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行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张燕;杨荆艳;徐丽芬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狭窄, 腹腔镜, 舌黏膜补片, 输尿管成形术, 护理
摘要:对10例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肠道准备、术后口腔及饮食护理、切口及导管护理,加强误吸、出血、漏尿等并发症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术后出现漏尿,经营养支持和腹腔充分引流,手术后18 d和21 d漏尿停止.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情分级及分区处置在烧伤急诊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病情分级及分区处置在烧伤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收治的730例烧伤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收治的754例烧伤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实施病情分级及分区处置,即应用烧伤急诊患者病情评估表进行分诊,将患者病情分为Ⅰ~Ⅳ级,并划分到相应区域进行救治.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烧伤急诊科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实施病情分级及分区处置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证烧伤急诊患者护理安全,提升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烧伤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者:谢滔;封雪;董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IBM技巧模型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用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泌尿外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未按时换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患者按时换管,减少并发症.

    作者:乔够梅;陆筱钒;陆皓;程魏弟;李晓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和效果,为麻醉专科护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名同等学历新进护士随机分为常规培训组和专科培训组各5人.常规培训组由麻醉专科住院医师带教1个月后进入临床工作,专科培训组接受为期3~5年的麻醉专科护理培训.将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7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分别由常规培训组及专科培训组护士给予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维持期和苏醒期麻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生对专科培训组麻醉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常规培训组的满意度(P<0.05,P<0.01).结论 进行麻醉专科护理培训后的护士可更好地完成临床麻醉围术期护理,提升麻醉优良率,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和外科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孙贵芝;方郁岚;卢光奎;张卉颖;何绮月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及康复行为的纵向研究

    目的 了解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及康复行为现状,为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NRS疼痛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及自制的康复行为调查表对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于出院时、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周、1个月及3个月ADL评分及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坚持腰背肌锻炼及佩戴围腰的患者出院3个月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未坚持腰背肌锻炼及未佩戴围腰者(均P<0.01).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疼痛的消除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递进过程,坚持佩戴围腰和腰背肌锻炼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冯倩茜;金三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术与介入治疗的风险管理

    目的 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针对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组建凶险性前置胎盘团队,制定应急预案及转运流程,建立复合手术临床路径、介入、产科及外科手术依次进行并无缝对接,做好术中配合及新生儿X射线控制及护理,加强环境与麻醉管理等.结果 22倒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术中出现难治性出血,出血量约5 000 mL,切除子宫后转危为安;22例新生儿存活.结论 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患者,以团队的力量展开救治与风险管理,有利于手术高效有序进行,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陈廷静;罗巧玲;卢蓉;张霞;孙秀梅;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应用HFMEA促进急诊抢救室用药流程信息化的实践

    目的 探讨应用HFMEA促进抢救室用药流程信息化的效果,保证急诊用药安全.方法 对2014年1~12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5 205例患者使用抢救室常规用药流程,2015年1~12月的5 804例患者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抢救室用药信息化再造流程.结果 实施抢救室用药信息化再造流程后,急诊科护士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抢救室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应用HFMEA促进抢救室用药流程信息化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及急救品质.

    作者:陈秋菊;刘瑛;黄萍;陈雁;方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自制颅脑引流固定枕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应用

    目的 防止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引流管滑脱,提高引流效果.方法 将105例颅脑损伤术后置管引流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置管引流固定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自制颅脑引流固定枕用于引流管固定.结果 干预组引流管滑脱发生率、置管时间及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颅脑损伤术后置管引流患者采用颅脑引流固定枕,可防止引流管滑脱,减少术后出血量及缩短置管引流时间,有利于促进康复.

    作者:刘萍;朱正刚;万雪梅;赵志红;苗向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药熏洗疗法用于慢性下肢溃疡的研究进展

    介绍慢性下肢溃疡的病因病机、中药熏洗疗法及其作用,分析中药熏洗疗法应用于慢性下肢溃疡的实施要点、效果评价及疗效,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张莹;周文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新毕业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新毕业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为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215名新毕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毕业护士的职业认同均分3.32±0.36,职业生活质量均分3.66±0.42;职业认同与职业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新毕业护士职业认同及职业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下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越好,职业生活质量越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新毕业护士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职业生活质量,以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姜丹;黄惠根;谭惠仪;王莲英;徐朋;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智能腕表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智能终端和可穿戴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智能腕表已经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智能腕表在老年人的跟踪定位、健康监测、跌倒监测、运动状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智能腕表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以期为智慧养老应用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洪佳静;王颖;毛海娟;徐玲玲;曹世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专科护士主导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

    目的 总结专科护士主导的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经验.方法 将62例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行Soave 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专科护士评估、参与加速康复外科计划制定,组织培训并指导落实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计划.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拔除各引流管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专科护士主导的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加速康复外科实践,能促进患儿术后早日康复,确保加速康复外科的顺利进行,保证患儿术后安全.

