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
目的 探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同伴教育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两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同伴访谈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伴访谈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一名同伴教育者运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患者进行访谈,干预前和干预5个月末比较两组患者对胰岛素看法及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胰岛素使用态度得分及胰岛素使用相关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同伴教育者运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可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看法、胰岛素使用相关行为,促进患者规范地使用胰岛素,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
作者:牛林艳;黄金;王丽萍;胡进;张艳;卢金邦;龚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精神科住院并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150例按病区以均衡原则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实施保护性约束,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方法基础上,按照保护性约束流程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及解除约束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约束期间不良事件及约束相关并发症(除压疮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精神科患者实施约束流程管理,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杨梅;王红;熊海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名低年资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职业生涯自我管理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13.58±4.03)分,处于较低水平;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得分为(40.38±11.40)分,处于中等水平;成就动机得分为(17.44±9.34)分;平均月收入、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学历、成就动机是低年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整体水平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制定措施以提高低年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
作者:孔婵;高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检验中文修订版护理院治疗性环境筛查(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urvey for Nursing Home,TESS-NH)量表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系统的翻译、回译、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英文版TESSNH量表汉化、修订,确立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的内容和条目,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平均值为0.980,折半信度为0.712,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8,5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16~0.770,重测信度为0.859,不同评定者间信度为0.872;各条目在所提取的相应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5,因子分析提取的6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69.706%.结论 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治疗性环境质量水平的评价和研究.
作者:柯淑芬;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团队式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疾病态度与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与管理,观察组采用团队式授权教育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知识、疾病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高,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团队式授权教育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方面优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赵秀君;张力辉;高俊香;穆攀;康烁;秦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方法 在专家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预试验修改形成结构式的第1轮咨询问卷,向32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结果 三轮问卷的应答率依次为96.9%(31/32)、100%(31/31)和96.8%(30/31),专家建议率依次为77.4%(24/31)、48.4%(15/31)和26.7%(8/30).专家熟悉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和0.85.专家对74个条目达成一致性意见,涉及培训对象、机构与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和课程、结业考核5个方面.结论 设计的培训方案涉及专科护士培训的对象、机构和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结业考核5方面,培训方案可靠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有利于规范我国专科护士培训,保证专科护理人才建设和服务质量.
作者:陈凤姣;冷亚美;王颖莉;李继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阐述了引导性反馈的概念、标准,介绍了护理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的促进者、内容及方法、进行引导性反馈的时间及环境、理论框架,以期为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实践者在模拟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引导性反馈提供参考.
作者:刘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将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到病区保洁人员管理,以提高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方法 护士长运用柔性管理理念对保洁人员进行管理:从改变称呼,尊重保洁人员开始;帮助保洁人员建立自信心和荣誉感;把保洁人员当成科室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关心保洁人员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建立激励机制;护理管理者为保洁人员争取福利待遇.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后,保洁人员的服务质量合格率提高(P<0.05);患者对保洁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实施后保洁人员对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人性化、增加自信心、增加荣誉感、提高积极性、提高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可提高保洁人员工作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作者:孙丽;胡德英;吴晓燕;胡雪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对跌倒知识和技能掌握现况,为做好其保健服务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跌倒认知与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145名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对跌倒相关的疾病、药物、心理、个人及环境5个因素非常了解及了解的比率为14.48%~67.59%,跌倒首要应对方式选取率高者为就地扶起/直接抱起(占52.41%),学习跌倒知识与技能需求率排前2位的为医务人员的专题讲座(42.76%)和单独指导(26.20%).结论 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对跌倒认知不足,应对方式欠妥,需求专业培训.应重视和开展针对性培训,以提高照顾者跌倒认知和应对技能,更好地防范军队离退休人员跌倒的发生.
作者:陈瑜;王丽芹;刘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方法 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2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困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的问题:如何寻找可靠的用药信息、如何做到遵医嘱服药、担心服药过量、如何合理服用非处方药.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一些困惑,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以保证其用药安全.
作者:黄峥;娄小平;乔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艾滋病患者的感知歧视影响因素及相关的干预研究进行综述,其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社区干预、工作坊干预及小组培训干预等.建议在借鉴国外干预措施的基础之上,探索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真;绳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观察反思教学法对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某医药院校医学生132名进行为期2周的护理见习,在落实护理见习计划的同时注重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即在传统护理见习带教的基础上,要求医学生观察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表现,观察结束后书写人文关怀在临床中体现的反思报告,再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与总结.结果 护理见习结束时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见习前(P<0.05,P<0.01).结论 观察反思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龚礼敏;张雅丽;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程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全程动态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衰急性发作次数及心衰死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程动态管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状况,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及合理选择带教教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64名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得分为135.81±15.09,除提供良好环境和帮助解除困难维度得分率较低外,其余维度得分率均≥79%.带教5~年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带教5年内的护士(P<0.05,P<0.01),本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责任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轮班护士(P<0.01).结论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在临床关怀层面得分率较低,带教5~年、本科毕业、担任责任护士的师资群体人文关怀能力强,可作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首选人选.
作者:王诗尧;肖适崎;范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阐述了磁性医院的内涵,介绍磁性医院认证体系模型(即转换型领导,组织结构授权,示范性的护理专业实践,新知识、创新和改进,实证结果)及磁性医院申请资格、认证程序.提出需借鉴磁性医院认证体系的模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护理工作环境认证体系,变革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倡导专业自主与多学科合作,强化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建设,以构建健康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效果.
作者:李乐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军区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结核病区195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得分为(17.93±3.37)分,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细节行为条目得分较低;职业、教育培训、监管机制、经济因素是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主动意识较强,但较易忽视佩戴的细节行为.职业防护须重视细节行为,加大教育培训、双重监管和经济投入力度,以预防结核病医院感染,促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作者:谢媛琪;林小田;余雪松;王昱;姜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作者:林欢;孙春红;樊婷;姚建娜;刘芳;郭彩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五年制护理班的4个操作小组学生120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人.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对照组采取示范—练习—总结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示错法教学,即示范—练习—示错—纠错—总结.结果 试验组无菌技术、导尿术、静脉输液技术考核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中无菌技术操作中备物、铺无菌盘、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导尿术中备物、患者准备、导尿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静脉输液技术中输液前准备、穿刺输液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示错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爱伤观念和临床护理技能.
作者:龚国梅;洪迎迎;彭金;陈芬菲;陈细曲;陈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为岗前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013年及2014年423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37.19±29.74)分,条目均分为(2.49±0.54)分,处于中等水平;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得分高,为(2.69±0.58)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低,为(2.23±0.61)分;临床护理能力维度得分亦不高,为(2.36±0.60)分.结论 新入职护士各方面能力均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核心能力培训,在已有培训基础上需针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借鉴他人岗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的方法进行培训,以加快新入职护士的快速成长.
作者:欧美军;李乐之;张慧琳;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患者住院时间分组,将2013年7~12月入住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1~6月入住上述科室符合入组标准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失禁护理常规进行预防护理,观察组按照“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为24.77%,其严重程度得分为2(2.00,4.00);观察组发生率为4.45%,其严重程度得分为2(1.25,3.5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的应用,为失禁患者提供规范化护理,可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亚梅;石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