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倩;孙煦勇;秦科;李壮江;董建辉;曹嵩;蓝柳根;李美思;黄晨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老年压疮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老年压疮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只SPF级雄性老年SD大鼠(喂养1 6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均行10%水合氟醛麻醉;模型组承受46kPa压力12h诱导Ⅲ期压疮形成;对照组不受压.两组均实施安乐死后取标本.观察受压皮肤肌肉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肌组织中SDF-1、白细胞介素-6(IL-6)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 电镜下模型组疮缘皮下结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蜡样变性、自溶.模型组SDF-1、IL-6及MP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老年大鼠受压皮肤肌肉组织中SDF-1含量明显增高,其可介导炎症反应,对压疮的发生可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艳;张穗;陈慧敏;刁波;熊毅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和归纳国内外有关头颈癌颈 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康复的研究报道,认为颈淋巴结清扫本对头颈癌患者肩功能及生存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显著而持久,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术后肩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将来的努力方向是综合医疗、护理、康复三方的力量合作,谨慎地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探索早期预防性肩功能康复锻炼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作者:吴沛霞;彭峥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对永久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首次行永久肠造口手术出院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出院时、6个月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中文版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和造口社会适应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首次行永久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水平.
作者:朱文娟;吴爱玲;杨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患者发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不良妊娠患者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25例不良妊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6.o%.社会支持总分42.86±6.70,应对方式6个分量表均分0.46~0.7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解决问题、自责、客观支持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孕周、自责应对方式为危险因素,客观支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干预,防止抑郁的发生.
作者:徐彬彬;程云;钱苗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入院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4年1~6月入院460例患者中发生2例身份错误信息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改进入院流程,改进客服人员、医生及护士工作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等对策.结果 实施改进流程和加强管理后收治的347例患者,未发生身份信息错误.结论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可收到良好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作者:陆琳;李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换泵双泵并行适宜时间.方法 将85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多巴胺>10 μg/(kg·min)的患者,采用双泵法更换多巴胺微量泵;预设双泵并行时间为3s;关闭原通路观察1 min,以血压波动<10%以内为准,确定患者双泵并行适宜时间.结果 85例患者双泵并行时间为(3.24±0.59)s,95%CI为2.60、4.60;更换多巴胺微量泵前后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患者,可设置为2.60~4.60 s作为双泵并行适宜时间.
作者:吴荣;石丽;余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阳性患者行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加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加强介入栓塞术后护理、肿瘤切除术后护理、出血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特殊感染的控制,适时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住院33 d,切口I期愈合出院;出院后外院定期随访,经电话联系,未发现肿瘤转移,生活质量好.提示联合治疗与系统的精细护理,有利于提高效疗.
作者:何林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8例开胸术后乳糜胸患者采用50%葡萄糖溶液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结果 6例灌注3~5次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后治愈.提出乳糜胸是胸外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需仔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日首例手术延时开台率.方法 组建品管圈,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对912例日首例手术未准时开台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落实改进目标及措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效果.结果 日首例手术开台延迟率由原来的42.86%下降至12.04%,目标达成率为109.95%,进步率为71.97%;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解决问题等8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长.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日首例手术延时开台率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宋杨;李慧影;郭宏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从ERK/MAPK通路的角度探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药膳组(药膳灌胃)、模型组(白粥灌胃)、空白组(白粥灌胃)各16只,于实验第7天,药膳组和模型组行氟尿嘧啶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胃肠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化疗后第1天和第8天,每组各随机抽取8只大鼠处死后取回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化疗后第1天,模型组连接蛋白显著下降(均P<0.05),空白组各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或相对低于同期药膳组和模型组水平(均P<0.05);化疗后第8天,药膳组Claudin-1连接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空白组(均P<0.05),模型组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芪药鸡金粥可调节大鼠肠道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机械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可能是通过ERK/MAPK通路的活化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谢丽霞;陈锦秀;吴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恶心、呕吐是妊娠妇女特有的且常见的早孕反应,是严重的早孕反应形式,是导致活产儿孕妇妊娠期间住院治疗的第二位疾病.