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市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分析

王冬叶;张万里;项少梅;许晓敏;方建梅

关键词:社区护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温州市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温州市三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注册护士201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分为3.49±0.7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量表的3个维度中,急救能力得分高,综合能力次之,应急知识得分低.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和职称是影响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温州市社区护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不同层次的社区护士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同形式的培训,从而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双重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

    对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双重损伤的11例患者采取手术重建结构连续性.术前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肩部损伤和合并伤的病情做好护理评估,术中协助取漂浮体位,及时变换手术体位,根据不同的复合骨折准确传递器械,保证手术顺畅进行.结果11例手术过程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据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可1例.提出缜密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蔡连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42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经过2轮咨询,终确定护理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重症急救护理技能、中医护理技能4个方面的核心护理技能.其中,基础护理技能领域包含18个方面共97项具体的核心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领域包含7个方面共32项具体的核心护理技能;基本重症及急救护理技能领域包含2个方面共11项具体的核心护理技能;中医护理技能方面共包含15项具体的核心护理技能.结论 护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的构建,为现阶段本科护理技能教学项目的确定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促进护理技能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作者:邓伟;马小琴;陆旭亚;叶红芳;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 98例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与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由心理咨询师以面授形式行认知重建、行为强化训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膀胱肿瘤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乔够梅;张晓丽;陆皓;李娟;陆筱钒;闫素芝;汉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用于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了解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现状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分析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用于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上海、南京、武汉、深圳、杭州和重庆地区6所医院就诊的669例先心病婴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体格测量.结果 共筛查出营养低风险婴儿184例(27.5%),中度风险356例(53.2%)及高风险129例(19.3%);各营养风险组身高别体质量、年龄别身高及急慢性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营养风险程度越高,其急慢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高(P<0.01);该筛查量表的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37.4%,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结论 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较高,STRONGkids量表用于先心病婴儿营养风险筛查具有可行性.

    作者:张慧文;顾莺;王慧美;浦凯;朱卉敏;潘晓兰;易敏;唐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的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门诊及住院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服务的需求状况,为学校开展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怀化市3所教学医院的住院及门诊患者946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服务需求问卷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86.26%患者需要护生提供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希望获得的临床志愿护理服务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健康教育、引导服务、协助外出检查及心理辅导;约45%的患者希望志愿护理服务的人员、内容相对固定,59.73%对服务时间段无特殊要求.结论 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学校需根据患者需求制定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计划,切实为患者提供帮助.

    作者:蒲雁;黄瑞瑞;陶莉;李荔;余淑嫒;杨肖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喉气管疾病患儿经皮扩张气管造口局部皮肤护理措施的改进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在喉气管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2例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患儿按其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25例、改进组27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换药;改进组自制软泡沫保护带固定气管套管、用美皮康银敷料按需换药等.结果 置管期间改进组患儿换药次数、皮肤破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局部皮损、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瞿颖华;王怡沁;巩树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舌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舌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舌癌手术患者于出院前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发放语音康复训练手册,安排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电话回访等.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存质量头颈部癌特异量表(EORTC QLQ-H&N35)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H&N35多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舌癌手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生活信心,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育珍;王彩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侧卧位对胸外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侧卧位应用于胸外手术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安置,观察组实施改良体位安置,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侧卧位可以有效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认知,探索降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50名产后回院随访的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知识问卷调查,并选择其中11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相关认知、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 产妇对盆底功能知识总得分为(64.61±10.73)分.得分高的3个条目为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粪失禁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脱垂后有下坠感休息后减轻;得分低的3个条目为增加腹压来排尿属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排尿不尽感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锻炼方法.访谈中产妇认为盆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来源仅限于孕妇学校及产后出院宣教;对产后性功能关注较少,不了解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相关性.结论 产妇对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功能及锻炼认知不足;对产后盆底锻炼及产后性生活需求不高,主要受到自身认知、产后哺乳、家庭支持系统及专业指导的影响.护理工作者应对产妇采用多元化盆底功能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评价,指导产妇建立产后性生活与盆底功能的正确观念.

