转移、病期及病理分型的关系,兹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亦钦;赵祥生;唐金海;秦建伟;俞乔;莫富根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