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苗;潘庆;王玲
目的 探讨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护理排班问卷和身心社灵健康量表对33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认可率为51.80%~86.83%,认可率低的条目是护士人数充足;对护理排班满意和非常满意占79.94%;护士的身心社灵健康评分为(6.30±1.28)分;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认可率及满意程度不同,其身心社灵健康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 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满意度及认可情况还有待提高,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有影响;改善医院护理排班可以提高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状况.
作者:王玉花;谌永毅;刘华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急诊患者自我报告疼痛强度与护士评估结果的差异性,为正确评估和处理患者急性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NRS数字疼痛评分法,分别由急诊科就诊的58例疼痛患者和急诊科护士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 疼痛程度评分患者为7.59±2.37,护士为6.56±2.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低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利于镇痛治疗护理的实施.护士应相信患者的疼痛主诉、并有效、积极准确地评估疼痛,采取镇痛措施,缓解患者痛苦.
作者:王云霞;李亚锋;汤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置管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堵管、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新生儿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可延长置管留置时间,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动脉置管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林彩凤;郭舒文;张淑芸;曾丽丽;张秀虹;戴冬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近10年情境意识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情况.方法 在Cochrane Library、JBI、EMbase、Medline、Elsevier、Weil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以中文关键词“情境意识、医疗、医学、医生”和英文关键词“situation awareness、situational awareness”,检索2003~2012年的研究性论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英文文献,情境意识的研究在医疗卫生领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概念和内涵以Endsley的三层次学说为主流,研究领域涉及内、外、儿科和手术室、急危重症等科室,研究对象既涵盖医生、护士、麻醉师等个体,也包括整个医疗团队.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兼有量性研究和混合性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情境意识跨专业应用后的概念界定、对情境意识的测评、机制研究、应用及其效果的评定等;测评方式主要为间接测评.结论 情境意识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加,研究定义以“三层次”学说为主,研究领域和对象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测评技术是研究难点与重点.
作者:巫雅萍;叶旭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出院患者对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探索满足患者需求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及医疗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国46所综合性医院共2 209例当日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延伸护理服务内容、方式、执行者的需求和对收费的态度.结果 出院患者需求较高的延伸护理内容为用药指导(91.6%)、饮食指导(88.0%)和提醒复诊(85.3%);方式为出院宣教(79.2%)、电话/短信随访(78.0%)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2.7%);执行者为医院医生(67.8%)和护士(41.2%);76.2%的患者同意按照物价标准支付延伸护理费用.结论 医院应建立多学科延伸护理服务团队,根据患者需求及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延伸护理服务方案,从而达到满足患者需求、节约医院资源的目的.
作者:汪晖;杨纯子;徐蓉;尹世玉;曾铁英;余云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以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采用“晚期癌症患者需求评估表”对29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需求调查.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需求的总均分为52.94±5.19,对生理、心理需求的程度处于高水平,对精神、社会支持需求的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对临终关怀需求评分排序前3的条目是睡眠质量得到保证、皮肤和口腔保持清洁完整、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排序后3位的是家人的抚触、探讨死亡相关问题、宗教人员提供精神支持.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处于高水平,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中心,优先关注患者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同时给予患者精神层面的帮助及社会支持,以满足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赵晓婕;杨逸;吴啊萍;绳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型彩头输液管在多通道微量泵静脉输注时识别的准确性、效率,降低微量泵用药风险及提高抢救效率.方法 模拟微量泵静脉输注试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个操作站,各有5台微量泵,2个操作站所用药物一致.对照组采用5根传统微量泵输液管连接注射器与三通,实验组采用新型彩头微量泵输液管连接注射器与三通.结果 对照组受试者完成所有药物与三通一一对应所用时间为(45.2±18.4)s,平均每种药物对应所需时间为(9.0±3.7)s,实验组用时分别为(15.7±3.1)s和(3.1±0.7)s;对照组91.95%受试者将药物与三通对应操作完全准确,实验组为9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新型彩头输液管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微量泵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有助于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抢救效率;且操作方便快捷.
作者:伍林飞;陈瑶;唐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知识及核心能力的需求状况,为长期照护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浙江省165所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及1 107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等6项是养老护理员的主要岗位工作,生活照料、职业道德等13项内容是养老护理员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效沟通能力等8项能力是养老护理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对其知识及核心能力的要求评分均>4.0分.结论 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知识及能力有特异性需求,对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需以岗位需求及知识、核心能力需求为导向进行教育及培养,以适应养老机构老年人照护需求.
