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IPP评价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

毛亚男;王东梅;孙云飞;姜玥

关键词:CIPP评价模型, 护理教育, 综述文献
摘要:综述CIPP在护理课程评价、护理教学方法及不同层次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CIPP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以期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拇内收肌厚度测量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拇内收肌厚度测量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于入院第2天晨进行PG-SGA营养评估与拇内收肌厚度测量,采用人体测量法、人体成分分析法、实验室检查法评估其营养状况,将拇内收肌厚度与上述营养评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得到营养不良拇内收肌厚度临界值.结果 研究对象惯用手、非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分别为(16.05±3.10)mm、(14.39±2.85)mm,其中营养良好28例(A组)、轻中度营养不良36例(B组)、重度营养不良32例(C组).三组拇内收肌厚度比较,惯用手、非惯用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拇内收肌厚度与PG-SGA定量评分、白蛋白、前白蛋白、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身体细胞量、骨骼肌量等均存在相关性(P<0.05,P<0.01);以PG-SGA定量评分为金标准,当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14.25 mm、非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13.50 mm时,提示营养不良,此时预测诊断的敏感度均为92.90%,特异度分别为52.90%、47.10%.结论 拇内收肌厚度诊断营养不良的敏感度高,但特异性较低,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时宜结合其他营养评估方法综合评估以明确营养不良的诊断.

    作者:马晓叶;方秀新;吕小芹;卢艳敏;张敏;陈强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芳香疗法缓解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芳香疗法缓解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12月纳入的麻醉术后采用芳香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9篇,共计851例患者(芳香疗法组431例,对照组420例).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术后恶心呕吐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合并效应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芳香疗法缓解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效果,推荐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邓金莹;刘晖明;吴小飞;谷燕;张广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CI术后再狭窄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将240例PCI术后行造影复查的冠心病患者按支架再狭窄与否分为再狭窄组71例、非再狭窄组16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均存在膳食营养素摄入过量与不足情况;水果类、蔬菜类食物摄入不足,油脂类及盐摄入过量再狭窄组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P<o.01);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镁、锌、硒摄入不足再狭窄组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P<0.01).结论 PCI术后患者膳食摄入不合理情况普遍,再狭窄组更为严重.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均应引起重视,避免重油重盐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做到营养均衡,可有效避免支架再狭窄.

    作者:李珂巍;马国娣;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66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于放疗定位时、开始放疗及放疗第1~5周7个时间点进行测评.结果 体质量随治疗进程而下降(P<0.01);33.3%~57.6%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中、度重营养不良分别为18.2%~54.5%及0~34.8%;发生体质量丢失51例(77.3%);同步双药化疗者体质量丢失率显著高于单药化疗者(P<0.01);体质量丢失明显者放化疗不耐受率显著高于体质量丢失较轻者(P<0.01).结论 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即存在营养风险,随治疗进程重度营养不良者增多,导致其难以耐受治疗.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确保放化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刘寒雪;陆箴琦;谢茗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改变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改变的真实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情况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进食改变的不适应、进食后的负性心理及饮食延续护理需求3个主题.结论 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负性心理重,缺乏自护技能,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进食改变造成的不适及延续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干预,改善其进食体验.

    作者:于海荣;周谊霞;张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择时中药保留灌肠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

    目的 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方法 将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温热理疗;对照组2次/d,观察组定于辰时、戌时;连续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及疗程结束时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 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依据子午流注理论择时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程友花;唐小玲;徐立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的中文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构建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中文版《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用于评估普通科室护士对患者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方法 在原英文版《精神科护患语言和社会交往问卷》基础上,通过与问卷原作者和护理专家一起讨论、修订,经过翻译、回译、预实验检测,形成初步问卷.正式调查424名临床护士,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版《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为4个维度31个条目,内容效度为0.943,4个维度共解释63.267%的总变异;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重测信度r为0.859.结论 中文版《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普通科室护士对患者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葛莉;王冠东;张敏;郑婉玲;谢秋林;Mikael Rask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种体温测量方法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发热待查患者简便、精准、安全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 对31例发热待查患者,以自我对照法分别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口温、红外耳温仪测量耳温和体温遥测装置测量体表温度,检验三种体温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三种测量方法所测体温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遥测装置所测体表温度与水银计所测口温95%一致性界限为(-1.100,1.041),一致性界限外占比2.97%,优于另两两组合;体温遥测装置与红外耳温仪测得的体温ICC=0.246,95%CI=0.025~0.416,低于另两两组合.结论 体温遥测装置所测体表温度与水银计所测口温一致性相对较好,体温遥测装置测温可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

    作者:刁玲玲;赵晓玲;张婷婷;何媛媛;方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穴位点按联合吴茱萸奄包热敷改善喘病患者腹胀

    目的 缓解喘病患者腹胀,减轻其不适感.方法 将62例喘病并轻中度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喘病中医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点按联合吴茱萸奄包腹部热敷,3d为1个疗程,连续3~4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胀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穴位点按联合吴莱萸奄包腹部热敷可有效缓解喘病患者腹胀症状.

