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岚;王湘;李君;张运梅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践对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组建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前后3 017例及3 104例营养支持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营养支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由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施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肠内及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专科小组成立后1年开展营养相关的小组活动1 6次、肠内及肠外营养督查1 25例次.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组建可有效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合理、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
作者:曹岚;王湘;李君;张运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30 d、60 d、100 d对8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进行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上臂围(MUAC)、腰围(WC)等人体学测量,同时测量脂肪组织(FM)、体脂百分比(%BF)、去脂组织(FFM)及去脂组织百分比(%FFM)等人体成分,并进行生化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测量,比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改变.结果 人体学测量结果显示,在移植后100 d内患儿体质量、BMI、TSF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在移植后30 d降至低点,然后逐渐上升(P<0.05,P<0.01),WC在移植后100d内持续升高(P<0.01);人体成分测量结果显示,%BF、FM在移植后60 d内明显升高(均P<0.05),%FFM在移植后60 d内显著降低(P<0.01);生化测量结果显示,ALB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PreALB在移植后60 d内显著上升(P<0.01).结论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 d内,多数人体学及人体成分测量指标下降;而在移植后60 d则存在FFM丢失和FM不断蓄积的现象.不建议将ALB和PreALB作为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
作者:张冰花;沈南平;吉铭静;陈萍;何梦雪;洪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咸宁市社区52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血压监测、血糖监测、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健康指导、服药健康指导及心理支持分别占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前6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患病种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较大,高龄、患慢性病数目多、ADL能力低、文化程度及收入高的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更高.
作者:孔令磷;赵梦遐;鲍翠玉;罗菊英;张志霞;汪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专科护士的选拔和管理方法,为合理选拔和使用专科护士提供参考.方法 医院设立专科护士岗位,通过确立专科护士任职资格,以竞聘方式选拔专科护士,签订岗位职责,加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使专科护士在临床一线发挥大作用.结果 2008年以来,护理部设定21个专科护理岗位,共聘任专科护士56名,具有7个专科护理实训基地,为上海市培养450余名专科护士,具有3个专科护理门诊,年门诊量约2万人次,专科护士申请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结论 基于胜任力的专科护士选拔和使用,使专科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护理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医院专科护理的发展.
作者:顾妙娟;蒋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菜单志愿服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泰安市1个社区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另1个社区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菜单志愿服务式健康教育.干预开始及6个月后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FBG、2hPG、HbA1c及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菜单志愿服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
作者:陈晓凤;郭茹茹;展恩欣;李启明;崔栋;焦青;董蓉蓉;薛雅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开发适用于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素养量表,进行条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方法 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作为编制量表的基本理论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确定问卷.对44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分析问卷的信效度.结果 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2,总量表重测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及分半信度依次为0.73、0.70和0.77,量表经因子分析,提取基本知识和理念(19个条目)、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2个条目)、基本技能(20个条目)3个维度,累积解释总方差的58.24%.结论 青少年健康素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价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
作者:毛婷;李春玉;魏保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乐观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245例,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乐观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乐观心理平均得分130.74±19.23,得分率69.17%;不同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家庭成员关系的患者其乐观心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可解释糖尿病患者乐观心理变化的25.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乐观心理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高、人均月收入高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乐观心理.
作者:赵振华;乔建歌;杨青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老年病区医养结合的运行机制及实践效果.方法 在老年病区(5个护理单元,236张床位)实施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每个护理单元设住院医疗(医)和托护养老(养)床位,医生根据患病老人病情变化和康复进程进行动态评价及医养互换.统计2013、2014年276例、290例入住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2年均未发生用药错误;2013、2014年分别发生坠床、非计划脱管等相关安全事件24、1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6.21%~9.78%,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2.51%、97.36%,床位使用率在98%以上,病区收支结余2年合计为105 202元.结论 老年病区实施医养结合运行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患病老年人医疗及养护问题,社会满意度高.但资源偏紧张的问题仍然存在,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来不断完善.
作者:余梅;戴夫;于卫华;徐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目前国内外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压力来源、影响护士压力的中介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护士掌握和应用自我压力管理方法,提高护士自身抗压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周业红;王锐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怀旧-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1名具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社区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1名)、怀旧组(30名)和怀旧联合认知行为组(30名).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健康教育,怀旧组进行怀旧治疗,怀旧联合认知行为组同时进行怀旧治疗和认知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干预4个月末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测量各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结果 怀旧治疗组及怀旧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组干预后GDS、MMSE及MoCA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怀旧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组效果优于单纯怀旧治疗组(均P<0.05).结论 怀旧治疗及怀旧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均能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怀旧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优于单纯怀旧治疗.
