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梅;石利平
目的 探讨团队式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疾病态度与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与管理,观察组采用团队式授权教育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知识、疾病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高,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团队式授权教育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方面优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赵秀君;张力辉;高俊香;穆攀;康烁;秦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将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到病区保洁人员管理,以提高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方法 护士长运用柔性管理理念对保洁人员进行管理:从改变称呼,尊重保洁人员开始;帮助保洁人员建立自信心和荣誉感;把保洁人员当成科室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关心保洁人员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建立激励机制;护理管理者为保洁人员争取福利待遇.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后,保洁人员的服务质量合格率提高(P<0.05);患者对保洁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实施后保洁人员对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人性化、增加自信心、增加荣誉感、提高积极性、提高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可提高保洁人员工作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作者:孙丽;胡德英;吴晓燕;胡雪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对提高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外籍患者面临的困难问题”调查问卷,对上海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60名护士进行调查,同时应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需求及评价问卷”对256例外籍患者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护士语言交流障碍、隐私保护不够、宗教信仰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了解、尊重风俗禁忌不够、社交礼仪不了解、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缺乏7个问题,对护士实施跨文化护理问题管理措施干预,包括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系列培训、保护隐私制度及尊重宗教信仰实施细则等规范的实施、跨文化护理质量监控及预警等,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及管理干预.干预后再次抽取198例外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护士护理外籍患者面临的困难问题显著少于干预前,护理外籍患者案例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外籍患者对跨文化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显著少于干预前,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问题管理模式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跨文化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彭幼清;俞海萍;张晓莉;张莉萍;姚蔓玲;马丽莉;吕颖;季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逆商现状,并探讨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为开展逆商教育、提高逆境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路西版逆商量表对212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护生逆商总分为(69.5±6.3)分,人数集中的分数段是50~69分和70~89分.逆商总体水平及各部分得分与护生护理专业课、人文课的平均成绩无相关性(均P>0.05);仅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成绩与才能欲望、信念与信仰及总体逆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应对逆境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者应重视逆商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加强其逆境应对能力.
作者:张琪;庞书勤;严培晶;李绵利;吴异兰;陈丽香;李婉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名低年资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职业生涯自我管理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13.58±4.03)分,处于较低水平;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得分为(40.38±11.40)分,处于中等水平;成就动机得分为(17.44±9.34)分;平均月收入、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学历、成就动机是低年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整体水平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制定措施以提高低年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
作者:孔婵;高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阐述了引导性反馈的概念、标准,介绍了护理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的促进者、内容及方法、进行引导性反馈的时间及环境、理论框架,以期为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实践者在模拟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引导性反馈提供参考.
作者:刘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观察反思教学法对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某医药院校医学生132名进行为期2周的护理见习,在落实护理见习计划的同时注重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即在传统护理见习带教的基础上,要求医学生观察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表现,观察结束后书写人文关怀在临床中体现的反思报告,再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与总结.结果 护理见习结束时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见习前(P<0.05,P<0.01).结论 观察反思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龚礼敏;张雅丽;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心内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心内科病区设置沟通服务岗,选取5名护士轮流上岗,加强患者入院、出院、出院后的服务和沟通咨询;深入病房倾听患者陈述,解答患者疑问;收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改进工作流程.1年后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沟通服务岗后,患者满意度由91.24%上升至97.19%,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89.25±2.75)分上升至(94.45±1.8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疗纠纷和投诉2012年4起,2013年未发生.结论 病区设立沟通服务岗有利于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李华英;王小玲;温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患者住院时间分组,将2013年7~12月入住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1~6月入住上述科室符合入组标准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失禁护理常规进行预防护理,观察组按照“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为24.77%,其严重程度得分为2(2.00,4.00);观察组发生率为4.45%,其严重程度得分为2(1.25,3.5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的应用,为失禁患者提供规范化护理,可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亚梅;石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程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全程动态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衰急性发作次数及心衰死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程动态管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阐述了磁性医院的内涵,介绍磁性医院认证体系模型(即转换型领导,组织结构授权,示范性的护理专业实践,新知识、创新和改进,实证结果)及磁性医院申请资格、认证程序.提出需借鉴磁性医院认证体系的模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护理工作环境认证体系,变革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倡导专业自主与多学科合作,强化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建设,以构建健康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效果.
作者:李乐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有效控制血压.方法 将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社区高血压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根据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即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信念培养及行为指导,持续干预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提升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态度和信念,促进其采取健康的行为,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汪清秀;孙旭文;石鸿艳;韦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同伴教育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两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同伴访谈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伴访谈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一名同伴教育者运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患者进行访谈,干预前和干预5个月末比较两组患者对胰岛素看法及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胰岛素使用态度得分及胰岛素使用相关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同伴教育者运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可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看法、胰岛素使用相关行为,促进患者规范地使用胰岛素,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
作者:牛林艳;黄金;王丽萍;胡进;张艳;卢金邦;龚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军区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结核病区195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得分为(17.93±3.37)分,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细节行为条目得分较低;职业、教育培训、监管机制、经济因素是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主动意识较强,但较易忽视佩戴的细节行为.职业防护须重视细节行为,加大教育培训、双重监管和经济投入力度,以预防结核病医院感染,促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作者:谢媛琪;林小田;余雪松;王昱;姜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方法 在专家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预试验修改形成结构式的第1轮咨询问卷,向32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结果 三轮问卷的应答率依次为96.9%(31/32)、100%(31/31)和96.8%(30/31),专家建议率依次为77.4%(24/31)、48.4%(15/31)和26.7%(8/30).专家熟悉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和0.85.专家对74个条目达成一致性意见,涉及培训对象、机构与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和课程、结业考核5个方面.结论 设计的培训方案涉及专科护士培训的对象、机构和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结业考核5方面,培训方案可靠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有利于规范我国专科护士培训,保证专科护理人才建设和服务质量.
作者:陈凤姣;冷亚美;王颖莉;李继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护士可追溯心理档案并进行跟踪干预,以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对临床在职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依据测评结果进行分级并建立可追溯心理档案,实施三级防护心理跟踪干预.结果 SCL-90总分由干预前的175.10±10.12降至123.51±12.87,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护士从30.02%降至4.0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结论 建立可追溯护士心理档案,使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便于针对护士的心理问题制定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案,通过分级心理健康干预,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田宝文;朱劲松;都继微;王静;苏亚楠;安珍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艾滋病患者的感知歧视影响因素及相关的干预研究进行综述,其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社区干预、工作坊干预及小组培训干预等.建议在借鉴国外干预措施的基础之上,探索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真;绳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便秘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联合磁疗,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磁疗可有效解除脑卒中患者便秘.
作者:吴雪兰;盛玉琴;程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FM)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80例NICU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98.71±11,50)分,社会支持总分(38.95±6.68)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可预测性、不明确性及复杂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水平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应该重视其母亲的心理需求,帮助她们寻求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可利用资源,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张雨亭;王培红;程湘玮;彭银群;沈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管理、膳食指导、体育锻炼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基础的降脂措施,指出目前针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要点及难点,以帮助健康促进者更全面地完善血脂调整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作者:赵珺瑜;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