    作者:邹生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预适应训练研究

    目的 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庭预适应训练.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康复疗效、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分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3个月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预适应训练有利于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有助于重返家庭和融入社会.

    作者:黄惠君;郑婉玲;林敏;郑红秀;吴开文;林天安;高秉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护理工作负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人因工程概念,分析其在护理工作负荷测量中的应用,突出“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必要性和作用,指出在护理工作负荷测量管理中运用人因工程原理,对完善工作负荷测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满足护士价值取向及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琴;朱静;王迪;宋玉磊;柏亚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联合质控提高胸腔镜灭菌保养效果

    目的 提高胸腔镜器械处理质量和应用效率.方法 将常规管理下的2 745个胸腔镜手术包设为对照组,采用联合质控的3 885个包设为联合质控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联合质控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成立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联合质控小组,制定胸腔镜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对两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落实胸腔镜接收、检查、清洗、消毒、包装、灭茵、转运和使用后预处理措施,定期总结分析,循环往复,无缝监管.结果 联合质控组灭菌包包装处理缺陷率(除外尖锐器械无保护套)显著低于对照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联合质控有利于提高胸腔镜清洗灭菌处理质量,确保手术按计划完成.

    作者:夏广惠;武广红;孙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院外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外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自我照护的真实体验,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3例院外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的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现象学方法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对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缺乏正确认知,血糖监测及给药不规范,专业支持欠缺及自我应对不足,面临多重压力4个主题.结论 糖尿病患者自我照护能力不足,缺乏有效信息,且心理压力大.需完善延续性护理模式,健全社会支持服务系统,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

    作者:杨晓飞;关守萍;欧杨;苏恒;张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家庭管理方式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家庭管理方式,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名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资料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乐观适应型、茫然忍耐型及消极压抑型家庭管理方式3个主题.结论 患儿家庭管理方式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重视评估其家庭管理方式和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改进家庭管理方式,从而改善结局.

    作者:陈潇;张玉侠;顾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机应用软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

    目的 探究手机应用软件用于指导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对患者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研究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居家运动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机APP指导及监督患者居家运动.于干预前、干预6周及12周时测评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干预6周及12周时的正常步速、快步速、生活质量评分随着干预时间变化呈增加趋势,10次重复坐站试验时间呈降低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手机应用软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可提高其体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铌;郑桂琼;李小梅;欧阳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在婴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婴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 将200例0~1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行股静脉采血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袁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抽取血标本成功率、采血时间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0~1岁婴儿,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可显著提高一次成功率,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巴合藏;刘新平;张英;薛荣琰;王晶;李茗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病房与ICU护士联合术前访视预防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ICU谵妄研究

    目的 降低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ICU谵妄发生率.方法 将325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61例、观察组164例;对照组由病区护士于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手术相关宣教;观察组成立病区ICU护士联合宣教小组,于患者术前共同进行术前宣教与访视.于患者从ICU返回病区第3天及出院当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病房与ICU护士联合术前访视可有效降低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ICU谵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毛艳;徐瑾;侯贺惠;李萍;朱骏莹;程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平山病患者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护理措施的改进

    目的 提高平山病患者手术与康复效果.方法 将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60例平山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组成医护小组,术前护理中融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后强化、细化和量化体位护理、术区护理、取骨区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结果 改进组术后取骨区疼痛评分、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12个月功能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作者:刘懿;梁静娟;管韵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肿瘤晚期患者PICC术后局部按摩预防肢体肿胀

    目的 预防肿瘤晚期患者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方法 将125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PICC置管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设计9步肢体按摩法为患者按摩.连续3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1例肢体肿胀,无血栓形成者;对照组发生8例肢体肿胀,其中1例血栓形成.两组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晚期患者,术后即行规范化肢体按摩,可有效预防肢体肿胀发生.

    作者:马娜;程娇新;胡婷婷;欧小红;高明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在本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模式在本科护生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模式带教.出科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能力,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好评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手术室护生实施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模式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时丹;吴荷玉;胡娟娟;刘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