作者:王晓松;吕晓凡;刘梦姣;潘露;李腾腾;曾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并应用基于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的新型翻译模型.方法 以美国护理局联合委员会制定的《2011 Registered Nursing Practice Analysis Survey》为原问卷,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为基础框架,结合翻译改良准则构建适合本研究的翻译模型.结果 《2011 Registered Nursing Practice Analysis Survey》经新型翻译模型翻译后保留源问卷的分问卷形式,得到《上海市新护士实践情况调查表(问卷1)》及《上海市新护士实践情况调查表(问卷2)》,经预试验信度检测,问卷1整体Cronbach's α为0.97,问题A-实践频率为0.97、问题B-重要性为0.94;问卷2整体Cronbach's a为0.90,问题A-实践频率为0.89、问题B-重要性为0.91.结论 新型翻译模型适合应用于调查表的翻译,可解决由于文化不对等所带来的翻译困境.
作者:王晓娇;夏海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缓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压力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罗宾斯的压力模型从环境、组织、个体方面对42名临床护理教师开展压力管理1年.使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量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临床护理教师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方面和管理及人际方面压力得分、压力总分、焦虑及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干预后应对方式和核心能力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压力管理能减轻临床护理教师的压力源、压力和负性情绪,有利于提升其应对与核心能力.
作者:朱凌燕;卢惠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综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在压疮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分类、在各种不同压疮分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提出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时,应先全面地评估,因人制宜,动态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尝试联合细胞因子培养或干细胞与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有效护理创面.
作者:喻姣花;汪欢;柯卉;张学辉;刘兴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护理教育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大陆高职护理教育实际,提出在护理教育中应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冯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DCA联合SDCA用于安全给药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PDCA制定“病区安全给药考核标准”,应用SDCA对标准中涉及的药物储存、医嘱处理、药物配制查对和床边给药四方面进行标准化质量控制和维持.结果 从2014年第1季度到2015年第3季度,药物储存、药物配制查对、床边给药、医嘱处理环节存在缺陷的科室占所检查科室的比例分别由20.29%、20.29%、37.68%和18.12%下降至0、2.17%、14.49%和3.62%,接近差错发生率和给药差错发生率由0.02%和0.07%下降到0和0.04%.结论 PDCA联合SDCA用于安全给药质量管理,可逐渐降低安全给药环节缺陷发生率、差错发生率和接近差错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流程化管理在危重症患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作用,保障患儿转运安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儿科急诊院内转运的626例危重症患儿为对照组,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院内转运的758例危重症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观察组采用流程化管理方法转运,包括制定危重症惠儿院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加强转运前、转运中及转运后的流程化管理等.比较两组患儿一次转运成功率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均一次转运成功,对照组621例一次转运成功,5例实施二次转运成功,观察组一次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发生不良事件21例,对照组为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将流程化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的管理与实践中,使转运医疗行为制度化、流程化,能够有效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规避转运风险,为患儿安全转运提供保障.
作者:杨红霞;余艮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程预约服务在层流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实施融入全程预约服务的人文关怀护理.于出室前评价两组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及住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责任护士工作满意度及住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全程预约服务的运用,可进一步深化病房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及住院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袁婷;高磊;陈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糖尿病相对性风险感知问卷对26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相对性风险感知总得分2.55±0.37,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担心3.39±0.51,相对性环境风险2.84±0.39,个人风险控制2.74±0.47,乐观性偏差2.52±0.67,个人疾病风险2.17±0.78.女性及文化程度高者感知的个人风险控制和乐观性偏差显著高于男性及文化程度低者(P<0.05,P<0.01),非在岗者的担心水平显著高于在岗者(P<0.05).相对性风险感知总分与病程呈正相关(P<0.01),个人风险控制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0.05),个人疾病风险与年龄、病程呈正相关(均P<0.01).乐观性偏差、病程、年龄、个人风险控制、担心、家庭月收入是个人感知的疾病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感知水平偏低,应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和疾病临床特征,采取有效的健康风险沟通和个性化健康干预.
作者:聂蓉;徐嘉琪;张红菱;毛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5例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给予HLH-2004方案治疗,并开展有效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症状管理、用药护理及心理干预.结果 46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未发生压疮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系统的护理评估及专科护理管理能有效促进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预后及康复.
作者:阮海涛;徐丽;罗丹;黄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1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并发急性肾损伤在粒细胞缺乏期行床边CRRT的护理,治疗前做好患者、环境及物品准备,治疗过程中采取多学科协作,做好容量管理、枸橼酸钠抗凝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治疗间歇期给予导管护理、预防感染及出血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艾燕;周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