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艳慧;陈英;王颖
对护护合作的概念、重要性、相关影响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将国内外护护合作测评工具归为与护护合作意识和行为相关及与护护合作形态相关两类,具体阐释了测评工具的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并对评估工具的不足提出思考,为评估我国护护合作现状及改进护理团队间合作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建议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定时评估护理团队的合作水平并进行干预,促进护护合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裘奕嘉;曹梅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先兆早产孕妇的抑郁状况及对早产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实施预见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6年1~11月因先兆早产住院的138例初产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调查,并随访其早产发生情况,分析抑郁对早产的影响.结果 先兆早产孕妇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38%;早产发生率62.32%;抑郁组发生早产46例,非抑郁组为40例,两组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是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先兆早产孕妇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是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孕妇的抑郁状况,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以缓解抑郁状况,从而降低早产发生率.
作者:符白玲;邓永芳;施围群;刘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HIV阳性患者症状支持手机应用软件的适用性.方法 在上海市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门诊招募20例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患者,使用自行研发的症状支持手机应用软件.使用2周后采用面对面或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手机应用软件的稳定性、流畅度、便捷度、可用性、易用性、满意度和接受度进行评分,并了解程序运行情况、患者使用行为及使用后感受与建议.结果 手机应用软件7个方面的平均分均在4分以上.患者每周使用10~30 min;受欢迎的功能模块由高到低分别为健康追踪、应对策略、自我测评、获得支持.后台点击量提示每个信息模块都得到了使用.患者对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优势、不足和提出改进意见.结论 HIV阳性患者症状支持手机应用软件为门诊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症状管理提供了支持平台,方便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症状,但部分功能还有待完善.
作者:赵蕊;胡雁;张林;鲍美娟;朱政;韩舒羽;周同;王琳;王江蓉;卢洪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检验中文版家庭复原力量表(C-FRAS)的信效度,为慢性病患儿家庭复原力测评提供工具.方法对英文版家庭复原力量 表(FRAS)根据翻译流程进行翻译、修订及文化调适.选取慢性病患儿家长561名进行测评.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析出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使用社会经济资源、维持积极态度和赋予逆境意义4个维度44个条目,共解释总变异的61.77%;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良好.C-FRAS各维度与家庭关怀度指数、心理弹性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P<0.01).C-FRAS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6,分量表为0.70~0.97,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79和0.93.结论 C-FRAS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良好,适合评估慢性病患儿的家庭复原力.
作者:董超群;高晨晨;赵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23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80.41±19.39)分,条目均分(8.20±0.88);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及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住院次数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出院指导技巧、主观支持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31.6%.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较好,其出院准备度受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作者:许丽娴;刘思文;陈诗琪;谭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依据人体腹壁及膀胱解剖位置、排尿生理需求,以实现体外无管化为原则,设计一种由膀胱造瘘管体、管口圆盘及圆盘盖集于一体的多功能膀胱造瘘控制器,配合便携式负压集尿装置,实现体外无管和按需定期排尿的多功能控制作用.应用该装置能有效建立膀胱定期排尿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提升个人形象,降低导管滑脱及感染风险.该技术具有植入方法简单,携带管道方便,管道护理便捷等优点.
作者:刘淑华;张玲玲;岳山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伴侣参与式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按照住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伴侣参与式护理干预,即按照自我效能理论构建护理方案并实施,包括直接性经验、代替性经验、言语劝说和启用社会支持系统,并加强延续护理.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产后第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产后第3天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伴侣参与式护理干预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促进纯母乳喂养行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韩瑛婷;谭梅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延续性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出院前健康宣教、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建立微信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延续性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测评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用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具有可行性,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丽红;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适合感染控制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广东、四川等5省市的25名感染控制及护理管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59%、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0.93.第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20、0.301、0.445(均P<0.05).初步形成感染控制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82个三级指标.结论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研究结果可靠,可为我国感染控制专科护士的任用、培养、考核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曲温;商临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建立和维持母乳喂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妇产科建档并分娩的高龄产妇286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高龄产妇发生泌乳启动延迟112例(39.16%);焦虑发生率为75.87%,抑郁发生率为75.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产次、焦虑和抑郁是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 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相关因素的评估,为母乳喂养提供合理化的护理方案,有效预防和减少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滕智敏;谈小雪;周英姿;陈丽芬;金丹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并探讨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减轻新护士压力,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新护士521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护士转型冲击总均分为86.35±17.45,得分率为63.96%.新护士转型冲击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新护士转型冲击总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新护士转型冲击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医院管理者应对新护士提供专业支持和心理指导,以降低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促进新护士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作者:于明峰;刘于;汪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岗位授权准入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建立全面、系统的工作人员岗位授权管理制度,实施专科岗位授权准入制、岗位年度授权积分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和考核.结果 共有12名工作人员实现岗位轮换,轮换率达到19.67%.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由2015年的15起降至2016年的6起;各组专业护理质量指标检查达标率由2015年的94.80%~99.10%上升至2016年的96.90%~99.25%.结论 岗位授权准入制管理优化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整体提升了消毒供中心护理质量水平.
