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全程动态管理, 出院指导, 生活质量,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全程动态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衰急性发作次数及心衰死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程动态管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作者:林欢;孙春红;樊婷;姚建娜;刘芳;郭彩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耳穴埋豆联合磁疗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便秘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联合磁疗,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磁疗可有效解除脑卒中患者便秘.

    作者:吴雪兰;盛玉琴;程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介绍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构架体系及构建方法,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开发与应用中的障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发和应用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新思路.

    作者:徐嘉琦;毛靖;李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军区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结核病区195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得分为(17.93±3.37)分,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细节行为条目得分较低;职业、教育培训、监管机制、经济因素是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主动意识较强,但较易忽视佩戴的细节行为.职业防护须重视细节行为,加大教育培训、双重监管和经济投入力度,以预防结核病医院感染,促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作者:谢媛琪;林小田;余雪松;王昱;姜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为岗前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013年及2014年423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37.19±29.74)分,条目均分为(2.49±0.54)分,处于中等水平;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得分高,为(2.69±0.58)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低,为(2.23±0.61)分;临床护理能力维度得分亦不高,为(2.36±0.60)分.结论 新入职护士各方面能力均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核心能力培训,在已有培训基础上需针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借鉴他人岗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的方法进行培训,以加快新入职护士的快速成长.

    作者:欧美军;李乐之;张慧琳;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科实习护生逆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逆商现状,并探讨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为开展逆商教育、提高逆境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路西版逆商量表对212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护生逆商总分为(69.5±6.3)分,人数集中的分数段是50~69分和70~89分.逆商总体水平及各部分得分与护生护理专业课、人文课的平均成绩无相关性(均P>0.05);仅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成绩与才能欲望、信念与信仰及总体逆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应对逆境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者应重视逆商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加强其逆境应对能力.

    作者:张琪;庞书勤;严培晶;李绵利;吴异兰;陈丽香;李婉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全程动态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衰急性发作次数及心衰死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程动态管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脂异常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管理、膳食指导、体育锻炼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基础的降脂措施,指出目前针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要点及难点,以帮助健康促进者更全面地完善血脂调整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作者:赵珺瑜;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患者住院时间分组,将2013年7~12月入住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1~6月入住上述科室符合入组标准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失禁护理常规进行预防护理,观察组按照“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为24.77%,其严重程度得分为2(2.00,4.00);观察组发生率为4.45%,其严重程度得分为2(1.25,3.5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的应用,为失禁患者提供规范化护理,可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亚梅;石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文修订版护理院治疗性环境筛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检验中文修订版护理院治疗性环境筛查(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urvey for Nursing Home,TESS-NH)量表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系统的翻译、回译、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英文版TESSNH量表汉化、修订,确立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的内容和条目,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平均值为0.980,折半信度为0.712,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8,5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16~0.770,重测信度为0.859,不同评定者间信度为0.872;各条目在所提取的相应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5,因子分析提取的6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69.706%.结论 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治疗性环境质量水平的评价和研究.

    作者:柯淑芬;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

    目的 了解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状况,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及合理选择带教教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64名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得分为135.81±15.09,除提供良好环境和帮助解除困难维度得分率较低外,其余维度得分率均≥79%.带教5~年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带教5年内的护士(P<0.05,P<0.01),本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责任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轮班护士(P<0.01).结论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在临床关怀层面得分率较低,带教5~年、本科毕业、担任责任护士的师资群体人文关怀能力强,可作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首选人选.

    作者:王诗尧;肖适崎;范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教学的应用

    目的 探讨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五年制护理班的4个操作小组学生120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人.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对照组采取示范—练习—总结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示错法教学,即示范—练习—示错—纠错—总结.结果 试验组无菌技术、导尿术、静脉输液技术考核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中无菌技术操作中备物、铺无菌盘、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导尿术中备物、患者准备、导尿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静脉输液技术中输液前准备、穿刺输液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示错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爱伤观念和临床护理技能.

    作者:龚国梅;洪迎迎;彭金;陈芬菲;陈细曲;陈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流程管理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精神科住院并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150例按病区以均衡原则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实施保护性约束,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方法基础上,按照保护性约束流程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及解除约束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约束期间不良事件及约束相关并发症(除压疮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精神科患者实施约束流程管理,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杨梅;王红;熊海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团队式授权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与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队式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疾病态度与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与管理,观察组采用团队式授权教育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知识、疾病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高,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团队式授权教育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方面优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赵秀君;张力辉;高俊香;穆攀;康烁;秦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病区保洁人员的柔性管理

    目的 将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到病区保洁人员管理,以提高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方法 护士长运用柔性管理理念对保洁人员进行管理:从改变称呼,尊重保洁人员开始;帮助保洁人员建立自信心和荣誉感;把保洁人员当成科室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关心保洁人员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建立激励机制;护理管理者为保洁人员争取福利待遇.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后,保洁人员的服务质量合格率提高(P<0.05);患者对保洁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实施后保洁人员对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人性化、增加自信心、增加荣誉感、提高积极性、提高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可提高保洁人员工作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作者:孙丽;胡德英;吴晓燕;胡雪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2~7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53.88±13.26)分;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及居住方式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韧性预测作用为40.90%.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韧性普遍较低,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护士需加强对肿瘤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明珠;姜玲;王静;李新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模拟教学中应用引导性反馈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引导性反馈的概念、标准,介绍了护理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的促进者、内容及方法、进行引导性反馈的时间及环境、理论框架,以期为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实践者在模拟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引导性反馈提供参考.

    作者:刘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士可追溯心理档案的建立与跟踪干预研究

    目的 建立护士可追溯心理档案并进行跟踪干预,以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对临床在职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依据测评结果进行分级并建立可追溯心理档案,实施三级防护心理跟踪干预.结果 SCL-90总分由干预前的175.10±10.12降至123.51±12.87,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护士从30.02%降至4.0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结论 建立可追溯护士心理档案,使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便于针对护士的心理问题制定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案,通过分级心理健康干预,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田宝文;朱劲松;都继微;王静;苏亚楠;安珍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沟通服务岗在心内科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提高心内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心内科病区设置沟通服务岗,选取5名护士轮流上岗,加强患者入院、出院、出院后的服务和沟通咨询;深入病房倾听患者陈述,解答患者疑问;收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改进工作流程.1年后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沟通服务岗后,患者满意度由91.24%上升至97.19%,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89.25±2.75)分上升至(94.45±1.8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疗纠纷和投诉2012年4起,2013年未发生.结论 病区设立沟通服务岗有利于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李华英;王小玲;温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FM)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80例NICU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98.71±11,50)分,社会支持总分(38.95±6.68)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可预测性、不明确性及复杂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水平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应该重视其母亲的心理需求,帮助她们寻求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可利用资源,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张雨亭;王培红;程湘玮;彭银群;沈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