    作者:朱丹;卞荆晶;胡露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门诊导诊服务品质改进

    目的 提高门诊导诊服务品质.方法 通过了解108名中层干部就医体验,找出门诊导诊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导诊服务改进,包括明确导诊人员责任、规范服务礼仪、建立标准化沟通流程、深化优质服务、加强导诊人员培训等,比较改进前后导诊服务质量及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导诊服务质量、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 导诊服务品质改进有利于提高导诊服务质量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容;邵梦娟;李质;杨晓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同质医疗工作模式对护士工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同质医疗工作模式对护士学习与工作主动性的影响.方法 以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同质医疗工作模式1年后进行工作能力与质量的评价.结果 实施同质医疗后护士专科理论、基础理论考试得分、论文发表篇数,业务学习出勤率、护理质量评价及患者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同质医疗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护士工作、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工作能力及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乐革芬;易汉娥;李素云;詹昱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腹腔镜下行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对10例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肠道准备、术后口腔及饮食护理、切口及导管护理,加强误吸、出血、漏尿等并发症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术后出现漏尿,经营养支持和腹腔充分引流,手术后18 d和21 d漏尿停止.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张燕;杨荆艳;徐丽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介绍谵妄的定义、分型、风险因素分类及评估工具,并系统综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包括以Lo-gistic回归分析为基础、以要因计分为基础、以打分卡为工具筛查及自动化病房独立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提供参考.

    作者:谈莉萍;段霞;王毅;庄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乳腺癌幸存者复发恐惧的研究进展

    介绍乳腺癌幸存者复发恐惧的定义及测量工具,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系统综述认知偏向修正、正念减压疗法、感恩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及自我效能干预5种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降低乳腺癌幸存者的复发恐惧水平.

    作者:陈丹丹;孙维嘉;刘娜;刘静泉;张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流限制训练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血流限制训练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半月板损伤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术后第15天开始,两组均接受监督指导下为期2周的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每日2次的直腿抬高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每日2次的血流限制训练.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髌骨上极6 cm及16 cm处大腿周径、平路步行速度、伸膝肌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无下肢瘀斑、肿胀、局部压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血流限制训练可改善患者术后大腿肌肉体积和步行速度、增加伸膝肌力及加速关节功能康复,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莉;李静;赵冬梅;李箭;宁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社会支持的纵向研究

    目的 调查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在患者疾病不同阶段的照顾负担和社会支持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Zarit照顾负担量表和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对146例肠造口患者的照顾者分别于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得分及照顾负担总分在4个时间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6个月的得分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均P<0.05).照顾者在4个时间点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12个月、24个月获得的家人、他人支持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均P<0.05).造口术后1个月、6个月照顾者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及照顾负担总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术后12个月照顾者责任负担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普遍存在,且社会支持不足,医护人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对策,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提高照顾水平.

    作者:董万里;宋葆云;孙晓林;郑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出院计划服务的实施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包括患者评估、计划制定、计划实施与效果评价.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结石防治与双J管留置并发症预防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延迟拔管发生率及出院后6个月双J管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用于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双J管留置并发症及延迟拔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德清;陈梅芝;唐婷;张燕;卫璠;覃德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集束化鼻饲护理预防喉切除患者胃部不适

    目的 探讨集束化鼻饲护理预防喉切除患者胃部不适的效果.方法 将117例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鼻饲护理,包括胃管的选择、鼻饲液的选择、鼻饲体位、鼻饲方式与鼻饲速度、胃残留量监测.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胃胀气、烧灼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留置胃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集束化鼻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喉切除患者术后胃部不适,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促进患者舒适.

    作者:田梓蓉;朱晓雪;梁晶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