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教学的应用

龚国梅;洪迎迎;彭金;陈芬菲;陈细曲;陈丽霞

关键词:基础护理, 示错法,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五年制护理班的4个操作小组学生120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人.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对照组采取示范—练习—总结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示错法教学,即示范—练习—示错—纠错—总结.结果 试验组无菌技术、导尿术、静脉输液技术考核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中无菌技术操作中备物、铺无菌盘、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导尿术中备物、患者准备、导尿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静脉输液技术中输液前准备、穿刺输液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示错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爱伤观念和临床护理技能.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沟通服务岗在心内科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提高心内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心内科病区设置沟通服务岗,选取5名护士轮流上岗,加强患者入院、出院、出院后的服务和沟通咨询;深入病房倾听患者陈述,解答患者疑问;收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改进工作流程.1年后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沟通服务岗后,患者满意度由91.24%上升至97.19%,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89.25±2.75)分上升至(94.45±1.8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疗纠纷和投诉2012年4起,2013年未发生.结论 病区设立沟通服务岗有利于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李华英;王小玲;温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困惑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方法 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2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困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的问题:如何寻找可靠的用药信息、如何做到遵医嘱服药、担心服药过量、如何合理服用非处方药.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一些困惑,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以保证其用药安全.

    作者:黄峥;娄小平;乔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脂异常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管理、膳食指导、体育锻炼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基础的降脂措施,指出目前针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要点及难点,以帮助健康促进者更全面地完善血脂调整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作者:赵珺瑜;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运用Delphi法对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研究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方法 在专家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预试验修改形成结构式的第1轮咨询问卷,向32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结果 三轮问卷的应答率依次为96.9%(31/32)、100%(31/31)和96.8%(30/31),专家建议率依次为77.4%(24/31)、48.4%(15/31)和26.7%(8/30).专家熟悉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和0.85.专家对74个条目达成一致性意见,涉及培训对象、机构与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和课程、结业考核5个方面.结论 设计的培训方案涉及专科护士培训的对象、机构和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结业考核5方面,培训方案可靠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有利于规范我国专科护士培训,保证专科护理人才建设和服务质量.

    作者:陈凤姣;冷亚美;王颖莉;李继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科实习护生逆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逆商现状,并探讨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为开展逆商教育、提高逆境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路西版逆商量表对212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护生逆商总分为(69.5±6.3)分,人数集中的分数段是50~69分和70~89分.逆商总体水平及各部分得分与护生护理专业课、人文课的平均成绩无相关性(均P>0.05);仅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成绩与才能欲望、信念与信仰及总体逆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应对逆境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者应重视逆商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加强其逆境应对能力.

    作者:张琪;庞书勤;严培晶;李绵利;吴异兰;陈丽香;李婉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文修订版护理院治疗性环境筛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检验中文修订版护理院治疗性环境筛查(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urvey for Nursing Home,TESS-NH)量表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系统的翻译、回译、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英文版TESSNH量表汉化、修订,确立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的内容和条目,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平均值为0.980,折半信度为0.712,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8,5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16~0.770,重测信度为0.859,不同评定者间信度为0.872;各条目在所提取的相应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5,因子分析提取的6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69.706%.结论 中文修订版TESS-N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治疗性环境质量水平的评价和研究.

    作者:柯淑芬;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有效控制血压.方法 将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社区高血压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根据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即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信念培养及行为指导,持续干预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提升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态度和信念,促进其采取健康的行为,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汪清秀;孙旭文;石鸿艳;韦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

    目的 了解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状况,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及合理选择带教教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64名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得分为135.81±15.09,除提供良好环境和帮助解除困难维度得分率较低外,其余维度得分率均≥79%.带教5~年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带教5年内的护士(P<0.05,P<0.01),本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责任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轮班护士(P<0.01).结论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在临床关怀层面得分率较低,带教5~年、本科毕业、担任责任护士的师资群体人文关怀能力强,可作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首选人选.

