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血药浓度的变化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吴性江;徐旻;杨建芬;黎介寿

关键词:高血压, 门静脉, 血液动力学, 生长抑素
摘要: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血药浓度与门静脉压力、血中Glu、NO和ET-1浓度变化关系.方法对1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静脉微量泵经外周静脉持续24h分别输入施他宁(250 ng/h)和善宁(50ng/h),经TIPS术后门静脉留置导管直接测压动态观察门静脉压力变化,同时检测血中Glu、NO和ET-1浓度.结果施他宁和善宁应用后血中生长抑素血药浓度上升,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施他宁组血中生长抑素浓度低于善宁组的血药浓度,门静脉压力下降显著高于善宁组,施他宁的血药浓度与门静脉压力下降呈现直线相关性;两种药物应用后均出现Glu浓度显著下降,而NO和ET-1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静脉微量泵持续应用施他宁和善宁稳定维持生长抑素浓度,具有持续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善宁的血药浓度虽高,但施他宁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胆道支架替代T管引流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以胆道支架替代T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探查取石后,经胆道镜将胆道造影管通过胆总管下段进入十二指肠,并带入导丝.在胆道镜监视下利用推送器沿导丝将Endo-Flex胆道内支架安置于胆总管远端,并使支架远端进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口以3-0雪橇针间断缝合.结果手术时间60~15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日4d,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29个月,无结石复发和胆道狭窄.结论应用胆道内支架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对有适应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张楷;王浩炜;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海带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对中晚期肿瘤使用康莱特引起静脉炎者使用海带湿敷,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祥平;王晓翠;俞玲;盛齐英;王睿;张美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特殊类型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先天性肺囊肿术前确诊有时困难,甚至误诊.我们曾遇到8例.其中基层医院误诊7例,我院误诊1例.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先天性肺囊肿分析如下.

    作者:奚日泉;郭亮;谢道海;付引第;胡春洪;沈海林;周建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GF-β1与DPC4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TGF-β1、DPC4的蛋白产物在原发性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TGF-β1、DPC4的表达,并以同期20例慢性胆囊炎作对照.结果TGF-β1、DPC4基因蛋白产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9%(23/36)和66.67%(24/36).TGF-β1、DPC4与胆囊癌分化程度、有无转移、Nevin分期、术后生存率有关.DPC4与TGF-β1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TGF-β1、DPC4的表达有助于反映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并为干预性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牛坚;陈澍周;钱海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活体肝移植供体的选择与评估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中供体的选择与评估内容.方法对32例活体供肝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名拟供体,终行32例活体肝移植,有17例拟供体被排除.其中,病毒性肝炎是重要的排除原因(10/17),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志愿者受到家庭、亲属及社会的影响而放弃初的献肝意愿,共4例,占23.5%(4/17);重度脂肪肝2例,占11.8%(2/17),其它肝外疾病1例,占5.9%(1/17).供肝选择:扩大左半肝20例,左半肝4例,右半肝8例;切取供肝重量(447±148)g;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之比均数为(1.39±0.45)%,低仍超过0.8%.结论只有在对供体进行仔细的选择与评估后,才能确保活体肝移植的成功开展.

    作者:秦红波;王学浩;张峰;李相成;孔连宝;李国强;成峰;姚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胆囊癌hTR反义RN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采用RT-PCR法,提取胆囊癌细胞内的端粒酶RNA(hTR)基因,并针对其序列设计反义RNA切割基因序列,并将其构建入真核表达载体pTriEx-4内.方法根据hTRcDNA序列,设计引物,经RT-PCR法从体外培养的胆囊癌细胞内调取hTR模板区基因,根据其测序结果,合成反义RNA基因,与经相应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连接,酶切鉴定重组体的正确性.结果经RT-PCR从细胞内调出68bp序列,与hTRcDNA比较,与模板区域碱基序列一致.反义RNA基因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序列正确.结论RT-PCR法可调出胆囊癌hTR基因有效片段,成功构建了针对hTR模板区的反义RN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胆囊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学浩;靳斌;姜希宏;张峰;王伟;刘贤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12例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的并发症是肝外胆道损伤,国内外大宗病例报道其发生率为0.65%~1.4%[1].我们自1992年1月至2003年3月共实施2 715例LC,发生肝外胆道损伤12例(0.44%),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小龙;沈安东;陈布克;钱毅;杨敖霖;李会斌;吴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胃镜肠道置管加药物治疗胃术后无张力症

    胃术后无张力症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梗阻因素的胃无动力、排空迟缓,是胃、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自2000年4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空肠置管加药物治疗术后胃无张力症12例,效果较好,避免了再次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强;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D44v6、CerbB-2及ER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为探究乳腺癌CD44v6、CerbB-2及ER的表达情况及肿瘤的转移、病期及病理分型的关系,兹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亦钦;赵祥生;唐金海;秦建伟;俞乔;莫富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癌术中腹腔灌洗检测游离癌细胞的研究进展