作者:孙璇;刘敏;万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群组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按照所属小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按照社区慢性病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实施群组管理模式,每月1次,干预5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总分较干预前均增加,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后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HbA1c下降幅度(1.31%)大于对照组(0.96%).结论 群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李良秀;杨丽;朱雪梅;高广升;邱莉莉;秦俊华;崔丹;吴燕妮;李会仿;耿扬;董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评价医院Ⅱ型暴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PsycoINFO、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等,搜集有关医院Ⅱ型暴力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文献,采用质性研究质量评价量袁进行研究目的、方法学、研究设计、结果和研究贡献的评估;并利用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量表对主题综合结果进行信度分级.结果 共纳入24篇定性研究,包括1 124名研究对象.主题综合结果显示,医院Ⅱ型暴力主要受患方、医方、医患双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主题信度分级结果显示5个为高信度,8个为中信度,22个为低信度.结论 医院Ⅱ型暴力受多维因素的影响.为降低医院Ⅱ型暴力,医疗机构需建立应对医院Ⅱ型暴力的长效机制,社会应形成医院Ⅱ型暴力防御体系,采取措施提高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以降低医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作者:谢秋林;葛莉;金浪;郑清香;Mikael Rask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1型糖尿病大学生患者在校期间的生活体验,探寻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需求,旨在帮助其正确处理疾病管理与学业、生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度访谈10例1型糖尿病大学生患者在校期间的生活体验,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型糖尿病大学生患者在校期间的生活体验主要包括自我调适、压力感受、社会支持和情感体验.结论 1型糖尿病大学生患者正处于成人初显期这一特殊时期,需要面对学业与疾病自我管理的双重压力.医护工作者应关注其情绪与压力,鼓励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促进其对疾病的自我管理.
作者:刘延迪;夏洪男;李菲;包已男;李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加强临床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以缩短危急值处置周期,提高临床危急值处置效率及质量.方法 对临床危急值进行多学科联合的信息化闭环管理,即建立危急值闭环管理系统,优化危急值管理系统功能,加强危急值报告监控.统计并比较2015年7~12月(闭环管理前)、2016年7~12月(闭环管理后)检验结果危急值延迟应答情况.结果 2015年7~12月危急值上报总数3 638例次,延迟应答245例次,2016年7~12月危急值上报总数3 302例次,延迟应答43例次,管理前后危急值应答延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临床危急值进行信息化闭环管理,可降低危急值延迟应答率,提高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作者:蔡卫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居家功能性体力训练对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78例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居家功能性体力训练,包括肌力、屈膝、柔软度训练.于干预前后评测两组膝关节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功能性体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功能性体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居家功能性体力训练,可以提升下肢功能性体力,避免患者膝关节功能退行,利于维持日常生活行动能力.
作者:陈婉萍;王惠婷;陈美君;骆俊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与职业获益感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对116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总分127.40±12.45,得分率为87.86%;带教教师职业获益感总均分5.37±0.59,得分率89.50%;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获益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职业获益感越高,其人文关怀品质越好.管理者可通过提高带教教师职业获益感,来促进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的提高,使之成为人文关怀行为的示范者.
作者:金晓欢;林征;尚星辰;谢晓峰;顾则娟;方曙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的需求及与护士对患儿父母需求的认知差异.方法 便利整群抽取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5个科室的护士171人和患儿父亲/母亲152人,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和护士均认为病情保证是患儿父母重要的需求,其次是获取信息的需求和亲近患儿的需求,需求低的是自身舒适和获取支持的需求.患儿父母的总体需求和病情保证、获取信息、亲近患儿3个维度需求评分显著高于护士(均P<0.01).结论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的需求认知低于患儿父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增强对家属需求的敏感性,及时准确评估患儿父母需求,并采取措施满足患儿父母需求,以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夏幸阁;颜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制的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2 913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对存在术中压疮高危因素的362例(12.43%)患者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及针对性防护干预.结果 362例患者中发生术中压疮40例(1.37%),术后72 h发生压疮3例(0.10%);较长空腹时间及受压局部皮肤状况不佳是术中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2.770、3.194,均P<0.01).结论 应用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施针对性防护,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对空腹时间较长及受压部位皮肤状况不佳者需进一步改进防护措施.
作者:熊璨;高兴莲;杨英;马琼;余文静;王曾妍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