作者:陈英杰;陈凌玉;陈伶俐;周晓霞;陈丽美;张玲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运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CINAHL、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运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6篇文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癌症患者C反应蛋白、IL-6水平、TNF-α水平无影响(均P>0.05),可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WMD=8.16,95%CI 4.39~11.94,P<0.01).结论 中、小强度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癌症患者NK细胞活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汪苗;潘庆;王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和口腔支持(OS)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193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NNS组64例,NNS+ OS组6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经口喂养护理,NNS组在常规喂养前15 min给予NNS 10min,NNS+ OS组在NNS组基础上于喂养时给予OS.结果 NNS组和NNS+ OS组喂养过渡时间、首次喂养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NS+ OS组首次经口喂养5 min摄入量与NNS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喂养成效、效率,摄入奶量及漏出量的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常规给予NNS训练,同时辅以OS,可缩短经口喂养进程,使喂养表现更优.
作者:陈琳;何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初步构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概念框架,为相关领域的评价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文献查阅法、小组讨论法和预咨询法拟定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列举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构成因素.运用Delphi法对国内的50名护理专家进行问卷函询.根据专家的评定结果和修改意见确定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并确定各项构成因素的权重.结果 进行两轮函询,专家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00%和93.62%,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8,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20.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由3项一级因素和10项二级因素组成,一级因素包括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和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其权重依次为0.20、0.39和0.41.结论 构建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结果可信,可为护理管理者客观评价并培训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框架.
作者:吴琼;李秋洁;韩影;孔繁莹;范宇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中医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指标体系,为中医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指标体系草案,运用Delphi法对来自10个省市的19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 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00%、90.48%,专家权威系数0.867.终确立的方案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其重要性评分为3.68~4.89,变异系数为0.057~0.204.结论 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形成的指标体系对中医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开展有指导作用.
作者:庄平;张广清;林美珍;叶红;张小培;晏利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及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值基本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作者:黄丽亚;符兴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母亲心音与背景音乐合成的乐曲对早产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早产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乐律组、音乐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播放背景音乐;乐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播放早产儿母亲心率音与背景音乐合成的音律.干预15d后比较三组患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 三组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乐律组患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音乐组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倾听母亲心音与背景音乐合成的乐曲更能稳定早产儿的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加快体质量的增长.
作者:彭娟;王吉平;展玉梅;胡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实施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完善的急救物资,加强人员培训,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现场实景演练活动,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每年进行突发事件实战演练2次.结果 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发生突发意外事件45例次,均由护士率先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救治,抢救成功率达到97.7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由2012年的89.17%提高至2014年的98.33%;患者的满意率由2012年的90.00%提高至2014年的97.50%,2年来无一例因护理引起的投诉纠纷.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成绩分别为(82.0±2.15)、(90.13±5.74)、(94.69±1.62)分.结论 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高了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护密切配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能够有效加强门诊安全管理,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朱紫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父母实施婴儿智护训练的依从性.方法 对产科一病区(A组)72名家长采用护士床边婴儿示范与家长模型练习相结合方式对家长实施智护训练培训;产科二病区(B组)68名家长采用集中授课、模型练习和集体训练方式对家长实施智护训练培训.结果 出院后7d、14d、30 d,B组家长每天进行婴儿智护训练的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均P<0.01).结论 集中授课、模型练习和集体对婴儿训练方式可提高家长出院后智护训练依从性.
作者:葛初华;来文萍;戴汝平;王文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家属护理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方法 将114例新生儿(双胞胎16例)的家属106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3人,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将相关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5种不同颜色的歌谣式宣教卡,用于新生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结果 观察组家属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歌谣式宣教卡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张枫;万盈璐;杨艳;刘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慕课的概念、起源、特点及其发展障碍介绍国外慕课建设,结合我国护理慕课现状,提出加深“开放共享”认识,继续扩大开放共享程度;培养学习者的自律慎独精神;规范学习评价体系;加强护理实践操作建设;注重维护更新;充实教学资源,提高实用性;建设统一的技术平台等建议,旨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慕课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王冰寒;颜巧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Ⅳ度血小板减少肿瘤患者皮下注射后佳按压时间.方法 将350例Ⅳ度血小板减少肿瘤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七组,各50例.皮下注射后,以同样方法依次按压1、2、3、4、5、6、7 min.结果 七组按压后皮下出血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按压1、2、3、4 min组与按压5、6、7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压5、6、7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Ⅳ度血小板减少肿瘤患者皮下注射后佳按压时间为5 min.
作者:李娟;刘敏;贺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心理痛苦管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97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4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一般性心理指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NC-CN心理痛苦治疗临床指引”为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痛苦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生活质量、行为功能状态.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心理痛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生活质量(除经济困难)、行为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严重,心理痛苦管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行为功能状态.
作者:严莉;陈永琴;肖仁梅;贺世春;陈红梅;陈小莉;魏章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