    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存在与术后腹膜转移密切相关.1.检测方法的进展:从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发展到荧光定量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逐步提高其敏感性.2.检测标本的比较:尝试用大网膜和腹腔等各部位的灌洗液作标本检测游离癌细胞.3.检测标志物的选择:应选择一种对胃癌细胞较特异的标志物.大部分学者主张几个标志物联合检测,以避免假阳性的发生.4.腹腔游离癌细胞来源的探讨:腹腔游离癌细胞主要来自受侵的浆膜面.还有淋巴清扫后淋巴通道开放,使得癌细胞可以进入腹腔.5.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临床意义:为评价手术效果、判断预后及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许军;张岩松;徐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亦晖;谷春伟;王浩炜;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胆系手术致心率加快死亡一例

    患者,女,52岁,因上腹疼痛5~6年住院.入院后查体,T 37℃,P 80次/分,BP 110/70 mmHg.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B超示胆囊结石、胆囊萎缩.血清钾为3.9 mmol/L.心电图未见异常改变.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遂转手术切除胆囊,并行十二指肠漏修补术.术中病人窦性心律,心率达110次/分,病人返回病房后达160次/分,但血压正常.经吸氧、西地兰静脉推注等对症处理始终未能控制心率,后转为室性心动过速,直至室颤,48h后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尸检见左肺萎缩,广泛粘连,左侧胸腔积液200 ml,腹腔积液约100 ml,胆囊及十二指肠手术区域视野清晰,未见出血、渗血及缝线脱落.光镜下冠状动脉内膜增厚,主动脉内膜增厚,余无异常.

    作者:张志湘;卞士中;高玉振;王祖峰;高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间质瘤的诊治探讨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既非神经源性也非平滑肌源性.其病理形态多样,以往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等.通过对35例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tumors GST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作者:仲坚;徐立;李威;詹友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生长抑素血药浓度的变化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血药浓度与门静脉压力、血中Glu、NO和ET-1浓度变化关系.方法对1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静脉微量泵经外周静脉持续24h分别输入施他宁(250 ng/h)和善宁(50ng/h),经TIPS术后门静脉留置导管直接测压动态观察门静脉压力变化,同时检测血中Glu、NO和ET-1浓度.结果施他宁和善宁应用后血中生长抑素血药浓度上升,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施他宁组血中生长抑素浓度低于善宁组的血药浓度,门静脉压力下降显著高于善宁组,施他宁的血药浓度与门静脉压力下降呈现直线相关性;两种药物应用后均出现Glu浓度显著下降,而NO和ET-1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静脉微量泵持续应用施他宁和善宁稳定维持生长抑素浓度,具有持续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善宁的血药浓度虽高,但施他宁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吴性江;徐旻;杨建芬;黎介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EST及LC两镜联合治疗胆囊肝外胆管结石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联合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取石治疗胆囊肝外胆管结石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春雷;杨敖霖;吴国忠;葛继强;李界明;王京立;罗昆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肝癌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方法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ASSF1A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细胞株QGY-7703和Hep3B,通过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1)QGY-7703,Hep3B细胞株的G418佳筛选浓度分别为800μg/ml和400μg/ml;(2)QGY-7703和Hep3B细胞株各获得2个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细胞克隆.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

    作者:薛万江;钱海鑫;周晓俊;管洪庚;秦磊;王月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前降钙素检测在高危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检测在高危病人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技术,快速半定量金标法检测血清前降钙素.结果52例高危病人中,PCT<0.5ng/ml 17例;PCT为0.5~2.0ng/ml 14例;PCT为2.1~10.0 ng/ml 4例,PCT为>10 ng/ml的17例;52例中,有17例死亡病例,其中PCT>10 ng/ml 13例,PCT为2~10 ng/ml 1例,PCT为0.5~2 ng/ml1例,PCT<0.5 ng/ml 2例.结论PCT增高程度与细菌性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CT水平持续升高,表示炎症处于上升期或病情恶化,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天礼;唐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国产覆膜支架人造血管治疗胸主动脉瘤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国产化覆膜支架人造血管,血管腔内治疗胸主动脉瘤,探讨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本组22例,其中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20例,降主动脉瘤2例.术前应用CT、MRI、DSA等影像学手段对其进行评估,经股动脉输送导管将覆膜支架人造血管置于胸主动脉病变处,观察治疗后主动脉夹层裂口和动脉瘤腔隔绝、假腔血栓形成、支架人造血管移位、脏器供血状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22例病人腔内操作技术成功率100%,早期内漏3例,术后下肢动脉栓塞1例.平均随访9个月,所有病人支架无移位,21例假腔或瘤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例血栓部分形成.无围手术期死亡、截瘫、脏器及肢体缺血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国产化血管内覆膜支架人造血管,腔内治疗胸主动脉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病人术后恢复快,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潜在并发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乔彤;刘长建;刘晨;黄佃;王炜;冉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

    近年来我们检测了45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作者:侯宝元;王芬蝶;卢国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围手术期处理

    本文就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47例梗阻性结肠癌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匡玉庭;李德春;张志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