    作者:王诗尧;肖适崎;范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见习期观察反思教学法对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观察反思教学法对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某医药院校医学生132名进行为期2周的护理见习,在落实护理见习计划的同时注重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即在传统护理见习带教的基础上,要求医学生观察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表现,观察结束后书写人文关怀在临床中体现的反思报告,再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与总结.结果 护理见习结束时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见习前(P<0.05,P<0.01).结论 观察反思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龚礼敏;张雅丽;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介绍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构架体系及构建方法,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开发与应用中的障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发和应用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新思路.

    作者:徐嘉琦;毛靖;李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跌倒认知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对跌倒知识和技能掌握现况,为做好其保健服务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跌倒认知与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145名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对跌倒相关的疾病、药物、心理、个人及环境5个因素非常了解及了解的比率为14.48%~67.59%,跌倒首要应对方式选取率高者为就地扶起/直接抱起(占52.41%),学习跌倒知识与技能需求率排前2位的为医务人员的专题讲座(42.76%)和单独指导(26.20%).结论 军队离退休人员照顾者对跌倒认知不足,应对方式欠妥,需求专业培训.应重视和开展针对性培训,以提高照顾者跌倒认知和应对技能,更好地防范军队离退休人员跌倒的发生.

    作者:陈瑜;王丽芹;刘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磁性医院认证体系对我国构建健康护理工作环境的启示

    阐述了磁性医院的内涵,介绍磁性医院认证体系模型(即转换型领导,组织结构授权,示范性的护理专业实践,新知识、创新和改进,实证结果)及磁性医院申请资格、认证程序.提出需借鉴磁性医院认证体系的模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护理工作环境认证体系,变革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倡导专业自主与多学科合作,强化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建设,以构建健康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效果.

    作者:李乐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模拟教学中应用引导性反馈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引导性反馈的概念、标准,介绍了护理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的促进者、内容及方法、进行引导性反馈的时间及环境、理论框架,以期为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实践者在模拟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引导性反馈提供参考.

    作者:刘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版患者自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适用性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版患者自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abPG-SGA)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筛查中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5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用患者自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abPA-SGA、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营养筛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测量筛查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等,通过Kappa值分析一致性.结果 150例患者均完成营养筛查,PG-SGA测得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4.00%.与金标准比较,abPG-SGA与NRS2002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Kappa值分别为0.926、0.986、0.987、0.919、0.911、0.907 vs0.852、0.783、0.826、0.844、0.635、0.663.结论 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abPG-SG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均高于NRS 2002,与PG-SGA一致性较好,且简单易行,适用于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筛查.

    作者:周婉;许勤;言克莉;尹悦;孟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全程动态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衰急性发作次数及心衰死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程动态管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2~7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53.88±13.26)分;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及居住方式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韧性预测作用为40.90%.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韧性普遍较低,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护士需加强对肿瘤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明珠;姜玲;王静;李新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军区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结核病区195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得分为(17.93±3.37)分,结核病区医护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细节行为条目得分较低;职业、教育培训、监管机制、经济因素是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主动意识较强,但较易忽视佩戴的细节行为.职业防护须重视细节行为,加大教育培训、双重监管和经济投入力度,以预防结核病医院感染,促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作者:谢媛琪;林小田;余雪松;王昱;姜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问题管理模式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对提高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外籍患者面临的困难问题”调查问卷,对上海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60名护士进行调查,同时应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需求及评价问卷”对256例外籍患者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护士语言交流障碍、隐私保护不够、宗教信仰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了解、尊重风俗禁忌不够、社交礼仪不了解、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缺乏7个问题,对护士实施跨文化护理问题管理措施干预,包括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系列培训、保护隐私制度及尊重宗教信仰实施细则等规范的实施、跨文化护理质量监控及预警等,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及管理干预.干预后再次抽取198例外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护士护理外籍患者面临的困难问题显著少于干预前,护理外籍患者案例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外籍患者对跨文化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显著少于干预前,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问题管理模式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跨文化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彭幼清;俞海萍;张晓莉;张莉萍;姚蔓玲;马丽莉;吕颖;季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进展

    从生存质量的定义及测评意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常用测评量表及其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官小莉;汪晖;黄海珊;孟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作者:林欢;孙春红;樊婷;姚建娜;刘芳;郭彩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