妊娠恶心、呕吐分为轻度妊娠呕吐、伴代谢障碍的妊娠剧吐、晚期妊娠剧吐、其他疾病导致的妊娠剧吐、其他不明妊娠剧吐.研究表明妊娠剧吐主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激素、遗传等有关,其对围生期胎儿及出生后子女都有影响,严重者能够导致孕妇体质量快速下降、营养失调和脱水,终可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焦雪静;郭利洁;梁靖;李文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为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实地调查及查看原文献的方式调查荆州市7所二级医院2010~2012年护理人员现况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 7所二级医院有床位4 795张,有护士2 567人,其中一线护士1 827人,一线护士床护比为1∶0.38;高级、中级及初级职称构成比为3.5%、29.1%、67.4%;本科、大专及中专学历构成比为1 8.1%、68.3%、13.6%、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发表论文221篇,论文发表率8.6%;市级课题14项,专利1项,专著2部.结论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偏低.须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改革现有管理模式,引进高学历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科研培训,以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作者:高祖梅;张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系统回顾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原因、疼痛特点及适合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量表.归纳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术前堵鼻训练、氧气吸入、冷敷镇痛、音乐镇痛、心理护理、穴位按摩及国外常用的药物镇痛.对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可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疼痛所引起的并发症的效果进行阐述,为相关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张萍;华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亲的护理服务需求.方法 运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现场录音收集21名早产儿父亲在早产后3d内的真实体验,以内容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护理需求:需要得到新生儿病情信息并希望尽早参与照顾新生儿;需要获得母乳喂养的帮助和支持;需要给予产褥期护理指导;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对父亲角色的心理支持和帮助.结论 对于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亲,护理人员要重视父亲角色的积极作用,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家庭健康.
作者:杨怀洁;杨成良;王青丽;程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学生自身及其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自身优势包括学习愿望强烈、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劣势包括学习定位不准、经验不多、知识未更新、时间不足;外部机会包括学科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单位提供支持、高校重视培养,威胁因素包括身份认同不到位、培养目标不具体、培养体系不成熟、师资条件不满足.结论 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涵盖学生自身与外部环境两大方面,需在自身优势与劣势及外部机遇与威胁因素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尼春萍;徐莎莎;彭晶;任晓冉;王晶;刘喜文;画妍;史瑞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1例78岁老年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术后发生伤口感染伴发造口周围皮肤坏死,沿手术伤口位下缘有2处1.0 cm×2.0 cm皮肤坏死;紧邻伤口右下腹为腹壁尿路造口,造口与伤口之间距离0.5~1.0 cm;伤口有大量坏死组织;6点、10点及1点方向有潜行,深度2.0~5.5 cm;10点方向可见尿路造口肠管外露;疼痛评分为6~8分.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给予全身支持治疗,伤口处理包括清洗清创、银离子敷料局部抗感染、有效收集尿液防伤口腐蚀、金因肽促进肉芽生长及健康教育,连续31d后创面基本愈合,患者出院.提出针对患者复杂情况全面评估,抗感染、保护皮肤与促进愈合并举的精细处理,有利于创面愈合.
作者:何其英;但丹;汤亚箐;刘艳;许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综述了导致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凝血系统的变化和静脉血管损伤等;归纳了临床表现和物理、药物两类预防措施,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要点,旨在为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萍;赵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方法 以1 59例需要肌内注射黄体酮的患者(观察组)为对象,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硬结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缓解硬结健康教育评分表并实施针对性教育,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注射时正确摆放体位,注射后认真执行热敷及外敷土豆片等预防硬结措施.对照组161例实施常规注射护理.结果 观察组硬结率发生率及硬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加强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与力度,患者依从性增加,有效降低了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作者:桂习侣;程璟;姜晓露;万盈璐;郑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方法 将2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填塞穿刺技术组(填塞组)各12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穿刺与固定;填塞组由操作者评估血管后采用2~4个无菌棉签头及输液贴粘构建固定平台后再穿刺及固定.结果 填塞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输液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填塞穿刺技术可有效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
作者:石天奇;姜艳;李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对尿路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尿路造口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造口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分别于指导前及出院3个月对两组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于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曾俊;杨荆艳;徐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