    作者:张紫琪;廖碧珍;李明慧;杨亚宁;徐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股动脉穿刺压迫约束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约束带在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96)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常规在股动脉穿刺点用弹力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的基础上使用沙袋压迫止血6h,观察组在股动脉穿刺点使用自制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两组患者均下肢制动24 h.比较两组术后约束相关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皮肤过敏反应及排尿困难发生率均为0,皮下淤血和血肿、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股动脉穿刺压迫约束带使用安全有效,且护理操作简单.

    作者:陈春萍;潘莉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从心理弹性的定义、测评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探讨护士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开展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应首先明确界定心理弹性的内涵,研制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加强质性研究与纵向研究等.

    作者:鲁浩;章雅青;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行Ⅰ期或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并发顽固性胸腔积液的28例患者,在积极改善心功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缓解上腔静脉梗堵综合征,必要时进行胸膜固定治疗的护理,加强引流管护理和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27例治愈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陈丽芳;梁巧容;简丽媛;杨丽玉;蓝丽琼;杨满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荧光标记法的综合管理提高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成立三级质控管理小组,规范消毒员培训与考核,用荧光标记法评价清洁消毒效果并与绩效挂钩.结果 实施综合管理后,手术间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拭子细菌培养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应用荧光标记法评价手术间物体表面清洁效果并实施手术室环境监控综合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间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

    作者:常后婵;戴红霞;别逢桂;钟爱玲;徐朋;邹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发展及护理管理策略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求手术室在时间、空间、人力、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并对术中紧急情况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者回顾机器人手术的发展,了解其应用的领域及特点,提出建立专业团队,合理规划空间、时间,注重细节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做好器械管理,加强手术室护士培训考核,提升故障分析能力等管理策略.

    作者:李雪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手术患者误吸

    目的 识别桥小脑角肿瘤手术患者进食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改进围手术期误吸预防策略.方法 成立桥小脑角肿瘤误吸预防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桥小脑角肿瘤围手术期预防误吸的各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急值(RPN),查找误吸预防策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误吸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护理.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实施FMEA后桥小脑角肿瘤手术患者误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失效模式RPN值由实施前的210~448分降低至72~160分.结论 FMEA模式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有利于降低术后误吸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戚春霞;厉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对148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得分(64.3±18.2)分;年龄、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和抑郁是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了解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数据时代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介绍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大数据将对护理信息化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护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影响以及对护理信息系统的优化作用,思考如何将大数据与护理信息化有机结合,使大数据能够通过护理信息平台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冰冰;吴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士工作投入与辱虐管理及心理授权关系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寻护士感知到的辱虐管理、心理授权和工作投入的现状,明确三者的关系模型.方法 采用辱虐管理问卷、心理授权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对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2名临床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辱虐管理、心理授权与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辱虐管理既能直接预测护士的工作投入(β=-0.21,P<0.01),还能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工作投入(β=-0.27,P<0.01).结论 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护士长辱虐管理领导行为,同时通过加强护士心理授权的感知来增强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

    作者:别立媛;郑秋兰;刘世卿;范宇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州市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温州市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温州市三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注册护士201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分为3.49±0.7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量表的3个维度中,急救能力得分高,综合能力次之,应急知识得分低.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和职称是影响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温州市社区护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不同层次的社区护士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同形式的培训,从而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作者:王冬叶;张万里;项少梅;许晓敏;方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高其共情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长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76.77±4.28)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28.03±6.58)分,去人格化(11.74±4.32)分,个人成就感(24.57±8.21)分.护士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观点采择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换位思考与去人格化呈负相关,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共情能力偏低,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护士的人际关系,提高护士共情能力,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作者:李娜;童川;张明;李文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