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艳;张林;张锋镝;孙建军;张晶;鲍美娟;卢洪洲
目的 了解ICU护士自我同情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自我同情量表对浙江省21所综合性医院的50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自我同情总分(109.21±9.76)分;年龄、工作年限、月收入、工作满意情况是ICU护士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浙江省ICU护士自我同情总体水平良好;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低年资、低收入及对工作不满意护士人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其自我同情水平.
作者:温育芳;傅素靓;何美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住院治疗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60例,按中医护理方案要求,针对患者主要症状采取辨证施护措施及护理技术.结果 方案中辨证施护措施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广泛,患者对中医技术(除艾灸外)依从性、满意度均高于90%;症状护理效果好,患者认可度为78.3%~83.0%.结论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常见症状的施护效果、促进中医辨证施护及技术开展.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选择3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确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3%、96.7%,专家权威系数为0.90,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P<0.05);终形成包括结构、过程、结果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0条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论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价指标获得专家认可,能够为各级感染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提供有效的工具.
作者:郑天瑀;芦桂芝;仰曙芬;矫健梅;曹婷婷;刘树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四层绷带包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压力维持情况.方法 将9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使用四层不同类型绷带和普通弹性绷带螺旋式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时间及内踝上方压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4 h内绷带压力变化不明显,对照组4 h后压力明显降低.结论 四层绷带包扎能够提供较稳定的治疗压力,加速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
作者:刘芯君;李情洁;游进会;何春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病程日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预防便秘护理;观察组(60例)将预防便秘的相关内容设计成病程日记表格,由护士督导患者每日执行并记录.结果 两组PCI术后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评分、排便满意度、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有便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患者记录病程日记、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管理,有效降低了PCI术后便秘发生率.
作者:曾清清;李军文;郑太蓉;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某校2010级五年制高职护生104人进行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业自我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5年来,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总分均>75分,领导力、满意度、沟通交流维度及总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发展前景、护士形象、劳动报酬、理论知识是影响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的主要因素,共解释其变异的69.5%.结论 五年制高职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体较积极,各维度的变化趋势不相同,需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策略.
作者:黄芳;吴妮娟;郭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就临终决策的相关概念及临终决策包含的主要内容(拒绝复苏、生命维持治疗的选择,死亡态度,死亡地点,制定预先指示等)进行综述,探讨患者临终决策的意愿及实施情况,为医护人员作出优化的临终决策方案提供参考,改善临终关怀质量.
作者:周雯;倪平;毛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5S”管理法规范病区冰箱管理,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方法 通过现场查检的方式对医院44个病区的冰箱进行现场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5S”管理方法.结果 5S管理1年后,病区冰箱管理10项检查合格率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均P<0.01),由冰箱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差错降至0.结论 “5S”规范化管理病区冰箱,可提高冰箱药品管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作者:刘娅林;付沫;徐琴;兰美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合作型慢病随访对医方的价值.方法 将招募的180例慢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接受基于互联网的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合作型随访,对照组接受综合医院的电话随访和社区医院的社区随访.随访1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和就诊次数、两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技术水平.结果 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因慢病至专科医生处非计划性就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慢病至全科医生处的就诊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随访实施后12个月,观察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技术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慢病随访能促进随访医护人员获得更好的认可及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丽;陈上;何晓慧;杨晶晶;林赛赛;顾叶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编制测评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患者访谈、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形成试测量表,选取36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正式调查,检验量表信度和效度.结果 量表共7个维度49个条目.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786~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694%,经合并公因子组合成维度后,5个条目所属维度发生迁移,4个条目在2个维度的载荷均大于0.3.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0.853,重测信度0.879.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尚可接受,仍需完善相关鉴别力不够的条目.
作者:伍春艳;刘媛航;曾志励;梁冰林;莫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职业延迟满足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延迟满足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对温州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5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一般自我效能感、职业延迟满足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职业延迟满足可作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 提升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应引导其适当运用职业延迟满足,以提高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献明;宫本宏;张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急重症救护培训效果和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制定10种常见急重症一医三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并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医护配合度提高、抢救急重症时急救措施落实时间缩短、总抢救成功率提高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均P<0.01),急诊护士对培训效果评价高.结论 一医三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培养急诊护士,提高团队救护能力和配合度,提高急救效果和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夏莹;陈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特征.方法 应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对103例酒精依赖患者和10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评.结果 酒精依赖患者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均P<0.01);酒精依赖患者的每日饮酒量与执行功能的工作记忆、情绪控制显著正相关(均P<0.05);执行功能的情绪控制是酒精依赖的危险因素(OR=1.375,P<0.05).结论 酒精依赖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受损明显,饮酒量越大的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也越大;情绪控制不良是酒精依赖的危险因素.
作者:史振春;曹枫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Yuan Haobin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单位的医院社区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由二级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延伸护理1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年.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在时间、分组及时间和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二级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延伸护理,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预后.
作者:顾叶;刘玲;敖丽;胡善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45名实习护生进行叙事教育,包括欣赏文学作品、音乐、人文励志电影,书写反思日记,分享人文关怀故事等.分别于临床实习前、后对其人文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采用多种方式的叙事教育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袁金蓉;刘义兰;杨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对一病情告知干预对HIV感染父母社会支持和压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HIV感染父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由经过心理学培训的护士实施3次一对一的病情告知技巧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第4周、第12周观察组信息和情感支持增加,感知压力与病情告知压力降低(均P<0.05).结论 病情告知干预能提高HIV感染父母的社会支持,减轻其感知压力和病情告知压力.
作者:孙美艳;张林;张锋镝;孙建军;张晶;鲍美娟;卢洪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控制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娄底市某中学2 436名学生中筛查超重肥胖者,采用体质量控制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2名达到超重肥胖标准,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7.32%;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控制行为总分(47.23±8.84)分.体型类别、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家里是否有锻炼设备、体质量自评、节假日静坐时间是其体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中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体质量控制行为状况一般,应根据其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其建立正确有效的体质量控制行为.
作者:李幸;周乐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瘫婴幼儿家长的照护体验及应对,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2名脑瘫患儿(年龄≤3岁)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 共提炼4个主题:照护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慢性悲伤,部分家长获得积极心理成长;常用的应对策略是回避与压抑、保持积极乐观;期待医护支持.结论 了解脑瘫患儿家长照护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及其应对措施,有助于医护人员从不同角度提供有效干预,促进其积极心理调适.
作者:周春聪;董超群;刘一苇;宋莹;陈婷婷;邵佳淼;肖盼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进食管理的效果.方法 组建多学科团队,对40例年龄≥80岁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进食管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形成2个螺旋式循环.结果 干预后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升高,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每周呛咳次数和进食量改善(P<0.05,P<0.01).结论 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法开展安全进食管理,有助于高龄吞咽障碍患者维持营养状况,减少呛咳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李敏;王峥;韩维嘉;陆士银;方雅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